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毕业后回农村种地,别人看不起我,内心纠结怎么办?

乡村关中汗


纠结的无非是怕回到农村种地会面对他人的指指点点,自己觉得抬不起头!

作为一个也即将毕业的人,我谈下自己的看法吧!

面临毕业,我们有很多不同的选择,回农村种地也是一条路

特别是这次的疫情,让我切身体会到自己过好就行了,真的不要管他人的评价和想法

就算你在外面打工,如果没有干出一番成绩,同样会有人看不起你


别人看不起的,并不是因为你回农村种地,

而是人性中固有的攀比让他们带着有色眼镜看人

虽然这样说可能不太好,但我真的这样觉得,不管自己怎么做,总有人会看不起你

与其这样,还不如让自己过舒服自在了

在城市里勉强生存,回家过年隔壁的张三李四会因为你穿得不够光鲜背后议论你

穿得体面,皮鞋擦得锃亮,家后面的叔叔又会因为你开的车没他儿子好而讽刺你

如果过多的在意他人的评价,会活得特别累,真的特别累

因为在武汉,对这次疫情感触颇深,生命很脆弱

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先把自己过舒服了,管他谁真谁假,指指点点!

大家好,我是农人书生,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农人书生


毕业之后回农村种地一般有两种情况,下面我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种情况是农学专业毕业,借着农村土地流转的东风,回农村承包土地,学以致用,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可能在起初阶段会有思想压力,比如农村的长舌妇会说,你看那个谁,出去上了几年大学,还不是照样回来修理地球啊。其实往长远看,农村大有可为,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转化成生产力。到时候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第二种情况是在外闯荡了几年,有了一定的财力储备,回农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仅能够亲近大自然,而且也能养家糊口。我就属于这种情况,可能刚开始会有压力,凭着好好的工作不干,回来下地劳作。但是当我们种植出来优质的农产品,而且依托工作积累的资源,打通了农场到餐桌的直通车时,所有的纠结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呢,回农村种地,必须得做好前期的调研准备,找准自己的方向,做窄而深,不做大而全。形成品种优势,才能产生品牌效益。那些开始的纠结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胶州白菜哥


同是在农村创业的大学生,说下我的情况,希望能给你些帮助

我的基本情况:我这边村里主要种植草莓和樱桃,算是不错的经济作物,加上自己出身农村,又喜欢农村生活,所以自己就想着做农业,规划起了樱桃园,从规划到拿下樱桃园前后过了三年时间才和家里说通,其中过程太难了,现在已经做了两年了,一切慢慢的步入正轨,你所说的纠结我是深有体会的,主要以下几点

1、对于常年在农村生活的家里人来说,他们做事很受周围眼光的影响,就像乡村爱情的刘能和广坤样,虽然电视剧夸张但是有农村生活的影子。对于刚迈出农门的大学生,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不要再回农村,这个观念不要辩论,因为根深蒂固,但是要有自己和父母回旋的理由,最起码让他们不反对就行了,没有了父母的质疑已经少了大部分疑虑

2、还有一点我们做事的初衷不是为了让谁看得起,一定是自己经过理性的市场判断下决心去做这件事。农业的事最难的就是周期长,风险大,特别是我这个做樱桃园的,再好的种植技术也需要老天爷赏饭吃,几天的坏天气能让一年努力付诸东流。我做樱桃园基于两点:1、自己已经积累了部分的客户,之前一直每年给他们供货;2、自己家里包括周边有多年的种植面积,气候也适合。

3、要盈利,所有的纠结和疑虑都会在你盈利的那天烟消云散,钱最有说服力。所以要有自己的商业模式,比种植技术比不过很多老农,比懂行比不过很多水果贩子,我们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我们要掌握各方面信息,合理的资源调配,让自己降低风险。我现在一半精力在管理果树上,一半精力在收集信息上。比如这次的疫情,村里很多草莓种植户卖不出去,我就通过自己的渠道帮村民走了很多货,他们也对我有了很大的认可。所以做农业一定是始于情怀终于持续性盈利。


烟台海一


没什么好纠结的,因为这是你的路,而且还是你自己想走的路,何必在乎别人的眼光呢?你这样的情况我早在10年就尝过了也到现在还在进行中。

我农村的90后,而且读书于高三弟一个月就不想读了,所以在农村学了一门技术(泥工)。那时就有很多人,这年轻人怎么会选择来做泥工呢,风吹日晒雨淋的,身上又很脏等等,因为那时就有觉得这小伙子怎么去学这,是不是傻啊,是不是没出息啊。

所以现在的我又在学做消防,还是有人说,这个有什么好学的,灰尘大,又脏,而且离家又远。我这不还是在学习。所以别人的眼光并不能决定你的路。

其实现在很多工作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地步了,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所以我们选好了路就要走下去,最重要的还内心要强大,心态要摆正。

加油吧,年轻人。


阿亮青年


首先,要说明,我从小在城市长大,对农村种田种地很不了解,所以有说错的地方不要较真。

在农业大学念了四年非农业专业,毕业很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注重养生,每天上班就是坐着,从早到晚腰酸腿疼,颈椎病,肥胖症,一一而来,以前很喜欢在外面吃饭,现在只要允许一定会自己做饭带饭吃,老爹一直吵吵要买一个一楼带院子的房子,自己种点什么。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回家种地呢,无外呼就是累,挣不到钱,但是随着现在机械化养殖,种地也变成了一门学问,大家越来越注重养生,对菜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如果种出好吃健康的食物,大家都会够买,种地没有问题,要转变种地的形式,自己研究一套高效的方法


尼克琪琪


很愿意跟你交流一下这个问题,我也是喜欢农村,喜欢农业的,可是我没有走上这条路,其实想想挺遗憾的!人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为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些努力才有意义!

一、我想你也是有想法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规划吧,我希望不管是因为什么,你既然选择了农村,就坚定自己的想法做下去,你的这个规划是什么?自己内心是很清晰的吧?

二、你说因为村里人笑话你,你内心很纠结,在明确自己规划和目标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内心,不要纠结了,做什么事都会有人在背后议论,这是正常的,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不被别人说,不要因为村里人笑话你,你就动摇自己的选择。

三、不知道你上学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学的什么,你都是有一定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希望你眼界和胸怀都宽阔一些,农村的人很质朴,很实在,你自己不要把这些议论太当回事。或者,你也可以把这些议论当动力,别人越议论你,你越发奋把事做好,事情做好了,人家就只会佩服和欣赏你了。

四、说一个真实的例子,有个朋友,是个八零后,他大学毕业后在一个饲料公司跑了一段时间业务,然后回了家乡创业养鸭子,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养鸭有了一定的规模,成立了公司,还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还因为能力强被选为了村支书,各项事业在农村做的风生水起。我想他之所以能做成功,和他目标坚定、肯吃苦、能坚持的意志和精神是分不开的。

五、有句话叫“工业反哺农业”,这些年国家经济实力越来越强,工业经济飞速发展,到了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了。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有一些新的动向和趋势,也会更多的出台一些支持发展农业的政策,相信农村的广阔天地一定会让你有展现实力的机会。

你是学校毕业的,在农村不管做养殖、种殖,一定是有不同于传统种养的模式,多学习多实践,不要急于求成,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朝前走!祝福你心想事成!







煮酒话桑麻


虽然没有理论依据,但是本能觉得在接下来几十年,农村会出一批农场主;大部分会挤入中产阶级,一部分成为富豪....;

中国农业农场主化应该是不可逆的潮流....;虽然有很多条件仍然不是很成熟....;

1.80年代的分田到户,解决了多劳多得的问题,释放出巨大的活力....;但随社会发展,这部分活力已经变成阻力....;

2.农产品效率的需求,要求土地经营者更专业,更科学....;这是目前农民不具备的素质...;这样的现状,促使有人投资....;

3.生产力效率提高,更需要规模作业...;规模作业会促使农场住产生.....;

4.广大农民兄弟一亩薄田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一亩薄成了他们的鸡肋...;

....;

当然,为何年青人喜欢城市生活....?

出了便利,时尚,色彩斑斓.....;最重要的是见识和眼界....;

我想回农村,但我回不去了....;当然只是想想...;如果从头再来,我定是没有那股勇气....;


守车宝宝


其实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真的真的很普遍,很写实。我就是一个农村的孩子,在这方面深有感触。而且昨天晚上刚刚和一个回农村创业做养殖的朋友一起吃饭,还聊到这个话题,他说现在很多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农村发展,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和困难不是经济上的压力,也是来自身边闲言碎语带来的精神压力。

看到题主的这个问题,感同身受,也来简单的聊几句吧。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非常不容易,他们对农村走出去的期望值非常高

其实,农村人大多数来讲,思维方式很简单,很多农村父母千辛万苦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出大山,去外面的大千世界看更多的世面、从事更好的工作、获得更多的机会,在他们和左邻右舍的居民眼里,走出去的大学生,只有在大城市工作、从事公务员等“铁饭碗”职业,才是成功的、体面的。


毕业之后,又回到农村,很多村里人就会觉得是一种没出息,在外面混不下去找不到工作才灰溜溜逃回老家农村的感觉。


2、老一辈农民因为自身的一些局限,农民身份成了一种刻进骨子里的自卑

尽管现在社会进步,农村经济水平也提高了很多,各方面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就是:农村相对城市而言,确实在社会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就业机会等等很多方面,农村落后太多了。


所以老一辈农民深知在农村生活的艰辛,也因为自己身在文化水平、职业技能方面的限制,他们其实对于自己是一名农民,有一种刻入骨子里的自卑感,真的在很多时候他们潜意识会觉得自己低城里人一等的,所以他们拼尽一身培养自己的孩子上大学,就是希望他们有一天也能成为一名他们羡慕和向往的“城里人”。


所以,在这种心态下,如果你大学毕业,又回到农村种地,不论你是用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多数农民都会先入为主的认为你还是没有成为他们期望的“城里人”,还是做回了被人瞧不起的“农民”。


所以,我个人认为,对于现在年轻人毕业之后回农村种地,被人瞧不起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村民人性向恶,故意瞧不起你,而是源于他们骨子里对农民身份的一种自卑。


那么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作为回老家创业或种地的年轻人,应该怎么样正确的对待和处理呢?

其实大道理,可以讲很多,但是我都不想去搬那些教科书式的或者鸡汤式的文字来阐述,就我个人的经历,简单的明了的跟你说几句,或许题主就能豁然开朗。


小时候我家里条件特别艰苦,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受伤不能从事重的体力活,目前身体单薄,父母两人因为时代和家庭原因,基本都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但是我母亲从我记事开始,一直跟我说要多读书、好好读书,走出去将来才会有出路。真的非常感谢我父母几十年的艰辛付出,我也算不负众望2003年高考,进了全国前十的985、211大学,当时村民好几年都对我津津乐道。


后来毕业,在国企工作,也是每次回家很多左邻右舍都来家里玩,拉拉家常问我各种工作和公司的问题。2015年,我舍弃之前的一切,开始创业做农村电商,然后就开始回到乡村,基本上都是山上下乡,跟农产品、农民打交道,也就是题主说的,我又成了一个村民眼里回农村种地的大学生。如今每次回家,我都能感受到左邻右舍变化的眼神,我也能想象到背后他们可能议论的话题,无非就是:“你看着,xxx他爸妈这么辛苦供他念大学,现在混不下去了又还是回到农村来种地了。。。”


但是,我并不在意这些,现在的生活状态,我很满意。以前在城里工作,每年到头,基本都是五一、十一、春节这几个节日,才能回家一趟,回去也是待三五天就又要回去工作。现在,突然想家了,马上就可以回家陪爸妈吃顿饭,帮爸妈做做农活儿,我能明显的感觉到回家陪爸妈时候他们那种无法言表的开心,那也是我最近几年最开心快乐的事情:儿时您养我,老了我陪您,幸福不就是这么简单纯粹的事么?


其实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讲,无非都是为了能和家人一起过的更加开心幸福,所以只要是做你自己喜欢的事情、能让家人过的更好更开心的事情,其他人的闲言碎语,又有何干呢?


作者简介:创业理工男,2015年开始农产品电商创业,2017年开始电商扶贫,2018年开始农村电商培训。期待关注@原味余生,交流农产品电商及三农问题。


原味余生


毕业后,回农村种地。别人瞧不起?。内心纠结?。

这很正常啊。在一般农村人的心中,大学毕业后,或考公务员,或进城务工。彻底脱离又累又没前途l的农村。是大多数农村父母对儿女的期盼。也就是望子成龙或望女成凤的思想。一旦一个人大学毕业后回家创业,他们在你没成功之前是会瞧不起你的,认为你是没能力在外边闯荡才回家的。

不用纠结了。如果你大学学的是农业类的。专业对口。自己一旦决定回家创业。那就脚踏实地的干下去。不用在忽别人的闲言闲语。干自己的事业。等成功之日,便是村人对你看法改变之时。

如果一个青年人连这点世俗的观点都抗不了,那你将一事无成。

都说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但现实确是很艰苦。既然己经决定了,那就做好吃大苦,受大累的思想准备。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说不定你还能闯出一条新路。能带动家乡的父老乡亲致富呢。

期待你的成功。


青岛西海岸新区为强


对于毕业后回农村种地,会被别人看不起这个问题,坦白讲还是你的内心不够坚定,你的欲望不够强烈,没有为自己梦想而实现,去克服一切困难。

其实,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就有答案。

谢永强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去政府单位上班,也没有当小学老师。在受到父亲和外界的打击下,重新认识自己,决定去后山开荒,刨地种果树。当时谢广坤还要全村宣传大学生开荒种地,为了阻止谢永强去后山刨地,躺在地上让谢永强从身上跨过去,甚至种好的果树被父亲打断,这一切都是谢永强的困难,旁人的冷眼瞧不上还好,更严重的是自己的父亲还极力阻止,但是谢永强还是坚持下来了,完成了自己的理想。

这一点其实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影子,包括我自己,我本身做三农自媒体,家里父母就反对,希望我稳稳的找个工作。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不要浮躁,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家乡种下自己的理想树。当这一切过去,回头看看,你会笑着说,当初那点困难对你来说算什么。

加油,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