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進入二戰中後期,德國在資源等方面的劣勢已經開始顯現出來,許多武器裝備的生產都受到制約,加上面對盟軍鋪天蓋地而來的裝甲力量,德國也不得不考慮生產更多常規裝甲兵器用於抵擋,於是三號突擊炮、四號坦克的產量要求就被大幅提升。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四號坦克殲擊車

四號中型坦克在德軍中是一種十分可靠的坦克,但是因為有旋轉炮塔,製造起來比三號突擊炮更費工時和材料,於是德軍高層萌生了在四號坦克底盤的基礎上,取消掉炮塔,把一門主炮安裝在車體中部,製造成突擊炮或者坦克殲擊車的想法。

這個建議在德國裝甲總監古德里安看來純粹是多此一舉,因為德國已經有性能不錯的三號突擊炮了,手中需要的是有炮塔的四號坦克,這樣相互搭配起來才作戰靈活。無炮塔結構在防禦作戰時還沒有太大問題,用於進攻作戰靈活度就大大降低。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四號坦克

但是此時的德國需要的是數量來滿足前線需求,四號坦克殲擊車最終還是上馬。整體上四號坦克殲擊車基本保持了四號坦克的底盤結構,前部原有的垂直裝甲被改為大角度的傾斜裝甲,增加防禦力。內部因為要安裝火炮和戰鬥室,油箱和彈藥架的位置稍微移動了,原本給炮塔提供旋轉動力的馬達被取消了,空間正好騰出來。

前方上部裝甲防禦力很強,將100毫米厚的裝甲板剪切成楔形結構,然後再以大傾斜角度焊接起來,不僅防禦力極大提升,而且生產相對簡單,有利於提高產量。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安裝48倍徑75毫米炮的四號殲擊車

武器一開始就準備安裝PaK42型70倍徑75毫米炮,這門原本用在“黑豹”中型坦克上的火炮打擊能力強大,最大穿甲深度將近200毫米。這麼好的火炮問題也不少,最大的問題就是生產製造困難,細長的炮管不太容易加工。

最終的方案在1943年12月定型,於次年1月開始生產,因為PaK42型火炮產量不足,要優先供應給黑豹中型坦克,因此第一批四號坦克殲擊車安裝的是PaK 39型48倍徑75毫米炮,這門火炮和後期型三號突擊炮和四號坦克安裝的相同,打擊能力同樣可觀,不過應付盟軍的重型坦克時穿甲能力不夠。還有少部分安裝了PaK39型43倍徑75毫米炮,打擊能力進一步降低,作戰靈活度和三號\\四號突擊炮差不多。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三號突擊炮

這一型號的四號殲擊車除了正面防禦更強之外,其他方面多少顯得畫蛇添足,與同時期的三號、四號突擊炮沒有二至,還不如多生產幾輛有炮塔的四號坦克更實際。與古德里安看法不同的是,一些高層認為這樣能夠提升產量,還打算徹底放棄四號坦克的生產。安裝PaK42型火炮的型號在8月開始生產,並一直生產到1945年4月,這一型號的打擊能力最強。

相比於其他裝甲兵器,四號坦克殲擊車不管哪個版本都有一些問題,安裝48倍徑火炮版本的因為安裝有炮口制退器,每次開炮時都會掀起巨大的塵煙,一開炮就會暴露,後來不得不拆除制退器。拆除制退器後開炮會產生巨大的後坐力,車體晃動劇烈。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四號坦克殲擊車

而安裝70倍徑火炮版本的就更麻煩了,原本車首100毫米厚的裝甲就已經導致車首過重,安裝更重的火炮之後就更麻煩了,整個車首重量增加不少,在越野的時候就像鴨子走路一樣胸脯著地,因此被士兵們戲稱“古德里安之鴨”。

這些四號坦克殲擊車服役後在東、西兩線都有表現,參加了諾曼底戰役、突出部戰役以及東線的許多戰役。從戰術上來講該車因為沒有炮塔以及德軍整體上的頹勢,在使用時必須格外注意,必須嚴格遵守坦克殲擊車的實用程序。但是缺乏坦克的德軍許多時候不得不讓這些無炮塔的突擊炮、殲擊車充當坦克,戰場靈活性太差導致了眾多損失。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四號坦克殲擊車

在戰術得當的時候,依靠德軍士兵更高的素質以及火炮優勢,能夠取得極佳的戰果。例如“希特勒”青年師的魯道夫.羅伊就指揮四號坦克殲擊車取得了36輛的擊殺記錄,另外還有一些沒有確認的戰果。

所有型號的四號坦克殲擊車加起來大約生產了2000輛,因為是在1944年才開始生產,這個數據還是不錯了。前期的部分敷設了防瓷塗層,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磁性武器,後期認識到這是多此一舉於是取消了這一道工序。

二戰德國“古德里安之鴨”坦克殲擊車,原本打算取代四號中型坦克

四號坦克殲擊車

​二戰結束後,西德陸軍繼續裝備這型裝甲武器,並生產了少量的變形。這些四號坦克殲擊車在二戰後主戰坦克思路崛起時已經完全落後了,只能是一些象徵性的武器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