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9月,農村開始天然氣入戶改造,惠民工程農民卻不買賬,為什麼?

這些年,農村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農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村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生活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現在基本村村都通了公路,告別了泥濘的土路;安裝了路燈,農村終於不是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了;很多村莊都統一放置了垃圾桶,環衛工人集中清理;不少農民家裡裝了空調,天氣再熱屋裡也涼快。

這兩年國家又在推行一項新的惠民工程,那就是清潔取暖的“煤改氣工”程。國家本來打算通過天然氣入戶工程,讓農民告別燒煤、燒柴火的日子,使用更清潔的取暖和做飯方式,減少這幾年比較嚴重的大氣汙染,同時也讓農民的生活更方便。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對這項利民工程,很多村民卻並不買賬,原來村民有幾個擔心的問題。

9月,農村開始天然氣入戶改造,惠民工程農民卻不買賬,為什麼?

1、 是否安全?

大家對“煤改氣”的第一印象就是安全嗎?天然氣畢竟不同於燒煤,無論是煤塊還是煤球,都看得見摸得著。大都知道用煤十分安全,幾乎不會出什麼事故,基本不用擔心引發火災。天氣然就不一樣了,這玩意裝在管道里,看不見摸不著,有時候洩露了都不知道,農村很多老人都習慣一輩子燒煤或者燒柴火了,擔心不會正確用天然氣。再加上新聞裡隔三差五就會報道煤氣爆炸的新聞,看到被炸的一片狼藉的畫面,老百姓不免擔心天然氣的安全。

9月,農村開始天然氣入戶改造,惠民工程農民卻不買賬,為什麼?

2、 斷氣了怎麼辦?

農民還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會不會經常斷氣?在去年“煤改氣”的過程中,很多地方急於完成指標,結果造成管道建設好了,室內壁掛爐等採暖設施安裝好了,天然氣卻遲遲通不了,很多農民不僅無法取暖,連做飯都做不了。今年的情況會有改善嗎?農民對這種情況比較擔心。當初農村裝自來水的時候,很多家庭為了用水方便進行了安裝,結果每天固定時間段才供水,現在又進行天然氣改造,會不會也是這樣呢?

9月,農村開始天然氣入戶改造,惠民工程農民卻不買賬,為什麼?

3、 初裝費、取暖費用太貴

農村進行天然氣改造,還需要交納天然氣初裝費用,每個地方費用不同,基本都是3000元上下,這對農民是一筆不小的負擔。除了初裝費,還要購置室內壁掛爐、炊事配套設施等,大約需要4000-5000元,設備這一塊是由政府統一採購,然後給農民發放補貼購買,以山東為例,每戶補貼設備費4000元,這就需要農民再補1000多。

9月,農村開始天然氣入戶改造,惠民工程農民卻不買賬,為什麼?

花完上面的2筆費用,天然氣算是能使用了,但是使用天然氣也需要交錢。而且,天然氣取暖是燒煤取暖的2-3倍,一個100平米的房子,一年的取暖費用需要3000-3500元左右。當然政府會對天然氣進行補貼,還是以山東為例,每戶每年補貼1000元,那還得需要農民再掏2000多塊,總體算下來比燒煤貴不少。

上面就是農民對天然氣入戶的3個擔憂,其實在安全這方面,農民倒是不用擔心,城市裡早就大規模上馬天氣然入戶,也沒出過大的安全事故。至於天然氣是否會供應中斷和費用太高的問題,還需要政府能夠給農民一些信心,確保開通之後不要頻繁斷氣,另外加大天然氣入戶工程的投入,提高用氣補貼,使用清潔能源值得鼓勵,但不要變相提高老百姓負擔。大家怎麼看?

點贊關注,每日為您帶來最新三農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