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唐代的黄河九曲之地(现青海贵德一带),本为大唐的边陲之地,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更兼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吐蕃一直垂涎此处。

机缘凑巧,唐中宗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派遣时任左骁卫大将军的杨矩,领兵护送金城公主入吐蕃,与赞普和亲。当年,唐中宗被谋害,相王李旦在儿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人的辅佐下,继承大统,史称唐睿宗。而护送公主的杨矩,没来得及回长安,便被唐睿宗任命为鄯州都督。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吐蕃骑兵

吐蕃垂涎九曲之地已久,而杨矩跟吐蕃贵族往来密切,吐蕃便用重金贿赂杨矩,让他上表,请求将九曲之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邑,送给吐蕃。缺乏远见的唐睿宗,竟然同意这个非分请求。而吐蕃将九曲之地作为渗透、蚕食唐朝边境的桥头堡,在此修筑城池,秣马厉兵。

唐玄宗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农历八月,唐帝国西境告警,吐蕃大将坌达延、乞力徐,率领十万之众,入侵洮州、兰州、渭州。河西陇右是唐帝国的重要产马地,吐蕃大军抢掠大量牧马,而罪魁祸首杨矩,自思罪孽深重,畏罪自尽。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吐蕃军队

刚即位不久的唐玄宗,听闻河西告急,便派遣左羽林将军、陇右防御使薛讷和右骁卫将军郭知运,率部迎敌。这个薛讷便是唐初名将薛仁贵长子,演义戏曲故事中的“薛丁山”。

十月初十,薛讷率大军行至临洮军东部的武街驿附近,唐军远道而来,劳师袭远。而吐蕃军在九曲修整完备,以逸待劳,倘若此时唐军主力与其交锋,有被袭破的危险。而唐军将领中,有一位特别机灵的将官,他便是太仆寺少卿、陇右群牧使王晙。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唐朝军队

王晙发现,吐蕃的骑兵,因为吸取唐朝技术援助,甲胄装备在外形上,与唐朝骑兵非常相像。王晙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带着麾下这两千部众,去突袭吐蕃的十万大军!“鸡蛋碰石头”的计划,看似愚蠢,但王晙巧使“瞒天过海”之计。他遴选七百精兵,去掉唐军的旗号和标志,让他们假扮吐蕃骑兵,趁着天黑,混入吐蕃的军中。

如果遇到有人盘问,便让通晓吐蕃语的唐军士兵与其交谈。吐蕃十万大军,在大来谷口驻防,而且疏于防范的吐蕃主将,并不相信有人敢混入吐蕃军的营盘搞事。王晙命部下,分为前后两队,在半夜时分,突袭吐蕃大营,并让未直接参战的士兵,擂鼓助威。吐蕃军以为唐军主力来袭,在混战中自相残杀,死者万余人。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古代战争

惊恐万分的吐蕃军,在自相践踏中,急忙后撤到武街驿修整。王晙故伎重施,趁着吐蕃军士气低落,再次派人混入敌人军中,趁机夜袭。薛讷率领主力唐军,及时赶到,吐蕃军被杀得落花流水,唐军趁胜追击,在洮水和长城堡,两次缠住吐蕃军。吐蕃军见无法脱身,便困兽犹斗,以死相拼。

​唐军没有准备,薛讷的先锋官,官拜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的王海宾身陷重围,虽然他骁勇善战,战功显赫,但袍泽非常妒忌他。听闻在征西立功最多的王海宾被围,众将官按兵不动,坐视王海宾全军覆没。

薛讷听闻吐蕃军反扑,先锋官阵亡,便召集众将,将吐蕃大军击破。此役,唐军消灭数万敌兵,生擒敌将六指乡弥洪,将之前被劫掠的一百二十万牛羊战马,全部截获。唐玄宗听闻大捷,便放弃亲征,派遣使者前往前线,宣慰众将。

此人是薛仁贵长子,薛丁山的原型,击破吐蕃十万大军,功成名就

唐朝军队

事后,薛讷升任左羽林军大将军,封爵平阳郡公。王晙被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赐爵清源县男(男爵),十八年后,王晙去世时被追赠尚书左丞相。王海宾殒命沙场,被追封左金吾卫大将军,其幼子王忠嗣拜为朝散大夫,养在宫中。后来此人成为大唐名将,官拜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