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京城大咖講座巡禮

近日,北京閱讀季領導小組組織北京市重點閱讀合作機構,針對“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品牌提升方向進行專題研討。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系列活動是北京閱讀季的重要活動之一,下半年活動將繼續完善北京閱讀季資源平臺、活動平臺及宣傳平臺的服務作用,聯結社會力量,創變閱讀價值,進一步深化名家資源服務理念,通過對形象、內容、渠道的整理,強化品牌管理理念,提高服務水平,全面支撐閱讀推廣機構。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2018年上半年,我們在北京閱讀季啟動儀式、領讀者培訓活動以及重點活動現場,通過北京閱讀季微信公眾號、手冊等多個渠道廣泛發佈合作機構招募通知,截至目前為止,共有92家出版及文創結構,121家閱讀空間加入北京閱讀季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合作機構。僅上半年就共徵集到活動超700場,其中亮點活動層出不窮,名家大家接連湧現,其中也不乏國外知名作家的身影,這使得品閱書香·名家面對面的活動影響力和品牌號召力得到持續提升,在北京全市帶動了良好的讀書風氣。以下為部分重點活動巡禮:

1、人民文學出版社·朝內166公益講座

朝內166文學公益講座,是由人民文學出版社主辦的公益講座系列,啟動於2013年9月,面向大眾讀者不定期舉辦。講座地點在人民文學出版社所在地——朝內大街166號。北京朝內大街166號,是人民文學出版社賴以棲身半個多世紀的所的在地。截止到今天,已舉辦關於菲茨傑拉德、巴爾扎克、吳爾夫、曹雪芹、巴金、陳忠實等古今中外文學大師的講座23次,參與讀者近萬人,在讀者和媒體中引起廣泛的反響。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朝內166號,京城文化地標

——人民文學出版社所在地

2、良閱城市書房·大師課

郎園大師課由郎園主辦,致力於藝術領域的專家學者面對面交流。郎園大師課藉助朝陽城市書屋·良閱書房和虞社藝術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為基礎,不僅為CBD工作和生活的居民、白領提供了一處集圖書借閱、閱讀、休閒、社交的精神聚落,更以互聯網交互式運營思路,融入首都公共文化服務的大網絡中,成為北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部分。至今已舉辦白先勇、魏春榮、王振義、朱亦兵、老狼、梅峰等多位文化名人的專題沙龍分享會。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郎園大師課”白先勇細說紅樓夢專場演講

3、SKP RDV書店·RDV時間

定位於高端雅緻的文化交流活動。主旨在於通過再造想像的疆域與視野的寬度,永恆的指向未來,在時間的流動中滌盪心靈,迴歸“此時此刻”。話題注重領域跨界碰撞和思維火花的迸發。依託SKP RDV書店進行活動選取和策劃。始於書店、但不止於書店。積極探索工作和生活之外的更多可能性,邀請作家、藝術家、設計師、創作人進行深度對話,讓文化與設計、藝術、美食相互交融。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李長聲、傅月庵在RDV時間

進行日本文學沙龍活動

4、北京大學出版社·博雅講壇

北大博雅講壇是北京大學出版社為弘揚傳統文化和推廣全民閱讀而打造的高端文化平臺。在這裡,我們躋身精神高原,親聆學界精銳,與閱讀導師共同分享好書和感悟,靈感和醞釀。與一流的讀書顧問攜手延續世界上最持久的閱讀傳統,造就最愛閱讀的博雅國民。我們推崇思想領袖,宗旨卻在民智昭彰,文化不止於大師,更在文明之共識。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北大博雅論壇現場

5、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現當代原創文學講座

現當代原創文學講座鼓勵作家、學者與讀者進行文學對話。曾推出“21世紀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評析”“生命與寫作”“民國時期的京派文學”“如何閱讀文學經典”等主題講座。內容覆蓋主題活動、講座沙龍、經典誦讀、讀者見面、少年文學、網絡文學及閱讀惠民等七大板塊。成立於1978年的《十月》雜誌社與成立於1983年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三十多年來耕耘於中國原創文學的園地。“十月”不僅出版《四世同堂》、《城南舊事》等經典作品,也曾頗具先見地發表反映“留美”現象的《北京人在紐約》和海子首部面世詩作《農耕之眼》。它見證著錢理群等學者的成長,也影響了中國幾代文學讀者。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6、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百科百家系列講座

“百科百家大講堂”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建社40年”紀念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百科百家”系列講座每期主題的選取,以高端、專業、開掘新穎並緊密貼近現實為基本原則,注重主講人的學術權威性和學科地位,以期代表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的學術追求和出版品位。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百科百家”講壇,

“厲以寧講中國改革”開放活動現場

7、中華書局·伯鴻講堂

“伯鴻講堂”以中華書局創始人陸費逵的字命名。中華書局推出“伯鴻講堂”的目的,一是繼承創始人陸費逵出版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思想,並進一步發揚光大之;二是把“伯鴻講堂”定位為中華書局主辦的公益性講座,藉助中華書局百年以來積累的豐厚作者、讀者資源,為讀者打造一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凝聚社會正能量、推進全民閱讀的平臺。“在第一期的伯鴻講堂活動之時,就有讀者專程從安徽馬鞍山乘一夜火車趕來參加。此後,基本每期講堂活動都有外地讀者參加。”——這是各地讀者熱情參與中華書局“伯鴻講堂”的一個側影,也是該講堂影響力與輻射力的一個縮影。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揚之水進行

《一器一物——明代小說中的物色》的伯鴻講堂講座

8、東城區圖書館·書海聽濤作家見面會

東城區第一圖書館通過打造“書海聽濤”這一學習品牌,發揮自身優勢,整合各類資源,不斷滿足市民多樣化、個性化的文化需求,為廣大市民提供終身學習服務,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知識、熱愛學習的風氣和氛圍,使“書海聽濤”逐漸成為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標誌和名片。“書海聽濤”活動共分為十幾個板塊,即:書海聽濤——作家與讀者見面會;北京古都歷史文化;經典誦讀,品味書香朗誦會;檔案見證北京系列講座;書畫賞析與筆會系列講座;文化助殘系列講座;文化共享工程影片放映;攝影豐富生活系列講座;中醫系列講座;電腦公益講座;少兒“紅讀”活動;東總布分館的親子閱讀(每天故事會、父母課堂、繪本之旅、電腦講座)等活動。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書海聽濤”劉存惠讀者見面會)

9、通州區圖書館·運河書香講堂

落於京杭大運河畔的通州區圖書館歷史悠久,館史可追溯到1916年的京兆通縣通俗圖書館。2013年搬遷到新址後,積極組織開展書香運河講堂為代表的各類閱讀活動,每年近300場次。通州區圖書館的“運河書香”講堂旨在深入挖掘和傳承運河書香文脈,培育閱讀風尚,營造書香氛圍,不遺餘力地發揮名家引領作用,成為廣大讀者求知求新的良師益友、開闊視野、啟迪智慧的新型課堂。通州區圖書館希望以“運河書香”講堂為契機,打造全民閱讀新時尚,傳播書香社會新理念,在京津冀三地掀起新一輪讀書熱潮,在全社會營造更加濃厚的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書香氛圍。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運河書香講堂現場

10、清華大學鄴架軒書店·作者面對面

“鄴架軒·作者面對面”活動由清華大學圖書館、鄴架軒閱讀體驗書店和出版社聯合推出。“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鄴架軒·作者面對面旨在通過邀請重要圖書作者來到清華,與讀者就圖書內容等進行面對面溝通,搭建起“作者—讀者—圖書”的橋樑,讓讀者感受圖書的魅力,讓閱讀更有溫度,讓百年清華在更人文的道路上走得更加深遠。活動自開辦以來,已經邀請郭英德、傅剛、Gary McColluch、解志熙等學術名家,聚焦思想文化和人文社科領域的精品圖書,與清華師生面對面交流、探討,砥礪思想、碰撞智慧、傳承文化。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第一期鄴架軒作者面對面活動現場

11、北京市方誌館·京華講壇

北京市方誌館每月舉辦一期“京華講壇”,時間通常是每月下旬的某個週二下午兩點。邀請北京史地民俗專家、考古文博專家、修志專家和各領域政策與熱點問題研究專家,定期開展講座,講述古老的北京、變革中的北京和新時代的北京,傳播古都北京歷久彌新的優秀歷史文化,促進首都地方文化交流。京華講壇作為方誌館對外提供的主要公共服務之一,對於進一步喚起熱愛北京、喜愛北京文化、熱衷於北京歷史研究的社會各界人士探究北京的渴望,不斷促進首都地方文化交流具有一定意義。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第六十一期京華講壇董耀會講

“北京長城的前世今生”

12、百科·琅嬛書房·藜光文會

經典閱讀,書想生活。藜光文會是琅嬛書房的傳統文化分享沙龍。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層嫏嬛書房為據點,致力於傳播藏書文化與經典閱讀文化。“嫏嬛·藜光文會”邀請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國內一流人文類專家主講,採取小班化的形式,定期(原則上,講座在相應節氣前後周、六日)舉辦。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藜光文會活動現場

13、中信書店·新書分享會

中信書店·新書分享會由中信出版集團主辦,聯合各個出版社、作者、文化評論家,在中信書店進行落地的“書香文化之旅”。秉持著“專業、價值、品味、創意”的核心價值觀,以“多元文化,多維體驗”為經營理念,中信書店針對現代都市人工作、休閒、出行,策劃專題活動,構建現代都市閱讀者多元文化體驗與休閒空間,使中信書店成為整合一切資源的傳播平臺。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圖為法國暢銷書作家馬克·李維

在中信書店芳草地店舉行的新書分享會

品阅书香·名家面对面|京城大咖讲座巡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