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果《三國演義》中來個軍師能力大排行,你心中前10名的都會是誰,為什麼?

叨叨馬和喳喳雞


三國時代能人輩出,各個政治集團中的謀士各自紛紛為自己的老闆出謀劃策,他們的計策甚至左右了當時的政治格局。如果對這些軍師進行排名,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我心目中的排名如下:

第一名:周瑜。

孫策死後遺命孫權繼位,此時孫權屁股底下的椅子搖晃的很厲害,周瑜“將兵赴喪”,以君臣大禮參拜孫權,穩固了孫權的統治地位;赤壁大戰中火燒曹軍居功至偉;佔領荊州的南郡後,打壓劉備集團勢力,並以此為根據地準備西伐益州,其戰略眼光高瞻遠矚。

第二名:諸葛亮。

劉備奮鬥幾十年東奔西走仍然沒有自己的根據地,諸葛亮的隆中對策為劉備集團指明瞭發展方向,可以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蜀國的建立;劉備死後他成為了蜀國真正的掌舵人,大力發展生產,平衡蜀漢內部各政治勢力,蜀國的壯大和發展諸葛亮功不可沒。

第三名:荀彧。

他是曹操的首席謀士,在曹操出征時他總是鎮守後方,組織生產、提供兵員、培養選拔幹部,有他坐鎮曹操就能放心出征。曹操有疑難總是寫信徵求他的意見,官渡之戰時他力權曹操咬牙堅持最終奠定了曹操在北方老大的地位。

第四名:郭嘉。

郭嘉是個軍事奇才。他建議曹操軟禁劉備以收天下之心,十勝十敗之說奠定了他在曹操集團的核心地位,在他的輔佐下,曹操先後戰勝呂布、安定河北,剿滅烏桓,平定遼東。

第五名:賈詡。

董卓死後,因為賈詡的建議郭汜、李傕兵髮長安,生靈塗炭;在他的建議下張繡擊敗了曹操,後來張繡投降曹操也是賈詡的建議;曹操採用了賈詡的計策順利拿下了馬超韓遂聯軍;曹丕爭儲獲勝也得到了賈詡的幫助。

第六名:陸遜。

他為吳國奪取荊州立下了大功;在石亭之戰中擊敗了曹休;在夷陵之戰中他的軍事才能發揮的淋漓盡致,擊敗劉備後他的事業達到了頂峰;

第七名:荀攸。

荀攸是曹操的核心謀士之一。他的軍事策略和戰術靈活多變,為曹操先後貢獻了能改變政治格局的計策十二條,為曹操統一北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白馬之戰中他建議聲東擊西讓關羽斬殺顏良,之後在西行路上他建議丟棄輜重,突然發動襲擊的建議又斬獲了文丑;張郃來降時他勸說曹洪接納;在征討劉表的過程中得悉袁譚、袁尚內訌,果斷建議曹操迅速調整戰略方向,迅速斬殺了袁譚。

第八名:司馬懿。

司馬懿是諸葛亮的老對手,在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司馬懿充分展現了其過人的聰明才智,抵抗住了諸葛亮為此名揚天下。

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孟達讓吳蜀無功而返;遼東公孫淵反叛後他率軍三戰三捷很快就拿下了遼東等四郡迅速平定了叛軍;韜光養晦後突然發動政變誅殺了曹爽,架空了曹氏家族的權力。

第九名:魯肅。

他為孫權謀劃了“魯肅版隆中對”,並提出漢室不可復興,應鼎足江東,伺機而動。周瑜死後魯肅接替了他的職務,聯合劉備對抗曹操,為東吳贏得了發展經濟的時間。

第十名:田豐。

公孫瓚的騎兵天下聞名,他倚仗白馬義從與袁紹搶奪地盤。在田豐的謀略下袁紹成功幹掉了公孫瓚佔領了幽州,聲威大震。

其實三國時期還有很多傑出的謀士,比如法正、龐統、程昱、徐庶、陳宮等等,他們智商超群,都為各自的老闆積極建言獻策,上述十大謀士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不知您心中的前10名謀士會是誰呢?


實說歷史


直截了當,排名如下:

第一名:諸葛亮

有不少質疑孔明先生三國第一軍師地位的,那是對《三國演義》不夠諳熟,對孔明先生的神機妙算研讀不夠。孔明先生未出茅廬先定三分天下,展現了其遠見卓識和雄才大略,在日後數十年的征戰生涯中,任對方換了多少任主子和多少個牛哄哄的謀士,都未能改變三國鼎立的格局,都是按照孔明先生未出山時的預測在走。一眼洞穿未來數十年戰爭走勢,誰與爭鋒?所有的君主及軍師都是孔明先生的提線木偶。就憑這點孔明可碾壓三國乃至兩晉所有謀士和軍師。



第二名:司馬懿

司馬懿是最接近諸葛亮的謀略家,但是隻是接近但永遠無法超越,他所謂的算無遺策在諸葛亮面前就是虛設。在火燒上方谷一戰中要不是天公不作美,司馬懿父子早已葬身上方谷的火海中。要不是天意使然,天降大雨,司馬父子逃出生天,中國的歷史將改寫,三國之後還說不準是哪個朝代和政權呢?焉有西晉東晉的存在!從這一戰來說諸葛亮其實不是跟人鬥而是在跟天鬥了。只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不過司馬懿也有強項,那就是忍字訣,硬硬的把諸葛亮給熬死了。

第三名:龐統

諸葛亮號伏龍,龐統號鳳雛。龐統能夠跟三國第一軍事家諸葛亮齊名,那能耐能小的了嗎?如果不是龐統的連環計,諸葛亮和周瑜搞得那個火燒戰船之計焉能成功?應該說著名的赤壁之戰,龐統應記首功。只不過龐統這人死的太早,滿身的能耐沒施展出來。龐統吃虧吃在太傲氣了,目中無人,這個傲勁跟周瑜有一拼。

第四名至第十名

郭嘉、陳宮、徐庶、周瑜、魯肅、荀彧、賈詡。這幾位屬於謀士中的第二梯隊,排名不分先後,各有強項各有弱點。他們誰排老四都可以信服。這裡邊郭嘉和周瑜比較可惜,年紀輕輕就死了,也是屬於才華未能全部展示的主兒,滿腹的絕學沒更多機會顯露,早逝影響了他們的功績。


鄭非夢妙文


這個問題,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但不可否認的是三國確實是一個人才輩出,風雨際會的時代。文臣武將有才幹的數不勝數,且都非常有才能。文武第一,武無第二。我就說我心中的十大謀士吧

第一名,司馬懿

第二名,郭嘉

第三名,諸葛亮

第四名,陳宮

第五名,陸遜

第六名,龐統

第七名,魯肅

第八名,荀彧

第九名,賈詡

第十名,法正


青梅煮酒論江湖


三國軍事排名順序,第一方隊諸葛亮郭嘉司馬懿徐庶,第二方隊龐統程煜賈詡法正,第三方隊陳宮魯肅。


詩人歌者


三國的能人志士特別多,在小妖怪心中任務的排名為:

1、水鏡先生,諸葛亮的師傅,三國奇人,有人說是鬼谷子的後代。

2、鳳雛龐統,不幸死於流彈,雖然相貌不佳,但是才智很高,話說鳳雛不死,臥龍不出,如果不是英年早逝,未必有臥龍的發揮餘地。

3、諸葛亮,臥龍諸葛亮,三國中最喜歡的人物,沒有之一,劉備三顧茅廬的時候,就跟他說到天下終將是三分天下的結局,並且一手操縱了天下三分的結局,只是後主阿斗實在不堪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結局讓人很是唏噓不已。著名戰績,草船借箭,聯吳抗魏、空城計、七擒孟獲等等數不勝數。

4、郭嘉,曹操的魏國江山一半是郭嘉給打下來的,如果沒有郭嘉,曹操的前期未必有那麼好的發展。

5、司馬懿,司馬懿被評為鷹視狼顧之相,素有反骨,但是計謀高超,手段狠辣,為達目的不折手段。

6、周瑜,周公瑾,東吳大都督,被稱為與諸葛亮並行的男人,著名戰績,赤壁之戰,蘇軾專門寫詞紀念,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若非英年早逝,東吳未必會滅亡。

7、荀彧,雖在曹營,但是心向漢室,多次用卓絕的政治智慧幫助曹操取得的勝利,並且逼得曹操親口說了永不叛漢。

8、法正,善用奇謀,劉備活著的時候唯一有封號的大臣。

9、徐庶,早年間為劉備出謀得到徐州,最後受制於母親,被曹操脅迫進入了曹營,但是終身沒有為曹操出計謀。

10、陸遜,書生之身,火燒連營。


我是小妖怪


排名我就不排了,麻煩,而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誰也別想著說服誰,我只排出我個人比較看好的的十個軍師(在強調一遍,沒有排名,只有人名),法正,徐庶,前期諸葛亮,前期魯肅,前期陸遜,程昱,賈詡,荀攸,田豐,陳宮,如果軍師入選條件卡的死,必須是軍師的話,可以把諸葛魯肅和陸遜撤掉,換成沮授,許攸和陳登


張起靈OL


諸葛亮:無論從品質上還是從感情上,我認為他是至高無上的第一,集忠,誠,孝,義,謀於一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運籌帷幄,用兵如神,更可敬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雖然他不是戰場的常勝將軍,雖然他固執的六出祁山,無功而返,雖然他沒能統一中原,讓蜀國灰飛煙滅~但誰能怪他呢,只能嘆息:此乃天意~

郭嘉:且不說他屢出奇謀為曹操打下北方一片天,就說他三哭郭嘉,曹操何等人也,也就他笑到最後的一代奸雄,袁紹死了,他也去"哭"吧,多是譏諷~唯獨對郭嘉真情流露~那句,若郭奉孝在,安能讓我有如此慘敗呀,哀哉,奉孝,痛哉,奉孝~直接打了其它眾人耳光,意思是,你們都是🐷我才這麼狼狽~

徐庶:破曹仁、奪樊城~更重要的是,推薦了諸葛亮,如此識人,定是不凡之人~感情上,所謂的身在曹營心在漢~佩服

陳宮:感慨一句~良禽折木而棲,你逃了曹操,確栽了呂布~哎~搖頭

司馬懿:與其說其智謀取勝,不如說是忍辱負重,當然這也是一種智謀~最佩服他的忍功了得拖死諸葛亮,和"裝病吃天下"拖死魏國~大智慧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候,想過天道好輪迴了嗎😁

法正:有時候覺得劉備更親近法正吧~劉備東征時候,諸葛亮就感慨, “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小橋流水嘩嘩譁


1.司馬懿

2.賈詡

3.郭嘉

4.周瑜

5.諸葛亮

6.龐統

7.陳宮

8.荀彧

9.荀攸

10.徐庶


SG群雄


三國演義就好排了第一司馬徽。第二諸葛亮。第三徐庶。第四司馬懿。第五龐統。第六郭嘉。第七荀彧。第八法正。第九賈詡。第十姜維


康斯坦丁36


三國中有三個半人:第一諸葛亮、他只能文、不會武、第二是龐統文武全才:第三是周瑜也是文武全才、第四是姜維是文武全才、郭嘉、司馬懿、陸遜、徐庶、其他的我看最多是當以上這些人的參謀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