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假如有10亿人同时去一个网站浏览,都按F5不松手会怎样?

小任师傅的VLOG


很有想象力的一个问题,十亿人同时刷新一个网站,至少目前为止还没有网站能够架得住,按照现在阿里巴巴云计算的能力讲,服务器的组合能力已经优化到一种非常合理化的境界,单纯的依靠计算能力提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如果单单是为了应对这些人的冲击构建大量的服务器,毫无疑问将会产生极大的浪费,任何企业都不会为了应对这一攻击而购置大量的服务器。

早期的云计算产生其实也是一种偶然的因素,亚马逊早期为了应对服务器巨大的冲击,购置了大量的服务器,结果发现储备的服务器太多了,就想着如何处理这些多余或者利用这些服务器的额外用处,于是想着如果把这些服务器构建起来给一些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而且这些服务器之间还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这就是早期云计算产生的简单的需求,但随着功能的延申云计算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亚马逊在这方面投入的精力也是越来越大,但成效也越来越明显,成为亚马逊市值飙升的重要参照因素,而且云计算的诞生对于甲骨文的数据库有非常大的冲击,亚马逊已经宣传旗下的数据库切换到云计算的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阿里巴巴也会完成这一使命。

同时访问一个网站,考验的就是网站的负载均衡能力,现在网站已经不是单一的服务器构造了,不同地区的访问会汇总到不同的区域里面,最后通过数据的交互将数据汇总到总的主控服务器上,然后做出具体的反应从理论上讲,如果想要快速的反应就要求在接受到数据一瞬间就要准确到传递到正确的服务器上,关键是第一步如果访问量过大,第一步接收的服务器可能直接崩溃或者数据被排队等待了,可以想象在双11期间阿里巴巴启动的服务器的数量要多于平时,同时阿里巴巴已经把服务器迁移到阿里云上了,对于服务器的管理能力又进一步增强了,同时又增加了很多的备用服务器来支撑,毕竟阿里云的业务能力也在进一步增强,所以增加备用的服务器也是业务上的需要。

增加服务器的负载能力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服务器的数量,但这种方式对于成本的要求还是非常高,每家都不会去做这种事情,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使用几次这种成本的代价太高,之前的购票网站12306经常出现宕机的情况,最后还是阿里巴巴的阿里云一起协助解决了这类冲击的问题,其实订票冲击相比双11的冲击还是差了许多,解决并发问题的能力上在国内范围最厉害的企业当属于阿里巴巴,12306把查询的功能部署在阿里云上极大降低12306主要服务器的压力,同时也是对阿里巴巴负载能力一个极大的检验。

即使阿里巴巴已经在解决负载能力上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但是10亿用户同时刷新网站的做法,即使放在阿里巴巴面前也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是否有必要购置这些服务器,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网站会崩溃,任何一个网站都不可能承受的住。

我们可以粗略地估计一下,普通键盘的刷新速度最快可以达到1000次每秒,考虑到有很多软件并不需要这么快的响应速度,这些软件会降低这个频率来节省电脑资源。我自己用谷哥浏览器试了一下,按f12打开控制台选择network选项,按住f5不松手(直接在浏览器界面按住f5只会刷新一次,我想这跟题主的本意可能不符)这时候控制台飞快刷新,目测每秒几十次,按10次算的话十亿人按住f5不松手产生的浏览量可以达到100亿每秒。

我们再看一下可能是世界上短时间内并发最高的网站——双十一时候的淘宝。具体的数据我们没有不过我们可以根据网上提供的一些数据估算一下。淘宝访问最高的时候应该就是十一号零点刚过那几分钟,事实上淘宝交易额增速最快的也是那几分钟,我猜测每秒峰值订单也是发生在这个时候,这个数据是54.4万笔每秒。假设一千个人里边有一个下单的那么当时的浏览量大概5亿每秒。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淘宝虽然没有崩溃,但是很多页面已经出现了延迟,有很多数据已经刷不出来。而题中的条件远远超过这个数字,淘宝也是完全承受不住这个访问量的(实际上我已经尽量低估了十亿人按住f5造成的访问量,高估了淘宝在双十一承受的访问量)。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个网站可以承受这么大的访问量。

实际上十亿人接近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根本不会有一个页面可以吸引这么多人同时访问,网站在设计的时候也完全不会考虑如此高的并发。

现实中的网站访问远比这个复杂,这里只是做一个很粗略估计来讨论一下,欢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见。


看到有朋友在评论中提出疑问,我自己测试了一下,然后看了下Apache的日志21次,只代表我自己的测试,不保证准确,给大家一个参考。


科级鸡


阿里云一秒54.4万笔订单,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流量洪峰。一笔订单假设需要刷新加载网站1000次,也才5亿次的请求数量。

假如十亿人同一时间按F5刷新某个网站,那就是一秒钟会触发十亿次请求。可以毫无疑问的是国内几乎没有网站可以支撑住这么大的流量。

我们在使用网站的时候,假如同一时间有大流量进入网站,很多网站都会有流量监控或者限流。

限流:指的是同一时间100人去浏览网站,可网站只能支撑同一时间内50人浏览,为了维护网站的正常使用,网站会随机从100人中选择50人让其正常浏览网站,剩下的人就会拦截或者给一个网络繁忙的提示。

网站没有限流或者流量监控,当一个大的流量进入时,会造成网站的瘫痪,DDoS攻击就是通过流量来进行攻击的。

高可用、网络安全、高性能其实也就是围绕流量的大小展开的技术。


凯腾凯


10亿人同时浏览一个网站,并且还按F5进行不断刷新,现实当中没有这样的网站,如果有的话一定是会崩溃的!

但是现实中和题主假设最接近的网站有,谁?那就是经常被全国人民在春运时喷的12306,我们不妨来看看当前12306的流量数据。

12306世界上最能承受流量冲击的网站,没有之一

2018年的时候铁路官方提供过当年春运时12306的页面流量次数,高峰时期单日PV是1500亿次,平均到每小时则是1500/17=88亿次(注:12306晚23点到第二天6天不售票,这里我就去掉了这7小时)。也就是说12306每小时88亿的访问量,每分钟则相当于1.47亿的访问量。

这个数据量已经是相当惊人了,即便是淘宝双11也是比不上12306的。同时,这里还请注意,铁路官方这里仅仅是说的页面访问量,如果加上数据库的查询、出票等等功能,那么12306所承担的压力会更加大,负荷也更重,因此全球范围内真正牛逼的网站,能承受全国亿人同时冲击的就只有它了,剩下才是淘宝双11的高并发流量冲击。

可以说当前的12306系统超越当前任何一个秒杀系统。

12306票难买核心是运力难提,以及逐年递增的春运出行人次

目前12306所承受的访问量还在逐步递增,因为春运走铁路的人群也是逐年递增,很多人疑问为何12306开始线上购票后怎么票越来越难买,还不如当年线下排队购票。其实很多人是忽视了铁路春运人数增长这个现象。

从春运最开始的1亿人次,逐年增长到现在破4亿人次,票显然是越来越难买。这个数字增长其实已经反映了铁路这些年来的运力增长,但这个运力的增长赶不上越来越多民众的出行需求。

今年12306又出现了崩溃的情况,显然买票的人多了。

Lscssh科技官观点:

综合技术难度来说,12306实现的技术远比淘宝电商平台要复杂,如果你真的懂技术就会惊叹12306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否则在你眼里肯定是不如淘宝天猫。



Lscssh科技官


传说中的洪水攻击,其效果就是这样,那会瞬间阻塞网络,导致网站访问慢或访问不到,目前来看也只有阿里有可能承受住


万物与书


首先祝贺我国人民都有闲情雅致去同一个网站浏览。

这个问题,放在8年之前,答案是瘫,你会在网站高峰是很容易看到网站不可访问的提示;放在今天,答案是要恭喜您,这个级别的网站的架构师们,已经同样怀着一颗闲情雅致的心情,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就算是自己没解决,也会找武林高手把这事儿解决。最直观的例子就是我国的12306网站。


早期12306 众矢之的

早些年,当12306在线购票系统刚刚公布不久,春运来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弟兄们怀着回家团圆的热情,一起按F5刷票,把网站搞瘫了。没错瘫了。那个时候,能刷到票的,除了手速,最关键的是运气。

所以从那时起,关于12306的各种负面消息一股脑地涌现出来。大到系统架构、服务器;小到用户体验。甚至在互联网产品经理的交流沙龙上,12306的网站改版竟然成了反面教材,被肆意使用。

群策群力 改进架构

12306经历了最初期的磨难,但依然要面对无法躲避的春运、国庆黄金周等难关。12306召集有大数据并发经验的互联网公司们的大牛、架构师们,为网站献计献策,充分优化系统架构;具体改了多少架构;做了多少重构不得而知。而经过时间的沉淀,大家能够普遍认同的是,12306的数据关系,往往比常见的互联网公司要复杂的多。而经历了大并发的多次洗礼,大家感觉到,系统便稳定了很多。

云助力 蜕变

有一年春运,购票系统和以往相比,简直可以用丝滑来形容。12306甚至没给大家留下什么瘫痪的印象。事后,12306和阿里云宣布战略合作。12306向阿里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阿里云不负众望,为12306保驾护航。


其实,大并发一直是信息时代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12306只不过是一个例子,时至今日,大并发已经衍生出更多复杂的场景。双11我们在畅快购物的同时,偶尔在一瞬间还是会感到大并发带给网站的压力。只不过,用户已经更加从容;因为他们相信,网站有这个技术马上会将瘫痪的服务恢复。等下下就好~


雷蒙爸的日记


感谢您的阅读!

F5意思是刷新,按照F5不更新,就是一直更新网页。这里不得不提到双十一零点的时候,淘宝的表现:

2019天猫双11再次刷新世界纪录,订单创新峰值达到54.4万笔/秒,单日数据处理量达到970PB。


阿里云认为这是全球最大流量洪峰,而阿里云确实给解决了。

就拿阿里云来说,它使用的是全球互联网行业最大的浸没式液冷服务机群和风冷服务机群,而阿里云能够迎接冲击,还是因为研发的神龙弹性裸金属服务器,能够在核心系统中解决高峰值流量下的性能瓶颈。

这里也包括了百万级IOPS的ESSD云盘提供了数十PB的存储规模,能够应付高并发IO挑战。

其实,像京东的京东数据中心操作系统(JDOS)阿基米德,像苏宁的10大数据中心等等。不过,大家还是觉得12306的服务器就是人类的奇迹——

自然,12306虽然服务器厉害,可是也时常崩溃,比如今年12月份也出现了崩溃。毕竟它面对的高峰时期单日PV是1500亿次。

而且,谁会无聊的每天都去按住F5呢?一般这些网站都会预估,备足服务器,不用担心崩溃。


LeoGo科技


你说的这种网站可能只有大型公司了比如,微信,qq,淘宝,百度,360,今日头条,等等。个人的或者小公司的基本不会用超级数据库的。

腾讯,阿里,百度,各种app下载站,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大数据库,服务器机房的建设,我在汕尾做过腾讯一个机房绕完一圈要半个小时了。

这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完全是没问题的。



挖红苕的小哥哥


10亿用户并发访问,此等流量目前也还没有一个大型网站能承载。日前12306就出现了崩溃的现象,有人猜测疑似因流量过大导致。“12306 服务”承受着这个世界上任何秒杀系统都无法超越的QPS,上百万的并发再正常不过了!不过大型网站的访问量大、并发量高、海量数据等方面如果处理不来,没法解决多用户高并发访问问题还是要崩了。

目前淘宝的高并发流量承载水平。每年的双十一狂欢节是阶段性高并发访问的典型代表,1分36秒,交易额冲到 100 亿 !高并发系统架构通常采用分布式集群部署,服务上层有着层层负载均衡。根据不同服务器负载能力和配置策略来均衡分配访问流量,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当然,其中还有容灾系统的辅助作用。

2019双十一来说,天猫淘宝每秒交易创建峰值54.5万笔、实时计算消息处理峰值25.51亿条/秒,而用户在购物支付中未感受到抖动、流畅平稳。支付宝技术自主研发的技术之一、分布式数据库OceanBase再次刷新数据库处理峰值,达6100万次每秒。

服务器性能、程序并发处理能力有限。网站在大并发,高负载时就会有瘫痪,拒绝服务的崩溃现象出现。对于“10亿人同时去一个网站浏览”,十亿级别的并发访问,放现在任意一大型网站都难以承载。

负载均衡、合理的使用并发和异步、发挥服务器多核优势…还仍是当下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因需求而演进,最初期的单机架构,到容器化技术实现运行环境隔离与动态服务管理,在现在系统还可部署到公有云上,利用公有云的海量机器资源,解决动态硬件资源的问题。并发到千万级亿数级别并发情况也是服务端的架构的不断演进过程。


IT小众


如果是测试,额,好像这个场景也只会是测试,,看网站类型吧,如果只是浏览网页,做静态缓存,加不算钱的CDN完全没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