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最近一口氣看完了《黃土高天》電視連續劇,這部劇繼《老農民》電視劇之後又一反映三農發展史的佳作,她講述了陝西黃土高原上三代農民40年奮鬥史的主旋律大劇。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上世紀70年代末,農業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也讓中國農業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黃土高天》的故事從1979年講起,以秦學安為代表的三代農民和農村幹部,他們以經歷者、踐行者、見證者的身份在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偉大變革。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秦學安所在的豐源大隊是典型的農業學大寨紅旗村,但日子卻過得青黃不接,村裡家家戶戶都幾乎沒有餘糧,甚至為了迎接一次上級媒體採訪團的採訪,村幹部需要借戰備糧裝門面“造假”來維護“紅旗村”的面子。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此時作為二小隊長的秦學安因偶然救下安徽躲災的秀娟母女,有機會見識到了安徽農村探索“大包乾”方式帶來的實惠。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受此啟發,他立志帶領家鄉父老鄉親走上不再單純依靠種糧食生存的道路,帶領大家分地,從最初的“大包乾”到“家庭聯產責任承包”再到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允許農民經商,從而出現“鄉鎮企業”。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再到“用現代科技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發展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一直是發展歷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從“專業大戶” 、“家庭農場” 、“農民合作社”到“新產業新業態”“科技創新驅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黃土高天》講陝西農民40年奮鬥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