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 “領導重視才解決”是種病,得治

“吃喝拉撒睡、行動坐臥走”,事雖小卻關乎民生。記者在基層採訪經常碰到這樣的事情:一些問題群眾反映幾年得不到解決,在領導批示或媒體曝光後,有關部門幾天內就解決得又快又好。 (《半月談》)

不久前,一位貧困群眾因為吃水問題向記者反映,明明是縣裡定下的打井工程,一些幹部卻左推右拖。村民等不及了,鬧著去上訪,當地幹部才把工程推進一點。直到上級領導發火,他們才真正行動起來。生活中這樣的案例很多,一些領導幹部明知道這些事事關群眾的切身利益,但就是不想動、懶得動,但領導幹部一旦發話了,他們往往立即行動起來,認認真真地解決。

曾幾何時,老百姓討薪不是找單位,也不是找執法機關,而是找電視臺,假裝要跳樓,電視臺來了,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再提出要求,要見某某領導,領導出面,承諾解決,他們也就見好就收。農民工如此討工資肯定不對,但農民工採用如此極端的辦法討薪,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就是一些人頭腦中總存在一種“領導重視才解決”的病,老百姓為了自己的問題解決,也就想方設法讓領導重視自己的問題,以保證解決。

要治“領導重視才解決”這種病,首先得轉變“官念”。一些黨員幹部認為,自己的前途決定權在領導手中,對領導幹部的話是高度重視,唯恐領導幹部不高興,影響自己的仕途,而對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他們卻是另一種態度,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讓事情始終無法解決。“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黨員幹部這種只唯上不唯下的官念,確實該改變了。

要治“領導重視才解決”這種病,其次要樹立領導幹部正確的政績觀。黨員幹部的政績,說到底就是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在履職盡責的時候,要得人心、暖人心、穩人心,要俯下身子,全心全意去解決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只是看領導幹部的眼色行事,做給領導幹部看,這是非常錯誤的。

要治“領導重視才解決”這種病,就得強化監督執紀。要治癒黨員幹部身上“領導重視才解決”這種病,就必須加強監督,一旦發現黨員幹部身上有這些問題,就要拉拉袖、提提醒、拍拍灰,讓他們明白、改正,對屢教不改的黨員幹部,就要嚴肅監督問責,以此倒逼黨員幹部轉變作風,樹立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成為一個真正的人民勤務員。(江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