01.16 怎樣讓老人過得更舒心?代表委員這樣說

怎樣讓老人過得更舒心?代表委員這樣說 | 聚焦兩會⑥

養老問題關係千家萬戶,今年的北京市“兩會”上,不少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針對養老話題提出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衛愛民:失能老人入養老醫院養老 全面建立長期護理險

市人大代表衛愛民提出,失能老人應進入養老醫院養老,全面建立長期護理險,並採取小步快進的方式遞增保險費用。

衛愛民表示,目前北京市實行的是“9064”養老政策,即90%的老年人在社會化服務協助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的老年人通過政府購買社區照顧服務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可是,當前養老服務機構本身受服務水平、人員素質、人員流失率高等問題困擾,失能老人享受到的服務並不到位,而且醫護資源也相對匱乏。

他認為,針對那些生活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最合適的養老方式是建立養老醫院,而養老醫院的資金可源於長期護理險。“目前北京已經有個別區試行長期護理險,應該全面推廣。”衛愛民說。

對於長期護理險,衛愛民建議,應從年輕時就開始繳納累積,也就是社保應從現在的五險一金增加為六險一金。同時,保費標準應該採取小步快進的方式,比如今年月繳5元,明年月繳10元等。

施穎秀:打破“信息孤島”精準服務老人

“我們只有打破各領域的‘信息孤島’,由一個部門牽頭整合,才能為老人更精準地提供信息和服務。”市人大代表、豐臺區頤養康復養老照護中心院長施穎秀提出了有關建立全市老齡大數據的建議。

施穎秀說,面對社會老齡化速度快、老齡工作任務重的情況,政府只有運用大數據,搭建互聯互通的老齡工作信息化平臺,加強適老數據信息的彙集整合和發掘運用,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可信統計分析決策機制,才能真正為老人提供精準信息和服務。

施穎秀建議,由北京市老齡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市老齡協會牽頭 ,有效整合老齡委52家成員單位在養老、醫療、健康、出行、保險、公安、旅遊、文化、消費、娛樂等多領域的權威數據,將涉及老年人衣食住行購、金融 、旅 遊等全領域的數據進行有效分類分級,消除“信息孤島”,實時掌握動態數據,嚴格保密,實現北京市老齡事務相關單位間老齡數據的互通與共享,達到信息協同的目的;為老齡政策的制定、優化和評估提供數據支撐。

朱蘭:構建居家養老家庭照料者支持體系

來自婦聯界別的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宣武中醫醫院針灸主任醫師朱蘭帶來了關於構建居家養老家庭照料者支持體系的提案。她建議,構建居家養老家庭照料者支持體系,進一步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家庭照料者的支持力度,擴大適老化改造受益面,更好地為家庭照料者賦能。

朱蘭表示,家庭照料者壓力很大,特別是長期居家照護高齡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庭成員,需要適當“放假”。與此同時,家庭照料者獲得的社會支持十分欠缺,只有不到 2%的家庭照料者獲得過相關的照護技能培訓或享受過“喘息服務”等支持。

朱蘭建議,逐步推動長期照護保險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提升針對失能等困境老人的照護護理補貼制度。同時,進一步提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拓展服務功能,特別是針對高齡、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料者需要的“喘息服務”、日間照料、家庭醫療康護服務、長期護理技能指導等。

此外,加大適老化改造服務鏈條的完善和發展,擴大受益面,有效利用新媒體等手段為家庭照料者賦能。她希望,今後繼續推進街鄉鎮養老照料中心和社區養老服務驛站建設,完善居家養老服務支持網絡。同時,開展康復輔助器具社區租賃服務試點工作,提升家庭照料者的生活品質。

郭彩雲:進一步規範老年代步車管理

隨著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也開上了“汽車”,這種老年代步車體型偏小 ,沒有牌照,也無需駕照。同時安全性、防護性較差,且多數駕駛人員未經過正規駕駛培訓。雖說出行方便 ,但該類車型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少。儘管各地都在對老年代步車等低速電動車開展嚴格管理,然而仍有不少人開車上路。

為此,來自經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郭彩雲建議,應進一步規範老年代步車的源頭管理,市場監管、交通等部門加大管理力度,齊抓共管,保證只有符合要求的車輛允許上路,避免不合格的產品流入市場,造成危害。儘快出臺相關辦法,在法律上明確“老年代步車”的道路權益,明確老年人使用車輛的規定和違規的處罰,並要求持證使用。同時,實現車輛統一上牌,防止不合格車輛上路。

石衛東:部分老舊廠房(區)可改造為養老院

近年來,北京市不少騰退老舊廠房上演“變形記”,但也有一些空間“變形” 並不順利。

對此,來自經濟界別的市政協委員石衛東建議,將國企騰退出的老廠房(區)規劃改造為養老院,既為老廠房(區)改造利用另謀了出路,也給政府解決養老問題提出一個新的方向。他表示,可以由相關部門牽頭統籌規劃,對宜居區域的老廠房(區)做出安排,亦可把居家養老、社區養老的政策擴展到企業自辦養老,減輕社會負擔。

石衛東表示,在養老院的運營方面,國企作為“生手”,應該積極對接優秀的社會資源,與專業的養老機構或組織合作,進行專業化的運營,組建相應的培訓機構,培養專業人員,達標上崗,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工作質量和水平。


來源:綜合人民網、《北京日報》《北京社區報》

怎樣讓老人過得更舒心?代表委員這樣說 | 聚焦兩會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