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结婚一年,两口子商量好做丁克族,家人强烈反对,该怎么办?

蘑菇咸鱼


“我想做丁克”,这句话有多少人敢说出口,真的做到,又有多少人折服在父母的压力下,生了一个又一个。

在这个很多年轻人都闹着要丁克的年代,应该大多数人都知道丁克是什么意思。丁克,指的是夫妻俩结婚后,不生孩子,一直维持着二人世界,或者在之后某个时间,选择领养孩子的人。而在这样的一个观念背景下,年轻人想做丁克,父母却百般不理解,这几乎成为了当下父母与子女最大的矛盾之一。

于是,在这条彼此之间的斗智斗勇里,双方进行着艰难的“拉锯战”。

丁克:“有很多原因都让我们更青睐于做丁克。这其中包括,想要继续过二人世界,延续爱情的温度;没有信心可以把小孩教好,对他负责;以及从经济条件考虑,有了小孩后自己就要做出很多牺牲等。”

有人说,丁克们的想法很自私,他们自私地扼杀了一个生命的可能。

也有人说,丁克不愿意生孩子,他们只愿意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爱情和人生享受上,这是他们缺乏责任心的表现。

但在对很多丁克进行一些分析后,我发现,大多数有丁克想法的年轻人,多半是在少年时期,家庭关系不太好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对于生孩子这个问题的不安和回避,其实大多源于他们儿童时期亲情关爱的缺乏和家庭关系的不良感受。

这个核心问题,对于已经过了大半辈子的父母而言,并没有很好的意识到。

父母:“他们不明白,生命的传承是一种怎么样的喜悦。如果我们放纵他们的想法,他们以后后悔了怎么办?”

作为过来人的父母,他们坚持,生命必须要传承。而且,他们坚信,如果子女们现在为了一时的轻松自在,选择不生孩子,孤独终老,当他们到了一定年纪,就一定会后悔。

几年前,身边坚持丁克的朋友们好像还很多,只是到现在,真的坚持下来的只有一个。

其他的人,要么是实在忍受不了家里父母的催促和念叨,无法背负老人们嘴里“断了香火传承”的罪孽,要么是为了耳根清静,避免世俗的眼光,愿意去忍了这一时之痛。

殊不知,其实对于根深蒂固的丁克来说,让他们不是出自于本心地生育子女,对孩子,对父母和他们自己,都不是负责任的做法。

因为,他们没有做好为人父母的打算,更没有将子女教养好的心理能力,在那样的请情况下,他们那种屈于现实的妥协,可能一时遂了父母的意,却可能是另一个生命不好的开始。

虽然父母和子女之间,关于丁克的争议仍在继续,但是,在这样的争议中,我们需要看清楚,双方在这个话题上,透露出的真正问题在哪儿?

对于父母,子女已经长大了,他们有了翅膀后,飞离巢穴,不再像以前小孩子的时候那么对自己言听计从,各种崇拜。

于是,他们将这种在子女身上无法实现的期待,投放到孙辈上。而这,便也是父母对于生育如此坚持的原因之一。

对于子女,他们很多小时候的亲情感受很可能并不好,这造成了他们对于亲情,没有过多的依赖,致使他们对于可能迎来的生命,恐惧和不安永远大于期待。

因此,从丁克这个问题上,其实我们看到了父母和子女在亲情上,各自不同的诉求和感受。

但是,双方却很难在平常时候,知道彼此心里真正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