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玉门市积极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子

作为酒泉市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县市之一,玉门市转换思路,立足产业优势,结合发展实际,创新工作举措,在玉门镇、花海镇、下西号镇、昌马乡、清泉乡5个乡镇试点,探索出了农村“三变”改革的新路子。

下游畅通为“三变”改革创造条件

如何让特色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上好价钱?今年,玉门市在大农业发展上按照“突破下游、带动中游、调动上游”的工作思路,以下游畅通工程助推农村“三变”改革。

玉门市委农办主任高明说:“我们遴选试点乡村首先从下游畅通入手,调集百名得力干部,组成5个专门流通团队,定人员、定任务、定时限,分批次外出跑市场签订单,最大程度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

至4月底,玉门市各乡镇、农口部门通过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签订特色农产品订单12类、15.56万亩,涉及农户1.83万户。注册了“玉门珍好”,拥有系列农产品22种,并在淘宝、京东、苏宁易购、供销e家等电子商务平台注册店铺170多家,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电商网络,使玉门市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线上线下都有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多种模式推动“三变”改革

玉门市把产业发展作为“三变”改革的核心,发展人参果、蜜瓜、枸杞、藜麦等特色种植业,形成“一村一品”,探索出“供销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三变+”模式。

蜜瓜是花海镇金湾村的支柱产业。今年,蜜瓜种植占全村耕地的78%。“三变”改革启动以来,金湾村借助花海供销社这个平台,建立了“供销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101户农户将1002亩土地经营权以每亩400元折价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标准化蜜瓜种植。合作社按照保底收益+返利+按股分红方式,“银帝”蜜瓜每亩保底净收入2000元,“西州蜜”每亩保底净收入1500元,哈密瓜每亩保底净收入1500元。超出的收益,按比例向农户返利并分红,每亩地可增加200元收入。

花海镇金湾村党支部书记史玉坤说:“村上将120亩集体土地、15座拱棚、40平方米办公场地及供销社的‘赢瑞’商标、‘三品一标’等资源全部折价入股,使死资源变为活资产,发挥了最大的价值效益,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结合下游畅通工程,花海供销社引进尾瓜榨汁加工项目,将尾瓜变废为宝,每亩可增加收入200元。此外,供销社还通过设施拱棚种植提前上市、引进优质新品种、恒温保鲜库错峰、错茬销售等措施,每亩可增收300余元。

“三变”改革启动以来,下西号镇川北镇村结合特色小镇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和枸杞产业发展,引导全村97户农户的1600亩土地以经营权入股川达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枸杞标准化种植,保证农户分红每年每亩600元,第三年开始每年每亩将超过1000元,入股农户还可以被返聘回合作社务工,每年既能分红又能挣工资。此外,川北镇村将财政部门定向投放的专项扶贫资金转变为贫困户股金,以“现金股+土地股”形式入股合作社,确保贫困户全部变成股东享受分红。村集体将闲置用房和100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折价入股合作社,每年可实现分红收益10万元。

此外,川北镇村集体利用建设枸杞小镇的征地补偿款,与丹青苑公司、表青公司联合成立玉杞红枸杞交易市场有限公司,村集体每年可取得公司定额分红6万元。

川北镇村距离玉门新市区仅4公里,在已有昌盛人家综合服务区的基础上,打造集枸杞生产、加工、科研、营销为一体的枸杞主题特色小镇,村集体引进玉门豫胜高新农业公司,通过开发创意农业、观光采摘、农事体验、农家客栈等发展乡村旅游,不断激发“三变”改革活力。

“通过‘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枸杞小镇’模式,有效盘活闲置资源、聚合分散资金、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的目标。”下西号镇党委副书记王德利说。

就要走与众不同的路

实践没有止境,改革创新亦没有止境。在推进“三变”改革的进程中,玉门镇南门村就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南门村地处城乡接合部,村上干部群众历来思想解放。‘三变’改革开展以来,村集体没有采取其他乡镇的‘三变’改革模式,而是结合优越的地理位置,把‘三变’改革和城中村改造结合起来。”玉门镇人大主席张会君说。

南门村将南环路沿线和原南门村二、三、四组定位成玉门新市区的“后花园”和徒步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农户以土地、果园等资产入股,镇企业公司、村集体以现金或配套基础设施等形式入股,集中力量打造集休闲、观光、旅游、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南门新村。原一、五、六组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给予拆迁户每户两套住房和一个门店,在征得群众同意后,由村房屋租赁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每户农户入股5万元,村委会以奖金的形式给每户配股5万元,村集体以零红利的模式支持农户发展三产,租金收入由农户享受。

南门村北片区采取“村集体+公司”的形式,村集体从集体就业安置费中为每户出资5万元(即农户入股),地产开发公司为每户再配套5万元,为每户棚改拆迁户购置40平方米的三产门店一间,由村房屋租赁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村集体以零红利的模式支持农户发展三产,租金收入由农户享受,预计户均年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南门村六组组长何玉鹏说:“‘三变’改革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把村集体的沉淀资金全部盘活,帮助农民做三产,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来源,还把‘死水’变‘活水’,壮大了集体经济。”

(王国全 韩 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