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中医有方治脚气反复发作

中医有方治脚气反复发作

脚气即足癣,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据资料统计成人中70%~80%的人都患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反复发作、终年不愈。

脚气根据症状不同分为水疱型、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症状以小水疱为主,好发于脚底和趾侧,伴有圈状脱屑,瘙痒明显;糜烂型以趾间为主要发病部位,局部发白、糜烂、抓之流滋,可因搔抓继发细菌感染,出现丹毒等并发症;鳞屑角化型症状是足跖、足缘、足跟部皮肤脚趾增厚、粗糙、脱屑,鳞屑成片状或小点状,反复脱落,经常发作的人多为此型,常在冬季表现为局部干燥、皲裂、出血。

脚气之所以会反复发作、终年不愈,主要有以下原因:

1.真菌很难被杀灭在-6℃左右的环境里能长期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 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还可以保持1 年以上。

2.

用药时间短 有些脚气患者使用抑制真菌的药物治疗,当症状稍有好转后便停止用药,其实真菌并没有被彻底杀灭,过一段时间又会“卷土重来”,造成“复

发”。

3.交叉感染有些患者在治愈后不注意,仍与其他脚气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场合又接触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脚气,这叫作“再感染”。

4.治疗不正规有些患者得病后不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自己随便涂点消炎药了事。这样做虽能暂时止痒,但没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杀死,反而会更加猖獗,还会干扰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应。

对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患者,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他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脚气在中医上属于湿热下注证,《黄帝内经》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这是因为脾主四肢,足居于下,多受湿气侵袭,湿郁成热,湿热相搏,则会产生疼痛等不适。

用花椒水泡脚可以治疗脚气。每次取大约20~30 克花椒,用水煎10~15 分钟,等水温合适时泡脚20~30 分钟,浸泡后脚上的残留药水不必擦拭干净。另一方面,导致脚气感染的真菌等微生物,在中医里统称为“虫”,而花椒杀虫止痒之力强,且气味芳香,能缓解足部异味,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脚气反复发作者,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苦参、百部、白鲜皮、皂角刺等药物与白醋一起浸泡一晚后煮沸,撇去药渣放凉,每天浸泡40 分钟至1 小时,一天浸泡1~2 次,连续使用,期间要避免双足接触碱性皂液。通过2~3 个疗程的治疗,可以明显控制局部的皲裂、出血症状,冬季脚气的发作也会明显减轻。

另外,远离脚气除正规治疗外就是保持双脚的干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勤洗脚、换鞋袜,鞋袜要经常日晒;双脚多汗的人,应选择透气性好的鞋子和吸湿性好的鞋垫;家庭中如有足癣患者,其用具应单独使用并高温、日晒消毒;平日饮食方面应避免食用易生湿生热的辛辣刺激、肥腻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火锅、烧烤等,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