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故事:老人还钱给恩人女儿,遭诬陷含泪离开,真相大白女子跪求老人原谅

故事:老人还钱给恩人女儿,遭诬陷含泪离开,真相大白女子跪求老人原谅

配图来源网络,图文无关

春雨沙沙,把淀山湖畔的“凌波仙子”别墅区洗刷得格外漂亮。在蓝白两色轮廓灯的映衬下,小区显得华贵、典雅。

小区门口,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妈妈,撑着油布伞,跌跌冲冲地走来。她小心地来到门房,从口袋摸出一张纸条:“大兄弟,我找大妹,这是地址”。保安老张看了下纸条,又对老人打量一番:“你找顾总?”

老人顿了一下,答道:“顾总?奥,我想起来了,大妹是姓顾”。“你们是亲戚还是——”,“是一个村的”。保安联想到不久前的一件事,有点迟疑:“顾总不太愿意见家乡人,你是否——”他随即做了个数钱的动作。老人领会了,实诚地点点头。“人啊,谁没有难处——”老张自言自语地道:“大妈,我带你去”。

那是一座三层的别墅,豪华气派。这就是顾总家,你按门铃吧。老人擦了擦身上的雨水,轻轻地按了下门铃。几次,没有回应。家里没人?可里面明明有灯光。

老人用力按门铃,一会,有了应答:“谁啊,当我唐僧肉,都想咬一口,搬了几次,还是躲不过”。老人一惊,平和地回答:“大妹,是我,芦花村的。”

顾总从猫眼中打量来人:满脸皱纹,额上有颗黑痣,拎着鼓鼓囊囊的塑料袋:“走吧,我不认识你”。老人急了:“大妹,我是你妈的小姐妹张阿宝啊。我好不容易打听到你家地址——”

里面不耐烦地打断;“没听见吗,我不认识你”。老人带着央求的口气:“大妹,我找你好久了。托了不少人,才打听到地址。今天,我清早就出来,转了几部车,经好心人指路,刚找到。我有事,说完就走。”

不一会,门总算开了,一个打扮时髦的中年妇女,慢吞吞地走出来:“什么事,在门口说。”老人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一块干净的塑料布,放在门内,再把手里的塑料袋打开,拿出一叠折得整整齐齐的钱,有百元一叠的,更有五十、二十元一叠的,还有满满一饼干桶的硬币。

顾总呆忒:“大妈,这是干啥?”老人含着泪说:“二年前,我老头生病住院。家里条件不好,拿不出住院费,亏得你妈借给我一万元。我卖菜、帮人带孩子,凑齐了。唉,你妈走了,我特地来还你。”

顾总迷糊了,这是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如今还有这样的老实人?“大妈,我娘从没讲过——”“我给她写借条,她不让——。大妹,你数一数——”顾总是个生意人,脑子胜过计算机。

不对,一万元,不是小数目,怎么会没借条呢?她打开“数据库”:这几年,每月都给母亲生活费,去年她身体不好,常看病吃药,钱就多给一点。她是个节俭人,从不乱花钱,身边应有四五万,可死后只留下三四千。会不会大妈只还零头,瞒着大头?完全有可能:“大妈,我妈借给你,恐怕不止这个数吧?”

“这,这,天地良心——”听了这话,大妈急得不知说什么好。顾总以为大妈心虚,有意道:“大妈,还有人知道这事吗?”大妈摇摇头说:“没有,没有——”

“这事,就难讲了——”听到这儿,大妈泪水直淌,人象傻了一样:“天地良心,天地良心啊,跳进淀山湖也洗不清了!大妹妈,我上哪儿找你——”大妈无可奈何,撑起油布伞,流着泪转身离去。

顾总聪明能干,头子活算盘精,连人情世故都看作“生意经”。今天一早起来,还为昨天的事得意:换别人,一定被张大妈骗过。洗漱完毕,正要去公司上班。

突然手机铃响,打开一看:号码蛮熟,是同村做装潢的张小峰打来的。不接,家里的老房子屋顶还在漏,要装潢费,弹开!谁知,手机响个不停。

顾总火了,拿起手机,喉咙有点粗:“张小峰,什么意思?”不料,张师傅态度特别好,还陪着笑脸:“顾家阿姐,大妈托人送来的四万元装修费收到了,谢谢!你家老房子屋顶已涂了两层防水胶,保证不漏。这件事,是我做得不地道,这样,我只收成本费三万,另外一万退给你。阿姐,不好意思,请原谅!”

母亲的账轧平了,心里却不平静。妈妈临走前把装修费付了,分明在教她怎么做人?她想起妈妈弥留时的话:你经商在外,村里张大妈常来家里帮衬,熬药、做饭、洗衣,样样都干,比亲姐妹还亲。

我给她钱,她死活不收。你总该记得,她额上有颗黑痣——不孝啊,竟把这事忘了。昨天这样对张大妈,还像人吗?大妈雨中哭着回去,要是出点事,我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想到这里,赶紧出门,开车往芦花村去。

推开张大妈家客堂,只见大妈对着母亲的照片流泪:阿姐,我晚上常梦见你,见到你我就脸红。两年啦,钱还没还上——昨天,我想把心事了了,谁知,你女儿说我瞒大头,唉,天地良心啊,阿姐,我是跳进淀山湖也洗不清了——”

听到这儿,大妹悔恨交加,双膝跪地:”大妈,我铜钱眼里看人、恶语伤人,忤逆啊!请看在我母亲面上,原谅我!”大妈舒了口气,擦了擦泪水道;“起来,快起来。大妹,你妈常说,人要有感恩之心,不要忘了在困难时帮过我们的父老乡亲——”“大妈,我错了。谢谢你教我金钱买不到的东西,我一定牢记在心!故事完作者何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