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洲际导弹能飞一万多公里,那为什么还要研制轰炸机呢?

没有什麽不同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


苏联那时候坚信“航母无用论”,可劲的造核洲际导弹。结果怎么样呢?美国随时可以开着航母到热点地区进行武力威慑,而且冷战后的美国打得几次战争航母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苏联呢?造了那么多先进的核导弹,却没有一次用于实战,因为向敌国发射核洲际导弹必然会引起对方的核反击,到时候双方互射核武器,基本上就是地球“重启”的节奏。

轰炸机威慑力比洲际导弹强多了!

洲际导弹和轰炸机也是类似的道理,洲际导弹发射出去就无法回头,形象的比喻一句就是:发射出去的洲际导弹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无法收回。轰炸机飞出去还能返回的,可以随时飞赴热点地区或者敌国边境进行武力威慑,虽然不敢真的轰炸你,但是可以狠狠的“恶心”你一把。

洲际导弹虽然是一种威力很强的进攻性武器,但是它的威慑性却是很被动的,拥有核洲际导弹可以保证敌人不敢轻易动你,但你也不敢轻易发射洲际导弹。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几次激烈对峙,差点就打起来了,最后还是忍住没摁下核按钮,毕竟谁也不敢开这个头,核大战一打就真的啥都没了。

你有洲际导弹,一些小国还敢上蹿下跳,因为它们知道你不敢轻易发射洲际导弹。但如果你开着轰炸机飞过去溜几圈,基本上就消停了,因为洲际导弹的隔岸观火和轰炸机的兵临城下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可以说在没有剧烈冲突的情况下,轰炸机的威慑性比洲际导弹要强得多了!

轰炸机用途更广且效率高

轰炸机相比起洲际导弹,用途要多的多。

轰炸机除了执行核打击任务外,更多的时候都是执行常规打击任务,而且效果极佳!

科索沃战争时期,美国只派了6架B-2隐形轰炸机参战,6架B-2只出动了45架次,只占北约飞机总出动次数的1%不到,但是这6架B-2投下的炸弹却占整场战争飞机总投弹量的11%。

洲际导弹装的都是核弹头,基本上可以说就是拿来吓唬人用的,因为大家都知道你不敢真的打出去。


铲史官老李


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之所以有了导弹还要研制轰炸机,最简单的一个原因是洲际导弹和轰炸机的效率不同。

只要看一下下面这张洲际导弹的结构图就知道了,非常庞大的一颗导弹,只有最前面的一点点的结构是有战斗力的,随便拿出来一颗洲际导弹举例,比如说俄罗斯的“圆锤”洲际导弹,整个导弹的重量达到36.8吨,但是战斗部只有1.2吨——这样的效率实在是小的可怜。

所以说洲际导弹基本上都是为了发射核弹而用的,这样才能够让较小的战斗部发挥最大的功效,如果让洲际导弹发射普通炸药,那么就算是财大气粗如美国,也根本就承担不起。

但是相比之下,我们看一下美国的B-1B枪骑兵轰炸机【如下图所示】,航程可以达到1.2万公里,已经跟洲际导弹无异了。但是相比一颗洲际导弹只有1、2吨的战斗部,这一架飞机的载弹量可以达到60吨,虽然这60吨不是纯战斗部(有些弹药是以导弹的形式出现,这些导弹的战斗部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是相较于洲际导弹的战斗部还是强太多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洲际导弹一发打出去就没有了,轰炸机用上三五千次都没问题,这么一对比,洲际导弹在效率上就远远不如轰炸机了。

当然了,这不能说洲际导弹就没有用。应该说轰炸机和洲际导弹是两个作用完全不同的武器。

洲际导弹的目的是反应快、高速性能好、突防性能强,而且装的都是核武器,要么不炸,一炸就是灭人一国,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让对方完蛋,所以洲际弹道是真正的国之重器,一个国家就算是没有战略轰炸机,只要有这么几颗带着核弹头的洲际导弹,别的国家就不敢造次;轰炸机虽然也可以携带核武器,但是相对来说反应速度没有那么快,而且轰炸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最小的成本对对方产生持续的打击,功效跟洲际导弹完全是两回事。

总的来说,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各司其职,无法互相取代。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首先,战略轰炸机作为战略核打击力量,是用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立体核打击体系的,这是和核安全直接挂钩的。核打击能力越多元,意味着被主动攻击时剩余的核反击力量越多,生命力越强。对手在动手前就会对随之而来的核报复有所顾忌,这样就维持了恐怖平衡。所以美俄宁可留着50年代就服役的B-52、Tu-52这样的洲际战略轰炸机。如果敌国核打击力量单一,比如说只有装备在发射井里的洲际导弹,那么一波核弹打过去,对面可能就丧失了核反击力量,岂不是很危险?

核打击当然是方式越多样,核武器分布越稀疏,生存能力就越强。


再者说,战略轰炸机也并不是只有核大战时才能用,平时也可以用啊。比如英阿马岛海战的时候,英国的火神轰炸机,从本土起飞经历四次空中加油才飞临阿根廷进行机场轰炸。虽然过程历尽艰辛,风险系数极高,但毕竟实现了万里之外打击敌人本土的目的。像这种程度的军事冲突,直接用洲际核导弹平了阿根廷显然不合适吧,假如上常规弹头呢,效费比实在太低。所以用战略轰炸机再合适不过,战略轰炸机一次可携带几十吨的常规弹药,从本土起飞就能飞临战场;洲际导弹呢?一枚洲际导弹在射程大大缩水的情况下也就能携带一吨的弹头,正常载荷也就几百公斤,这要是上常规弹头,还不得亏死了?

像火神这种二流轰炸机,叫战略轰炸机都很勉强,但是英阿马岛海战起到了关键作用

民兵III导弹的W78弹头和分导再入式载具。一枚洲际导弹就能带这么点东西,常规战争谁用得起这个?


宣仔


世界上最选进的洲际弹道导道,要数美国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中国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和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最为先进,这三款导弹不反射程远,而且可携带多枚分导或核弹头,其精度和杀伤力相当惊人。


美国的民兵3洲际导弹

俄罗斯的白杨M洲际导弹

中国的东风41洲际导道

世界上最先进的远程轰炸机,有美国(B52、B2),俄罗斯的(图160、图22M、图95),中国的(轰6、轰7、轰6K),其中美国的B2和俄罗斯的图160远程轰炸机,这两款轰炸机型,不仅航程远,而且载弹量大,是世界轰炸机的佼佼者。



洲际导弹虽然射程远,威力惊人,但各国的洲际导弹都处于模拟状态,并没有经过实战演练。而远程轰炸机不同,它不仅航程远,而且机动性和灵敏性要优于洲际导道。


情感与感悟


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轰炸机是可以使用的,是活的战略威慑,而洲际弹道导弹是不可以使用的,是死的战略威慑。

就世界范围来看,
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装备有名副其实的战略轰炸机,其中美国有B–2、B–1B、B–52三款轰炸机,俄罗斯有图160、图95MS、图22M3也是三款,我国的轰6K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只能算中程轰炸机,虽然我们一直把轰6K当做战略轰炸机使用,实属无奈之举,只有等我们的轰20服役了,我们才算有了真正的战略轰炸机。


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国家目前也只有中、美、俄、英、法等联合国五常,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只能搭载核弹头,属于核武器,所以在使用上有诸多限制,甚至就根本不可能使用,因为一旦使用洲际弹道导弹,就意味着会引发核大战,对各国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所以不会轻易使用,只是作为战略威慑力量而存在。

轰炸机在使用上就灵活多了,既可以在实战中使用,也可以作为威慑力量使用,战略轰炸机相比于洲际弹道导弹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使用常规武器,在实际战争中发挥轰炸机的应有作用。

所以用洲际弹道导弹形成战略威慑,用战略轰炸机形成实际威慑是各军事大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在可预见的将来,世界将形成中、美、俄三家的战略轰炸机空中争霸的局面。


那年那月那兵说


首先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作战平台,两者之间本身并不具备互相取代的关系,就好比坦克不能取代火炮一样,因此也并不存在“有了射程上万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还要不要研制轰炸机”的这个命题。



洲际弹道导弹是无可争议的战略核打击主力

其次在作战功能方面,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存在一定的共同点,那就是两者都负担着执行远距离战略核打击的任务。洲际弹道导弹的优势是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可以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将核弹头投掷到上万公里以外的目标,这是战略轰炸机所不能比拟的。


战略轰炸机的作战任务弹性是洲际弹道导弹所不具备的

但是战略轰炸机同样也有自身的特点,那就是部署更加机动灵活,弹药投送量更大,可以在单位时间内快速集中兵力对特定目标发动高强度的打击。然而总的来说,效率更高的洲际弹道导弹在目前世界主要核大国的战略打击力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战略轰炸机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性打击力量存在。

除非爆发核战争,否则洲际弹道导弹只能作为昂贵的摆设

不过战略轰炸机有另外一项作战功能是洲际弹道导弹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极其强大的常规打击能力。洲际弹道导弹属于一次性使用的武器,单位造价昂贵、打击精度较低,基本上没有用于执行常规打击任务的价值。战略轰炸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行器,航程远载弹量大、单位火力投送成本较低,正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战略轰炸机却能够在常规战争中大显身手

既可以携带远程巡航导弹实施防区外精确打击,也可以携带大量低成本制导或者非制导弹药突入敌方防御纵深进行大面积密集轰炸,是在常规战争中最有威慑能力的作战平台之一。美军的B52、B2战略轰炸机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局部常规战争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洲际弹道导弹却完全派不上用场,不得不沦为袖手旁观的看客。


刻雨无痕


导弹万能论的时代,特别是原子弹的强大威力下似乎没什么战争不能用一颗核弹搞定,于是二战后苏联和美国都开始大力发展原子弹和相关的远程投送能力——远程洲际导弹。

相对来说导弹比飞机来的经济划算又方便,而且对于敌方的拦截要求更高(反导和拦截轰炸机相比前者太难),因此有那么一个时间段大家专职发展导弹,对于常规军力反而无所谓。最极端的版本就是苏联,反正能快速投出足够多的核弹或炸弹,坦克、航母、飞机这些都不重要。

可是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从效费比角度考虑远程洲际导弹载荷有限,要说是威力大也仅限于核弹。以图-160为例,最大航程可达16000公里,最大武器载荷可达40吨。而以白杨-M弹道导弹为便,全重47.2吨,最大射程11500公里,整弹全重相当于图-160的最大载荷,如果不是搭载核弹头效费比就低太多了。

不过在这个核武器用于威慑的时代,谁会有事没事拿核弹施压或者直接投放?战场又回到了常规战争,轰炸机照样充当主角。和平年代可以用于巡航威慑,比如美俄之间时不是向对方展示一下肌肉,派个轰炸机过去亮亮相。进入实战则可以多批次、不间断、大载弹的向对手轰炸,摧毁战争潜力实现空中打击直接解决大部分战斗的目的,例如: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等。

总而言之,洲际导弹承担的是战略核反击任务,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而轰炸机则是常规战争的需求,这才是日常打仗所需,两者定位不同缺一不可。


河东三叔


因为洲际导弹和轰炸机各自都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这也造成了它们的用处各不相同,所以一种就不能完全代替另外一种。

首先来说洲际导弹的优势,如果说进行核反击任务,洲际导弹是比轰炸机更有优势的,它的飞行速度更快,更难拦截,而且即便被截住了损失的也仅仅是装备,里面没有成员,这样就保存了士兵的生命。但是轰炸机在这方面就不行了,轰炸机不可能携带射程更远的导弹,射程更远就以为导弹燃料更多,加上个大弹头,飞机容纳不下。所以轰炸机只能向目标飞行一段距离,发射带有核弹头的导弹或者像二战美国一样飞到目标上空扔下去,这样的话被击中的风险也会有。


现在核武器毕竟不是随便用的,在常规作战中,轰炸机比洲际导弹的优势就是它更灵活,因为有人驾驶,飞行员可以自由选择攻击目标。导弹打过去落到一个位置,那杀伤范围内不管是作战人员还是平民就都完了,轰炸机飞行员可以选择军事目标或者有价值目标,或者飞到一半不想攻击这个目标了,返航或者更改目标,轰炸机就比洲际导弹显得灵活得多。

还有一个词很多人都挺说过,“地毯式轰炸”,就是若干架轰炸机排成队形边投弹边飞,对一大片区域进行轰炸,有点像狙击枪和机枪的区别,后者要的是密度,目标太多或者目标不确定具体地点,只知大概范围,所以就高密度倾斜弹药,不求个个命中,只要能造成大面积破坏效果或者打掉那极少数高价值目标就成。导弹之所以叫导弹是因为它能制导,寻找目标精确打击,尽管它的造价很高,但是它打的目标可能价值更高,如果用于轰炸那成本就太高了,简单说轰炸机是面攻击,导弹是点攻击。


鍋盖頭司令


我是雪松,一般战争冲突不会使用洲际导弹,而是使用近程导弹,如果两军近战还是轰炸机具有投弹面积较大优势。但是轰炸机未来会被中远程导弹取代。


雪松127947852


先说一点题目中说的轰炸机应该是战略轰炸机,本文观点也是以战略轰炸机作为比较,如果单纯说轰炸机概念太广泛了,而且只有战略轰炸机的航程才超过了一万公里以上。

美国民兵III

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是两个不同攻击手段,也是两种不同用途的作战攻击武器装备,两者之间真的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如果的说谁能替代谁,感觉意义不大,光说洲际弹道导弹和轰炸机的实际用途谁也无法替代谁,他们彼此之间更过应该是协作关系。

俄罗斯R-36M弹道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拥有的国家也只有5个即是中美英法俄等国家,洲际弹道导弹是一种战略威慑力量,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核常兼备的导弹,是可以携带核弹头的战略攻击武器,一般是在最后关头使用的大国重器,也是保持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的主要核武器之一。一般射程大于8000KM的才能叫做洲际弹道导弹,世界主流的战略洲际弹道导弹是射程在8000-18000KM之间,一般射程均在13000KM左右,号称世界射程最远的是俄罗斯的萨尔马特洲际导弹,射程可以达到18000千米,在俄罗斯本土发射这可以达到世界任何一个地点。

民兵3再发射

洲际弹道导弹可以飞行一万多公里,基本可现实全球打击,主要是可以携带大量分导式核弹头,一旦发射,目前还没有有效手段对他就行拦截。拿美国的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射程在13000千米,可携带3枚以上分导式核弹头,攻击误差范围在100米左右,根据粗略估算总攻击能力要超过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弹能力的40倍以上了,这样一枚核导弹甚至可以直接灭掉一个中小型国家了,实力恐怖如斯啊。

美国B52H

再看战略轰炸机也是三位一体的核打击力量的成员之一,在国家战略意义也是十分重大。战略轰炸机可以在潜在敌人的家门口进行战略核威慑和常规的轰炸任务,以前强大的突破能力,以其可携带大量炸弹,以其较远的航程,可对目标实行高效的机动打击能力。不过战略轰炸机一般执行的都是非核轰炸任务,轰炸机的战略核威慑和战略洲际弹道导弹一样,不用轻易使用,只是作用空中核力量的一种强大威慑的平台,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对目标进行毁灭性的核打击。

美国B2轰炸机

世界真正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也只有美俄两国了,中国的轰6K只能算是中程轰炸机。目前美国的轰炸机数量最多质量最高,代表的主要有B52H、B1、B2等战略轰炸机,其中B2世界上第一种唯一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在美国的历次对外的局部战争大会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美国一直是站在战略轰炸机金字塔顶端的国家。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大部分是苏联遗留大老牌轰炸机,其代表主要图95,图160等战略轰炸机,这些老爷机经过现代化改装后仍将在俄罗斯空军中服役几十年,因为除了美国以外也只有俄罗斯有这样的大杀器,也是俄罗斯经常进行战略威慑巡航的利器,虽然是老爷机性能依然十分强大,可见战略轰炸机地位多么的重要。

俄罗斯图95

从以上内容不难看出,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是核常兼备,都是进行核威慑的大国重器,是国家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战略轰炸机可以执行的任务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用途更加广泛;而战略洲际弹道导弹的不管是常规打击或者核打击攻击手段相对单一,一般不用轻易使用,一般常规任务中程导弹或者巡航导弹即可完成, 主要是在于战略威慑和核战的使用。因此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和轰炸机两者完全可以相互配合使用,一个负责第一波踹门攻击,一个负责持续的战略轰炸,所以拥有战略洲际弹道导弹和同时拥有战略轰炸机是不互相矛盾的,而是恰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一个大国的全面核打击力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俄罗斯图16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