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梨园记事:沈金波

梨园记事:沈金波

沈金波,京剧老生。原名沈小秋,北京人。五代梨园世家,其父沈玉秋、叔沈玉才均为才艺超凡出众的琴师。沈金波七岁便随父学戏,十岁考入中华戏曲学校,应排玉字科,但因父辈都是玉字排行,所以艺名不用玉字而用金字。和高他一届的李和曾,同时师从高派老生创始人高庆奎,传承了《赠绨袍》、《马陵道》、《逍遥津》等一系列高派名剧。

抗日战争胜利,在焦菊隐根据孔尚任原作改编成的《桃花扇》里,沈金波饰演男主角侯朝宗。解放后在天津组建了建华京剧团,1953年冬,沈金波随贺龙元帅为首的慰问团,赴战火纷飞的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后入上海京剧院,1956年与周信芳先生合拍了电影《四进士》,出演毛朋。1964年北京举行的京剧现代戏全国观摩演出大会中,和童芷苓等合演了《送肥记》,又与艾世菊等合演了《战海浪》。1965年春,他由当时的二团调到一团,在将被攻坚成样板的《智取威虎山》中饰演少剑波。1970年在革命京剧样板戏电影《智取威虎山》中出演少剑波。后调到上海戏曲学校任教授艺,直至退休。

梨园记事:沈金波

1955年,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与上海市人民京剧团合并,成立上海京剧院,周信芳为院长。加入上海京剧院后,沈金波与周信芳合拍了电影《四进士》,出演毛朋。不久,沈金波随国家演出团访苏,他为院长周信芳配戏,演出了《四进士》、《十五贯》等剧目,受到热烈欢迎,并因此获得了苏联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奖。此后,沈金波还随中国艺术出访团赴欧洲,在法国等国演出。在《二进宫》一戏中,他饰演杨波,言慧珠饰演李艳妃,娄振奎饰演徐延昭,3人以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表演,音色迥异、悦耳动听的歌喉,使那些盛行西洋歌剧国度里的人们大感兴趣,并将他誉为“中国最好的男高音”。

沈金波在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还有一段插曲。当时,一位法国人故意刁难地问他:“你知道我们国家当代的一位戏剧大师吗?”沈金波马上回答:“莫里哀。”这位法国人又问:“你觉得他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听出话音来的人们无不为沈金波捏了一把汗。此时,沈金波仍然保持镇静,并不动声色地回答:“这要取决于法国人民。法国人民认为有就有,不然就相反。”沈金波得体的回答,赢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梨园记事:沈金波

他的表演有高、麒两派特色,以高派为主。舞台形象玉树临风、稳重潇洒。其唱腔则清润高亢、令人荡气回肠。天赋於他的嗓音具有独特的金属声。特别是在《智取威虎山》中塑造的少剑波参谋长形象洒脱自如。演唱精彩有加,让人百听不厌,家喻户晓。他演唱的“朔风吹”一段,成为京剧史上的经典代表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