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四書 ”之一。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全書十一篇,現存七篇十四卷。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86章。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五經。以下列舉20句此書中的經典名句,希望網友們喜歡。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譯文】尊敬自己的長輩,從而推廣到尊敬別人的長輩;愛護自己的兒女,從而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釋文】作戰時後退了五十步的人譏笑後退了百步的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程度不同,實質卻一樣。​【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出自】《孟子·公孫丑下》

【大意】限制人民不必用國家的疆界,保護國家不必靠山川的險阻,威行天下不必憑兵器的銳利。擁有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多,失去道義的人得到的幫助就少。幫助的人少到極點時,連親戚也會叛離;幫助的人多到極點時,全天下的人都會順從。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人之有道也, 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有憂之,使契為司 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人之所以為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育,就和禽獸差不多。聖人又為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行為準則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 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



(5)人恆過,然後能改 ;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出自】《孟子》

​一個人,常常發生錯誤,這樣以後才能改正,在內心裡困惑,思慮阻塞,然後才能知道有所作為,別人憤怒表現在臉色上,怨恨吐發在言語中,然後才能被人所知曉。一個國家,如果在國內沒有堅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外沒有實力相當、足以抗衡的國家和來自國外的禍患,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這樣以後才知道憂慮禍患能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而安逸享樂會使人(或國家)走向滅亡的道理了。



(6)​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

【譯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稱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出自】《孟子·盡心上》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山徑之蹊問介然用之而成路.為問不用,則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譯文】​山坡間的小徑,經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條路;過一段時間沒有人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現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出自】《孟子·盡心下》



​(8)道在邇而求諸遠;事在易而求諸難;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譯文】本來很近的路,卻偏偏要跑老遠去求;本來很容易的事,卻偏偏要往難處去做;其實,只要人人都親近自己的親人, 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



(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

【譯文】天下“有道”時,按道義原則辦事;天下“無道”時,以生命去捍衛道義原則。【出自】《孟子·盡心上》。



(10)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譯文】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五節》



(11)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譯文】腦力勞動者統治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統治。【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



(12)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譯文】人和禽獸的差異就那麼一點兒,普通人拋棄它,君子保存它。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說,人沒有了仁義之心,就跟禽獸一樣了。【出自】《孟子 離婁下 》。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譯文】失去了天下,是因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於失去了民心。【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九節》



(14)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譯文】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馬,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強盜仇敵。【出自】《孟子·離婁下》



(15)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譯文】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居所裡,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廣闊的道路上,能實現志向就與百姓一起去實現,不能實現志向時就獨自施行這一個原則,富貴不能使他折腰,貧賤不能使他改變,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著就是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一碗飯,一碗湯,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會餓死。沒有禮貌的 吆喝著給別人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的俸祿卻不分辨是否合乎禮儀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熟識的窮人感激我嗎?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寧肯死也不願接受,現在有的人為了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這樣看來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廉恥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



(17)​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

【譯文】用秤稱一稱,才能知道輕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長短。什麼東西都是這樣,人的心更需要這樣。【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譯文】指站在正義、仁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幫助;違背道義、仁義,必然陷於孤立。【出自】《孟子·公孫丑上》



​(19)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有親情、君王與臣子之間有節義、夫妻間有區別、年長與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間有信任。【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節》



(20)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譯文】君子的操守,是從修養自身開始,進而使天下太平。【出自】《孟子·盡心下》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