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朱元璋后宫佳丽三千,为何独宠平民出身的马皇后?

第一军情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当过和尚,要过饭,后通过参加郭子兴的义军,逐步发展壮大。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

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是马秀英。皇帝后宫三千佳丽,可是朱元璋一生却独宠马皇后,这是为什么呢?

一、朱元璋一无所有时,马秀英与之患难与共。

马秀英母亲早逝,父亲因杀人避仇,逃住他乡。马秀英被父亲好友郭子兴收养。

朱元璋25岁那年投靠起义军首领郭子兴,因能力出众,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于是,郭子兴夫妇就把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

军中有人因嫉妒排挤朱元璋,常向郭子兴说朱元璋的坏话,郭子兴性情暴躁,气量小,曾多次猜疑朱元璋,还在别人的挑拨下,把朱元璋关了起来,不让他吃东西。

马秀英不忍看到朱元璋挨饿,就偷出刚出炉的热饼,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以致烫伤了胸前的肉。

二、朱元璋创业时,马秀英是他的贤内助。

后来,郭子兴病死了,他的旧部由朱元璋接管。

这时候,马秀英怀孕了。当时战事十分紧张,朱元璋与战士们一起出生入死。马秀英宁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保证战士们吃饱。在她即将临产时,仍然率全军的妻妾随军渡江。

朱元璋在前方征战,马秀英就带着妇女在后方做鞋缝衣。打了胜仗,她会拿出自家的财物犒劳士兵,极大鼓舞了将士,稳定了人心。

朱元璋率众南征北战时,马秀英追随左右,她亲自掌管军中的公文,甚至朱元璋随手写下的札记、书信等,她都保管得井井有条。有的时候两军对垒,朱元璋的军队被对方追击,没有裹过脚的马秀英背着儿子拼命奔跑,在战争的炮火硝烟中也是九死一生。以至后来提起苦日子,朱元璋仍然时时向群臣称赞自己的妻子,马秀英说:“夫妻之间互相体贴相互保护,这才是夫妻啊!”

三、朱元璋当皇上以后,马皇后母仪天下,为江山稳固做出了重要贡献。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36岁的马秀英被册封为皇后。从此,她以皇后之尊关心政事,体恤人民,礼待下臣,与朱元璋齐心协力巩固大明王朝。

马皇后爱惜人才。

建国之初,人才非常重要。马皇后劝谏朱元璋,要唯才、唯贤是举,不要任人唯亲。

在马皇后的提议下,为当时国立最高学府“太学”里的学生发放“月粮”,专门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而“月粮”也成为明代学校的一项制度。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监督官。

有一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私访,看到一则灯谜的谜底是“好双大脚”,以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没有缠过足,于是大发雷霆,要严惩“刁民”,并说如果查不出此人,全城百姓一律遭殃。

马皇后听说后又劝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朱元璋才收回成命,使百姓避免了一场灾难。

后来商人沈秀提出要出巨资犒劳修筑南京城墙的军队,出身赤贫的朱元璋因为“贫穷限制了想像力”,以及一种“仇富”心理,不能理解富豪的做法,以为沈秀“莫名其妙”!是在“作秀”!竟然气愤至极,想要杀掉他。在马皇后的劝解下,朱元璋才改判沈秀流放云南。

沈秀不但热脸贴了朱元璋的冷屁股,还差一点被杀头,也是憋屈到了极点!

太子的老师宋濂的长孙,卷入一场大案而被判刑,朱元璋也想把宋濂杀死,在马皇后的劝解下,宋濂才被赦免了死罪。

甚至现在过年要贴“福”字,传说也是缘于马皇后。据说有一年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马皇后就偷偷命令全城百姓,天亮前必须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使得百姓避免了一场大祸。

朱元璋让罪犯筑城,马皇后认为犯人已经疲惫不堪,若再服苦役只怕要丢了性命。朱元璋听从了劝告,便赦免了众犯人。

马皇后以仁义宽厚管理后宫,但对子女教育非常严格。

马皇后非常注重对后宫的管理,她常借鉴宋朝的许多贤德皇后的做法。

她对娘家人极为怀念,每当说到父母早逝,就痛哭流涕。朱元璋要为马皇后访察亲属,以便封赏,马皇后却拒绝了。她认为外戚容易乱政,还是不找为好。

马皇后克服了女人的嫉妒心,对于妃嫔宫人,如有因被皇帝宠爱而生下孩子的,她都非常厚待。

因此当时朱元璋的后宫没有出现过勾心斗角的宫斗剧。

作为母亲,她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16个女儿,这些皇子和公主的教育大都由马皇后亲自负责,尤其是自己亲生的几个儿子,马皇后对他们管教极严。

一次皇子因为不听老师的话,老师用笔管戳伤了孩子的额角,小皇子哭着到朱元璋那里告状,朱元璋大怒,要查办老师。马皇后急忙在一旁劝解,朱元璋只好作罢。

马皇后的小儿子朱橚(sù)平时放荡不羁,被封为周王,到开封赴任前,马皇后就让江贵妃随往,并将玉杖赐给了江贵妃,叮嘱她如果朱橚为非作歹,就要按照刑罚处置。这样一来,朱橚在开封就收敛多了。

马皇后勤俭持家,令人钦佩。

马皇后一直保持过去的俭朴作风,穿的都是粗丝织的衣服。

她平日穿旧衣服,脏了洗洗,破了也不忍丢弃。她还命人在后宫架起织布机,亲自织做衣服、被子的面料,然后以皇家的名义赐给那些年纪大的孤寡老人,而其它的料子,则做成衣服赐给王妃公主。剩下的边边角角都收起来,拼成被褥供严冬御寒。

在饮食方面,马皇后从不特别讲究,一律是粗茶淡饭,每到荒年,他和后妃们以素食为主。她安排朱元璋的生活,也同样以俭朴为原则。由于受马皇后的影响,明朝初年,一切建筑设备都不许过分奢华,凡是雕刻之物,一律禁用。

马皇后慈爱善良在晚年尤为突出。

马皇后甚至在身患重病后,自知已很难医好,就拒绝大夫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原因,她说:人的命由天定,大夫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大夫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迁怒于他。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马皇后在临死前还在劝谏朱元璋:“希望陛下招贤纳士,广开言路,好好处理朝政,子子孙孙都这样下去,也是大臣和百姓所向往的。”

1382年,马皇后在南京病故,终年五十岁。身经百战,铁石心肠的朱元璋,在那一刻,落下了悲恸的眼泪。“帝恸哭,遂不复立”。在朱元璋的心中,世上再没有其他女人能与马皇后相提并论。

马皇后,早年与朱元璋患难与共,不但尽到了一个妻子的责任,还为朱元璋创立大业,奔波劳碌,出生入死。在陪朱元璋君临天下后,她也不改贤良淑德的本色。

她母仪天下,体恤百姓,而且管理后宫井井有条,对儿女教育也非常重视。她布衣粗食,不忘初心……

因色而爱,色衰而爱弛。而朱元璋是因为爱马皇后的贤德,而贤德是不会随着年龄而逝去的,甚至不会随着生命的流逝而褪去。这些,正是朱元璋一生独宠马皇后的原因吧。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