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5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重樓喻

【白話文】在很久以前,有一個富有的愚人非常無知。有一天他到了另外的一個富人家裡,看見了那家富人的三重樓閣又高又大,很是莊嚴華麗,房間和門窗都很寬敞明亮,內心生起了渴望和仰慕之情,心裡就想:我擁有的錢財也不少於那個富人,為什麼近來不建造一座這樣的三重樓呢?於是就去找到木匠問他說:“您能夠建造那戶富人家的端莊大方的三重樓嗎?”木匠回答說:“那就是我建造的。”愚人就跟木匠說:“您現在也可以為我建造一座和那個富人家的一樣的樓房。”那時候,木匠就開始整理土地、壘砌土磚,準備建造三重樓。愚人看見了壘砌土磚做成房子,還是懷著疑惑而不知道木匠在幹什麼,於是就問木匠說:“您想做什麼呢?”木匠回答說:“建造三層樓的房屋。”愚人又說:“我不想要下面那兩重樓,你先可以為我建造最上面那一層樓。”木匠回答說:“沒有這回事。哪裡會有不建造最下面那層房屋而能建造第二層樓,不建造第二層樓怎麼能得以建造第三重房屋呢?”愚人固執地說:“我現在就是不用下面兩層房子,必須要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層。”那時候聽到這些話的人都感到奇怪而嗤笑愚人,紛紛說道:哪裡會有不建造第一層房子而能建造好上面幾層樓房的啊。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重樓喻

這個譬喻就好像是說佛陀的四眾弟子,不能夠精進勤奮修持恭敬三寶,懶惰懈怠不求上進,卻想要求得聖人之道和果位,而說了這樣的話:我現在不用勤修四果以下的三個果位,唯獨只求證得第四個阿羅漢的果位。這也是會被當時聽到這些話的人所嗤笑啊,就像那個愚人一樣想不建造一二層樓而只建造第三重樓一樣。

【達照法師評】(達照法師為天台宗第47代傳人,溫州佛教永嘉禪學會會長,溫州市妙果寺、安福寺住持。本文白話文譯者。)

  故事說明了美好的東西都是在一定的基礎上才能達到的,而如果基礎沒有了,或者賴以襯托的基礎失去了,美好的東西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蓋房子如此,做學問如此,為人處事如此,修行成就也是如此。正所謂:萬丈高樓從地起。對於好高騖遠、空腹高心、眼高手低的人,是一個很好的諷刺和教誨。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重樓喻

【圓照居士注】四果指南傳佛教的四種果位,即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

初果須陀洹,譯為入流,意即初入聖人之流; 死後七往來。

二果斯陀含,譯為一來,意即修到此果位者,死後生到天上去做一世天人,再生到我們此世界一次,便不再來欲界受生死了。

三果阿那含,譯為無還,意即修到此果位者,不再生於欲界。

四果阿羅漢,譯為無生,意即修到此果位者,解脫生死,不受後有,為南傳佛教的最高果位。

【文言文】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時人聞已,便生怪笑,鹹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譬如世尊四輩弟子,不能精勤脩敬三寶,懶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餘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羅漢果。亦為時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無有異。

佛教文化——《百喻經》第十、三重樓喻

(《百喻經》,全稱《百句譬喻經》,是古天竺僧伽斯那撰,文言文由南朝蕭齊天竺三藏法師求那毗地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