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揚州一對巴掌大雙胞胎奇蹟存活,大的重1.1kg,老二僅790g

身體同成人巴掌一般大,胳膊還沒成人拇指粗,皮膚呈透明狀……今年1月17日,懷孕僅193天的周女士(化名)早產誕下一對雙胞胎女孩,老大體重1.1kg,老二僅790g。經過2個多月的治療和護理,這對姐妹花均度過危險期,頑強的小生命正慢慢長大。

揚州一對巴掌大雙胞胎奇蹟存活,大的重1.1kg,老二僅790g

“超早產”雙胞胎奇蹟存活

“超早產”雙胞胎,臍靜脈通道注射營養素

周女士今年28歲,和前夫有一個小孩。去年,周女士再次懷孕了,這是她與現任丈夫的第一胎。自從懷孕後,周女士產檢總是各種不順。因子宮條件不好,醫生曾勸誡她停止妊娠,可一想到肚子裡有兩條可愛的小生命,又想到今後可能再也無法生育,周女士決定拼一把。整個孕期,她去上海保胎2次,在揚州保胎3次,懷孕之路十分艱辛。

今年1月17日,懷孕193天的周女士在揚大附院做常規檢查,發現宮內感染炎症,如果再拖下去,肚子裡的兩個寶寶將會有生命危險。就這樣,兩個寶寶“被迫”與母體分離,提前降生。“一般早產兒是妊娠不足37周但滿28周,這對雙胞胎就是‘超早產兒’,擱在以前就是‘晚期流產兒’。”揚大附院兒科主任吳明赴介紹。

“這種‘超早產兒’的各項身體器官均沒發育好,出生後沒多久就出現呼吸困難、面部青紫的症狀,我們立刻上了無創呼吸機,並給予氣管內補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質。”吳明赴回憶稱,這對姐妹花剛出生時,皮膚近似透明,生命體徵極弱,最初是通過臍靜脈通道為她們注射營養素。

姐妹花轉危為安,醫院救治體重最輕患兒

“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和寶寶頑強的意志,兩個小傢伙情況逐漸好轉,生命體徵基本穩定下來。”吳明赴介紹,雙胞胎中,老二出生時體重僅790克,是目前醫院救治過體重最輕的寶寶,兩個患兒同時救活也是很少見的。

在寶寶情況穩定後,周女士和丈夫終於可來探望寶寶了。為與兩個孩子有更加親密的接觸,周女士同孩子做了“袋鼠式護理”。當週女士把寶寶瘦小的身體摟在自己懷抱中時,無聲的淚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兩個小傢伙聽著媽媽的心跳聲,感受到來自媽媽的溫度,睡得也異常香甜。

目前,糾正胎齡37周的姐妹花奶量正逐漸增加,老大的奶量從初期的0.5ml到現在的38ml,老二也達到36ml。現在老大體重從1.1kg長到了1.96kg,老二從790g長到了1.55kg。按這個趨勢,當奶量增加20ml左右,就可出院帶回家護理照顧了。

【熱問】早產兒咋多起來了?媽媽要特別注意這些事

近年來,早產兒數量明顯增多。吳明赴透露,去年,揚大附院接診的早產兒近300例,約20例為“超早產兒”。“環境汙染、高齡產婦的增加、生活壓力大等都是早產兒增多的因素。”吳明赴表示,此外,有些年輕人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有的甚至有多次流產史,導致宮內環境不良,也易出現早產現象。

如何避免早產的發生?“孕婦應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緊張和焦慮,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吳明赴建議,女性應該在正常的育齡時間進行懷孕生產,不要違背自然規律。孕前和孕期要注意營養均衡,儘量避免出現糖尿病、妊高症等孕期疾病。

超早產兒的營養需求高,單純餵養母乳對超早產兒是不夠的。母乳中的蛋白質、鈣、磷、鎂等營養素不足以滿足超早產兒的生長需求,需要添加母乳營養補充劑。如果母乳不足,則添加特殊的配方奶。在餵養中,家長還要關注營養素的補充,維生素D3、鈣、鐵和磷都要按需補充。另外,早產兒吸吮能力弱、吞嚥能力差、吸吮和換氣不協調,因此在餵養時容易嗆奶。奶瓶餵養時,需要觀察奶液的滴速,滴速太快容易嗆奶。餵奶時,寶寶上身呈45度為宜。喂完奶後,將嬰兒豎起抱著拍背或按摩背部數分鐘,有利於胃裡的氣體排出。

通訊員 傅軒

記者 陳一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