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简述伊朗历史:从人质危机到两伊战争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

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 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七。

一、伊朗人质危机

伊朗是文明古国,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 。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国。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

简述伊朗历史:从人质危机到两伊战争

伊朗

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霍梅尼宣布改国名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举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国与伊朗断交。

二、两伊战争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在美国与苏联支援大量武器下与伊朗进行两伊战争,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损不少,但伊拉克更被这场战争拖得民穷财尽。战争期间,1988年美军护卫舰在波斯湾被伊朗封锁海峡的水雷炸伤,即派企业号航母战斗群报复,炸毁伊朗的锡里石油钻井平台,击沉伊朗乔森号导弹巡逻艇。

简述伊朗历史:从人质危机到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

1997年当选的温和派哈塔米总统致力于改革,同时向西方释放出和解讯号。可惜由于美国入侵阿富汗与伊拉克,从东西两面威胁伊朗的国家安全,并用邪恶轴心这样的字眼攻讦伊朗,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国内渐渐不受欢迎,受到保守派抨击。和解进程在2005年内贾德当选之后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为主的联合部队占领。由于美军与伊朗相邻,加深双方矛盾,伊朗为了防范美军入侵而大举备战。

三、伊朗国徽

由四弯新月、一把宝剑和一本古兰经组成,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阿拉伯语中“安拉”(الله )的变体。新月象征宗教——伊斯兰教;古兰经位于顶端,象征伊斯兰教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古兰经书本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个图案呈圆形,象征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兰思想遍及全球。

简述伊朗历史:从人质危机到两伊战争

伊朗国徽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