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全书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总字数三万五千余字,286章。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古代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以下列举20句此书中的经典名句,希望网友们喜欢。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释文】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程度不同,实质却一样。​【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大意】限制人民不必用国家的疆界,保护国家不必靠山川的险阻,威行天下不必凭兵器的锐利。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 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大意】人之所以为人,吃饱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没有教育,就和禽兽差不多。圣人又为此而担忧,派契做司徒主管教育,用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伦常关系和行为准则来教育百姓——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5)人恒过,然后能改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出自】《孟子》

​一个人,常常发生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在内心里困惑,思虑阻塞,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才能被人所知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实力相当、足以抗衡的国家和来自国外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能使人(或国家)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会使人(或国家)走向灭亡的道理了。



(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译文】​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山径之蹊问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问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译文】​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出自】《孟子·尽心下》



​(8)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译文】本来很近的路,却偏偏要跑老远去求;本来很容易的事,却偏偏要往难处去做;其实,只要人人都亲近自己的亲人, 尊敬自己的长辈,天下就可以太平了。【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



(9)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译文】天下“有道”时,按道义原则办事;天下“无道”时,以生命去捍卫道义原则。【出自】《孟子·尽心上》。



(10)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译文】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人。【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五节》



(11)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译文】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出自】《孟子》的《滕文公章句上》



(12)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译文】人和禽兽的差异就那么一点儿,普通人抛弃它,君子保存它。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就是说,人没有了仁义之心,就跟禽兽一样了。【出自】《孟子 离娄下 》。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3)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译文】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九节》



(1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译文】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犬马,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路人,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强盗仇敌。【出自】《孟子·离娄下》



(15)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一个原则,富贵不能使他折腰,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武力不可以使他屈服,着就是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的 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优厚的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仪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的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的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样看来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出自】《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1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译文】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译文】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译文】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上·第四节》



(20)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译文】君子的操守,是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出自】《孟子·尽心下》

《孟子》中的名言警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