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逐夢田野助農致富——記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趙進龍

逐夢田野助農致富——記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趙進龍

逐夢田野助農致富——記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趙進龍

在涼州區五和鎮勝利村,有這樣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頭腦靈活,為人正派,熱心公益;他熱衷創業,回報家鄉,通過回鄉發展農作物秸稈青黃貯產業,不僅實現了自己發家致富,而且還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年,他被評為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緻富帶頭人、全市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優秀能人大戶。他就是五和鎮勝利村黨支部委員、武威市宇恆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進龍。

逐梦田野助农致富——记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赵进龙

趙進龍(左)和農戶在打包草料

引領致富 勤學苦幹抓產業

2010年底,常年在外經商的趙進龍,懷著對家鄉的眷戀和回鄉創業、回報家鄉的願望,毅然踏上了返鄉的道路。他利用在外經商的部分積蓄,先後到青海、寧夏、內蒙古等地考察學習,發現農作物秸稈青黃貯這一綠色經濟產業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並得知政府對發展秸稈青黃貯產業有資金支持和政策傾斜,遂萌生了發展秸稈青黃貯產業的念頭。經與家人商議後,2011年3月,他籌資480萬元,在五和鎮勝利村修建了佔地25畝的青黃貯飼草加工廠,併購買100萬元的設施設備,當年就吸納了當地12名群眾就業。

從那時起,趙進龍白天跑銷路,晚上學習作物發酵知識,他靠自己勤勞的雙手、靈活的頭腦,很快掌握了市場營銷、發酵貯存、水分控制等技術。到2013年,加工廠青貯飼草2萬噸,銷售收入達500餘萬元。2014年,他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建成兩個總面積達2.6萬平方米的青貯池,購置收穫機、打包機、秸稈鍘草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吸納當地群眾25人就業,實現銷售收入800多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產業致富能手。

科學經營 傳經送寶幫民富

在發展青黃貯產業的過程中,趙進龍始終依靠科技促發展、注重創新增效益,只要有閒暇時間他就鑽研專業知識,並通過參加培訓班來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嚴格按照無公害技術規程生產、收購全株玉米青貯草原料,將安全優質的青貯飼草銷售給養殖戶。2017年,公司製作全株青貯玉米4.3萬噸、青貯秸稈5千餘噸,飼料遠銷青海、甘南、臨夏及武威周邊沿山地帶,實現銷售收入1350萬元,增強了當地畜牧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飼草市場佔有率。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富起來的趙進龍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始終不忘自己回鄉創業、回報家鄉的願望,他把村裡的群眾組織起來,牽頭註冊成立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聯繫種植大戶、貧困戶並簽訂收購協議,加強技術培訓和經驗推廣,引導周邊農戶將原有廢棄的秸稈再回收。組建了送產品、送技術、送服務“三送”服務隊,通過推廣致富經驗、實地培訓、現場教學等方式,不間斷向周邊群眾無償傳授秸稈發酵飼草技術,為當地群眾發展畜牧業提供全程技術服務指導。近年來,合作社累計開展現場教學、技術指導、專題講座、專家輔導50餘場(次),帶動周邊500多戶種植戶、200多戶養殖戶增收致富,戶均年收入增加0.8萬元以上。

創新模式 結對幫帶助脫貧

作為勝利村黨支部委員,趙進龍時刻不忘帶領群眾增收致富。他積極探索“企業+扶貧車間”機制,通過“政府+貧困戶+企業”“農民入股+公司運作”等精準扶貧模式,將本鎮52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企業,採取入股分紅方式,每年為入股貧困戶分紅4000元,連續三年累計分紅62.4萬元。通過收購秸稈、技術服務、提供飼料等方式,帶動周邊950戶非貧困戶發展生產。宇恆商貿有限公司下轄的宇恆牧業公司、日光溫室基地等,常年吸納70餘人就業,季節性吸納務工人員50餘人,年營業收入超過2000萬元。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活躍群眾文化生活,投資10萬餘元修建了佔地4畝的開放式文化體育健身廣場,建成羽毛球場、籃球場,購置了健身器材,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趙進龍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利用自己的特長,引導當地群眾走上脫貧之路,使更多的農民在飼草產業上發家致富。趙進龍表示,今後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發展現代生態草產業,推動玉米秸稈再利用,幫助更多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逐梦田野助农致富——记全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致富带头人赵进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