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胸懷天下,敢為人先!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胸懷天下,敢為人先!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從1977到2018、從東北到西北、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到西安交通大學,跨越了時間和空間,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一直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辛勤耕耘、開拓創新。

作為改革開放的親身經歷者,王樹國有著很重的家國情懷,也對人生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係問題有著深刻的體會和獨到的見解。

1

人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

發揮個人最大價值


有句話是:“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而對這一代人來說是:“國家興亡、責任在我”。

王樹國出生於50年代,經歷了上山下鄉和去油田工作,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後,這批年輕人燃起了新的希望。在備考近2個月的時間裡,王樹國每天白天工作,夜裡趴在被窩舉著手電筒學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王樹國最終的高考成績排在考區前5名,順利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

這讓他深深認識到,個人的命運前途和國家緊密相連,改革開放帶來的,不止是社會命運的轉折,也令自己的人生髮生轉折。

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歷程和所取得的成就也充分證明了,世界上永遠沒有不可能,關鍵看想不想為、願不願為、敢不敢為,只要你想為、願為、敢為,一切都可能。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胸懷天下,敢為人先!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每個人和國家都是緊密相聯的命運共同體,個人的發展選擇一定要順應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不管我們在什麼崗位,心中有家國,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你個人的選擇背離社會發展的主潮流叫逆潮流而動,必定會被社會所淘汰。

2

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大學提供給王樹國嶄新的平臺和更高的夢想,被公派到法國巴黎留學後,國外先進發達的基礎設施環境讓王樹國強烈感受到,他代表著中國,代表著中華民族,必須努力學習,讓祖國變得繁榮昌盛。

兩年後,面對祖國的召喚,王樹國謝絕國外導師的挽留,他說:“我不是一個普通的學生,我是一個大學的老師,我應該服從學校的安排,我要回去工作”。他義無反顧趕回祖國,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致力於國家高水平機器人研究。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胸懷天下,敢為人先!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3

什麼叫一流大學?

大學本應是文化、技術的引領者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的到來,王樹國認為,高等教育機制體制問題到了非改不可的時候。

現在大學在幹什麼,關起門來自娛自樂,數論文、看排名、評職稱、評院士,有意思嗎?這樣的評價導向,不僅浪費了大量專家學者的精力,也把人才培養耽誤了。

如果大學只封閉在校園內,所創造的知識、培養的人才、產出的研究成果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總有一天會被社會所邊緣化,大學應該有危機意識。

什麼叫一流大學,中國一流大學就是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時期能夠為社會留下歷史印記,社會發展了跟這個大學沒關係那叫什麼一流大學?


西安交大校長王樹國:胸懷天下,敢為人先!中國人要奮鬥自強!



教授專家不要總強調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也是有應用背景的,要和經濟社會發展密切相關,不要搞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

現在很多顛覆性的技術不是出自大學內,而是出自大學外。“大學既不能培養人才,又不能科技創新,還要大學幹什麼。所以大學面臨重要歷史機遇,要跟上時代步伐進行自我變革,主動融入社會發展當中,這是一場偉大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