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农村俗语“人心不足蛇吞象”,蛇真的能吞了大象吗?

布衣小农人


在农村,人们在比喻那些贪婪无比的人时,经常就会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些人的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总想着去干那些远远超过自己实力的事情。

其实,蛇吞象只是一个夸张的比喻,事实上,蛇是不可能吞得下大象的。


以前经常会看见有人说巨蛇有几十米,但是真正有资料记载的大蛇并不多。

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根据吉尼斯纪录,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蛇是印度尼西亚一条被命名为“桂花”的巨蛇。

据记载,这条名字叫“桂花”的巨蛇,体长14.85米,体重447公斤。

而一头成年的大象,其体重都是3~5吨重,很明显,4百多公斤的蛇,它是吞不下一头重过它本身重量好几倍的大象的。

再说了,就算世界上有几十米长的大蛇,但它也是吞不下大象的。因为蛇吃食物,它不象其他动物,可以先把食物撕咬烂再慢慢吃,而蛇,都是把食欲整个一口吞下去,然后再慢慢消化的。

总结: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仅仅是一个夸张的比喻而已,蛇是不可能吞得下大象的。


李茗说乡村


感谢邀请,非常开心为大家解答问题。我是“晓小鹿”,专注三农领域,致力于为大家解决更多问题。深入了解,关注我,有问必答!

世界之大,公鸡能下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赵本山演的小品公鸡都能下蛋。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可能会猜想到的是蛇怎么能把枕头大象吞掉呢?其实啊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一个有寓意的故事。那么蛇真的能吞象吗?在此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为:人心不足蛇吞“相”

这里的“相”指的是丞相的相,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往下看。在古代的时候有一户人家。母亲和儿子相依为命。这户人家很穷。儿子基本都是靠卖一些柴草为生。这里我们就叫他小王吧。有一天在山里面看到了一条小蛇。身上好像被扎伤了,小王心生怜悯,就把它救了回家,涂了草药。然后等它痊愈合的时候,才把它放归森林。

渐渐的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了,已经是几年后了,小王由于家里穷,也没有去读书。只能靠着和母亲相依为命这,这天他来到城里面,看到了很多人在围观皇榜,于是就凑上去看了一下。听说皇后病了,宫里的御医没有谁能够医治她的病,所以就告昭天下,如果谁能够治得了皇后的病,就封为宰相。小王心想自己又没学过医,怎么可能会治病呢,于是就像往常一样回家啦,在半路上他遇到了一条大蟒蛇,小王大惊失色,但是这条大蟒蛇竟然开口说话了,说它就是小时候小王救的那条小蛇,现在来报恩啦。听说城里面张贴了皇榜,小蛇能够救得了皇后的命,但要你亲手用刀子划开我的肚皮,取下一点点心肝,开始的时候小王还是有点于心不忍,但是在蟒蛇报恩心切的条件下,最后还是割下了心肝,救了皇后,成为了宰相。

当官几年后,皇上也患了怪病,宫中的太医没有一个人能够救了他。就在这个时候皇后就下旨让小王这个宰相救皇上的命。然后将公主许配给他,小王接到旨意后不敢违抗。只能又到森林里去找蟒蛇,在小王的苦苦哀求之下,蟒蛇还是心软,又割下来一点心肝给小王。这回终抱得美人归,驸马加丞相,已经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境界。这个时候小王就想,我为什么不留下一块备用,那以后要是出现什么问题,自己也可以用,于是他又到了森林,找到了蟒蛇,这个时候蟒蛇终于为他的贪心所愤怒了,于是将自己的肚皮紧关,将这个宰相吞在肚子里,所以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相”的由来。

蛇真的可以吞“象”?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啦。虽然说蟒蛇的嘴巴可以张得很大,但是根据现有的资料记载,蟒蛇最多只能够吞掉一些小牛,小羊,或者是体型比较小的动物。当然如果大象比较小的话,还是可以吞下的,但是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大象都是那种庞然大物。就算是很大的蟒蛇,都很难吞下像蟒蛇这样巨大的怪物,再说了,大象体重那么重,作为蟒蛇能够把他弄死都还是一个问题。

做人寓意

这个事情就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如果你贪心到一定的程度,那就会自食其果。就好比蛇不可能吞掉大象一样。

蛇+象=恐龙?

最后大家看这张图片,你觉得合理吗?有人说这是恐龙的由来,你有什么看法呢?


小鹿三农


小时候在农村生活没有电灯,天黑了的时候人们就围着一盏煤油灯听老人们讲故事。

“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我们听到老人们讲的次数最多的一个。

相传古时候,有一个父母双亡的小伙子上山砍柴,碰到了一条快要冻死的小蛇,小伙子起了怜悯之心,就拿脖子上的毛巾把蛇抱回了家中。

在小伙子的看管下,这条蛇长得飞快。转眼间就长大了。有一天这蛇就突然开口了,直感谢小伙子的救命之恩。并让小伙子说出自己的心愿,小伙子第一个心愿就是拥有金山银山,吃喝再也不愁了,小伙子还娶上了媳妇。

这条蛇要离开了,告诉小伙子如果以后还有什么心愿,喊它一声就可以了。

过了两年,小伙子想考个官儿做,就喊了蛇,蛇又一次满足了他,小伙子从此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朝廷的宰相位置。

又过了两年,这做了宰相的小伙子又喊蛇来满足他的第三个心愿。蛇又马上来到了他的眼前,这宰相说这一次想吃蛇的心,因为听人说吃了蛇的心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蛇没有拒绝,又一次答应了,并张开嘴巴,让宰相自己去挖它的心。可是,这宰相一伸手便整个人被蛇吞到了肚子里!再也没有出来!

所以民间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相”的说法。故事流传时间久了,便成为了“人心不足蛇吞象”!

那现实中蛇能不能吞的下大象呢?

在之前的问答里,人们探讨过不少蟒蛇吞食农家人的牛羊这些动物,甚至于还有蟒蛇能吞食一头野猪的报道,个别情况下还有吞食人的报道。。可见这大型蛇种蟒蛇的吞食能力那是相当的强。同时大型动物之后,蟒蛇的身体就会有一段鼓鼓的,就像怀了孕一样一动不动,需要消化一段时间。

蛇吞食象的报道也好像有过!那应该是一头相对比较小的象吧!所以说,现实生活中,蛇也是吞象的,不过要看体型了!小型蛇吞食不了!但大型蛇有可能吞食小象!

不过,无论如何,“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样的农村俗语重点在强调人不能太贪心!对物质的享受和追求应该适可而止,太过了就会像那位宰相一样,引来伤身之祸。

这个故事伴随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农村人成长,从小就教会我们如何做人!也希望更多的人以此为鉴,知足常乐!凡事适可而止,莫强求!

您认为呢?


村姑说村事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在我们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这话。”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贪心的人都是贪婪无比的,内心的欲望从来都得不到满足,不符合自己的条件总是去憧憬不及遥及的梦。那么关于古人之说”人心不足蛇吞象“,到底是什么引起这话的出现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话出自《山海经·海内南经》的一则典故,它告诫我们一定不能太贪心,不然就会被自己的欲望所害,告诫世人一定不能产生贪念,否则只能自己害自己。

真实的事故

相传在古代,一介书生为了高举状元,每天奋力读书,家务活全靠妻子打理,住的是茅草屋,为的是能进京考上状元。连续五年终未果,再加上体弱多病,无力再考试。他的精神感化了县大人,于是赐给他一座房,也便将他收到自己的衙门上班。书生得到房后兴奋不已,又想着给有更多的金银,以满足生活要求,再后来又想有佣人,再后续纳妾把妻子解除婚约,县大人认为他太贪心了,把他辞退,又把房子收回来。书生又过上了苦日子,而此时的妻子也终究不再回来。

所以人一定不能有贪念,不然无法克制自己。而题主所说的蛇吞大象,确实是非常夸张。如果较真来说,最长的蛇在14米多,而大象在一吨以上,连开口要装进去都非常难。所以人一定要量力而行,而不是凭自己的一时兴起,为所欲为。

现在很多年轻人自信心都爆棚,他们没有根据眼前的情况作评估,而是一心憧憬能一步到位。但要完成这些的基础是你要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才可以。以上是我对”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看法,期待您下方补充探讨。


农事农忙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兴来回答问题。

农村俗语告诉我们的是当今社会人们意识的正确引导扔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这不题主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经典的俗语典故。


从字面上看,我们可能直接认为人心不知足就像蛇吞象的意会。但是想想,世界上哪有这么大的蛇能吞掉一头大象呢,当然蛇吃东西不能咀嚼,只能生吞,大象多大,就是最大的蛇,又有多大,巨蛇的口能吞大象的什么部位呢,所以我们不能被这俗语的表面意思所误导,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典故:

其大意是:从前有个非常穷的书生,在进京赶考的路上救了一条蛇的性命,后来,蛇为了报答书生的救命之恩,于是叫书生提出自己的要求,只要能提,就能达到愿望。书生开始的时候还比较知足,只是要简单的衣食之类,蛇都一一满足了书生的要求。后来,书生的要求越来越贪婪,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的官瘾。一直到书生做了宰相,书生还是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白救命书生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把书生给吞吃了。这里的宰相的“相”,通“象”,于是后人就有了“人心不足蛇吞象”的传说典故。



其实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不能太贪婪,在当今物俗横流的的社会,我们要安守本分,要自我控制欲望,不要干损人利己的得寸进尺的事。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到“人心不足蛇吞象”典故的人生奥妙之处。

我是平凡之路,请关系我,我们一起进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显然不行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爱你的就从L9


蛇吞不了大象。只有‘人心不足’的时候,‘蛇’才要吞大象。

就是说,人的贪欲可以叫人忘乎所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