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蘇俄紅軍為何兵敗華沙城下,被迫割讓大片領土給波蘭?

於無聲處34


題主是看了《華沙之戰1920》嗎?其實這就是俄波兩國之間的一個長期糾紛了,是是非非啊沒有直白標準的,歷史太久,曲折太多。



1918年,自1772年以來亡國近150年之久的波蘭人復國了,復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回波蘭人曾經的領土,因此其實不僅僅是同俄國,包括立陶宛,德國,甚至捷克斯洛伐克都進行了戰爭。在波蘭人看來,是時候找當初瓜分他的三大流氓(普,奧,俄)算賬了,尤其是俄國人是最討厭的。
(波蘭政府領袖及軍事獨裁者——畢蘇斯基)

波蘭人在1918年就和俄國提過恢復1772年波蘭的東部邊界,在被拒絕後他們決定用武力收回老祖宗的地盤。在1919年蘇俄內戰時期他們佔領了白俄羅斯和立陶宛,隨後又於1920年4月對烏克蘭發動了進攻,至5月7日佔領了基輔,蘇聯連忙加派調防人手發起了反攻,至7月下旬已經佔領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並轉入波蘭國內作戰,8月13日開始進攻華沙。

上面提到的電影就是以發生的這些為背景的,在波蘭人的抵抗以及蘇聯自身部隊的一些問題影響下,兩國不得不約定和談,在1921年3月18日,雙方締結了里加和約,將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劃給了波蘭,將波蘭的東部邊界向寇松線以東推進了150英里,而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將450萬烏克蘭人和150萬白俄羅斯人劃歸到了波蘭的統治下。


普魯士之魂


1920年華沙戰役的失敗,讓蘇俄付出慘重代價,1921年的《里加條約》,蘇俄把1/2的白俄羅斯、1/4的烏克蘭割讓給波蘭。

事情還是要從波蘭說起。一戰結束後,新生的波蘭一掃123年亡國的晦氣,開始謀求昔日的故土。

“我們在西面可取得多少,要看協約國打算擠捏德國多少,而東面則大門時開時閉,就看誰強行打開及開得有多遠。”畢蘇斯基看著蘇俄動盪,鼓動波蘭人向東方要土地,收復祖先故土。

1920年4月25,波蘭人首先動手,在英、法、美的支持下,5月7日拿下基輔。可惜,波蘭人高興的日子沒多久,蘇俄調集重兵從7月4日到23日,徹底摧毀入侵的波蘭軍隊。

兵敗如山倒,波蘭首都華沙已經裸露在紅軍的兵鋒之下,眼看這個新生的國家就要崩潰……

8月初,紅軍前鋒已抵華沙、利沃夫,畢蘇斯基手裡只有幾個殘破不全的集團軍,守衛著從華沙到利沃夫長達200英里的戰線。

華沙城裡哀鴻遍野,華沙城外喜氣洋洋,一個是哀兵、一個是驕兵。紅軍掃蕩城郊波軍陣地,完全視波蘭人為驚弓之鳥,結果8月15日波蘭騎兵師突襲切斷紅軍第4集團軍、第15集團軍之間的聯繫。

8月16日,波軍全線反攻,波蘭騎兵主力軍(第3集團軍、第4集團軍)強行突破紅軍陣地,突然從後方包抄並擊潰紅軍第16集團軍,於是紅軍第3集團軍、第15集團軍的側後翼暴露。同時,波蘭城防第1集團軍、第2集團軍、第5集團軍全力出擊,紅軍很快就全線崩潰。

8月25日,畢蘇斯基下令停止追擊紅軍。戰後波蘭官方公佈,紅軍損失15萬人,被俘有6.6萬人,3萬人在東普魯士境內被解除武裝。

為什麼紅軍會大敗於波蘭城下?大體有以下3個主要原因:

1、波蘭人團結在“愛國”的旗幟下。在亡國危機之前,大量的人參加對蘇俄作戰,從7月1日到8月20日,共有16.5萬人參加波蘭軍隊,提供源源不斷地生力軍。

2、華沙城外的紅軍已是“強弩之末”。連日來的奔襲作戰讓將士精疲力竭,各部隊的戰鬥減員嚴重,更可怕的是口糧和軍火缺乏供應。

3、紅軍的輕敵導致戰略破綻。畢蘇斯基敏銳發現紅軍結合部存在破綻,波蘭可以出動騎兵切割,但是大部分紅軍將領“看不到”或者“不以為然”。

儘管《里加條約》結束蘇波戰爭,然而歷史性的悲劇已經埋下,後來“卡廷事件”的發生,根源都可以追溯到這場戰爭。


子屠龍


進軍華沙,推翻波蘭政權,是以列寧為首的蘇俄領導層妄圖通過波蘭實現德國乃至歐洲共產主義革命進而世界大革命的第一步。但他們忽視了波蘭官僚、商人、地主、知識分子等階層的聯合力量,一廂情願的認為波蘭的工人、貧民、僱農會站在他們一邊起來革命。卻不知幾百年的民族爭鬥、宗教衝突,不是一個布爾什維克主義所能包容並抹殺掉的。在波蘭保土安民的民族主義情緒被煽起後,蘇俄軍在波蘭境內的後勤補給線路常被掐斷並遭受不斷騷擾性攻擊,蘇俄軍相應的也實施燒殺搶掠政策,民族矛盾已遠大於階級矛盾,整個蘇俄軍陷在水深火熱之中。



從軍事上講,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缺乏配合,互相爭功。當西方面軍攻至華沙附近時,司令圖哈切夫斯基曾要求西南方面軍第1騎兵集團軍攻擊盧布林,以掩護西方面軍的左翼,西南方面軍政委斯大林反而提出向南進攻利沃夫,得到前線總司令加米涅夫的批准。這就造成兩方面軍間存在巨大缺口,波蘭軍隊趁機集中兵力尋隙而入,攻向西方面軍第16集團軍的側後方,突擊的後果是蘇俄軍恐慌爆發,不擇道路的向後奔逃,連鎖反應下第15、4、3集團軍相繼崩潰,嚴格的戰場紀律也不能挽救。



蘇俄軍攻至華沙,早已成疲憊之師,統帥圖哈切夫斯基仍不恤軍情以為可一擊而下,自己驕傲的安坐300公里外的明斯克司令部通過被波蘭人破譯的電報指揮作戰。蘇俄軍的實力、部署方向、後勤狀況對波蘭人來說透明無餘,在這種情況下,只要有堅強的領導人實施堅決行為,蘇俄軍焉能不敗?華沙之戰不是什麼“維斯瓦河奇蹟”,順理成章之事。



1921年3月蘇波簽訂《里加條約》,割讓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