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今年是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而设的节日。

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关怀和对“三农”的重视。

“丰收节”时间定为每年的“秋分”。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中国农耕文化年代深远,源远流长,有着几千年的农业文明。

全国各地的农民历来都有庆祝丰收的习俗,节日活动更是各有特色,精彩纷呈。

在广东高州就有这种“农民丰收节”。

这个节日和它的名字一样,极具地方特色。

当地农民称之为“收禾了”。

可能很多高州人对“收禾了”知道的不多,因为这个节日只有高州的部分农村才有。

据了解,“收禾了”主要集中在高州西北部的石板、荷花一带。

有趣的是,紧邻石板镇的化州市宝圩镇也有“收禾了”这个节日——连叫法和习俗都一样。事实上,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两镇的人民一直就是生活在一个圈子里的人。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收禾了”的起源时间早已无从考究,村里的老人都说这种节日自从小时候记事起就已存在,再由自己这一代传承下来。

“收禾了”——顾名思义,就是收(割)了禾(稻谷)。

节日固定在每年农历的某一天,但各村的日期大多不一样,一般集中在秋收后的农历十月下甸到十一月初。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节日当天,各家各户一早就要起床杀鸡祭祀拜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同时备足丰富的菜肴,招呼从各地赶来的亲朋好友一起把酒言欢,讲述这一年关于辛勤耕耘的故事,共同庆祝丰收的喜悦。

当天的节目也是相当丰富:有木偶戏、本地粤剧、采茶戏、歌舞团、电影等。

节目的经费由村民共同集资捐款而来。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听村中在老人讲,他们以前从来没想过“收禾了”可以过得这样隆重的。

我爷爷小时候那个年代,农民都以种地为生,物质极其匮乏,所谓过节,通常就是一家人围在一起能吃一餐饱饭而已。

对于爷爷那代人来说,这种节日更像是一种仪式感,但同时他们也有很深的荣誉感、收获感、幸福感,表达了那一代农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和期望。

“禾了节”发展到今天,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辈那一代的农民慢慢老了,而父辈的后代多数选择进城谋生,已经很少有人种田。

节日越办越隆重、热闹。从这某种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件好事。至少,传统的节日本身已经得到了传承。

另一方面,“收禾了”好像早已没有了那种仪式感,那种金秋十月硕果累累、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丰收的喜悦早已被其它情感所代替。

始终认为,一个没有关于土地和丰收的“丰收节”,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节日。

高州西北部的农民丰收节

农民洗脚进城也可以说是这个社会的进步,也是一种趋势,毕竟,曾经的或现在的农民生活好起来了,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将来,农民这个职业不能说会消失,但至少,成为农民的人终将是极少数。

而我们这个地方的这一代人,会是最后的农民吗?

市民也好,农民也罢,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农民的儿子——在现在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中,往上数三代,谁又不是农民?我们在传承节日习俗的同时,农民的优良传统更要继承。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