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知道孝昌白沙鎮塔潭寺的傳說嗎?

在白沙鋪往北八里處,有一座廟叫塔潭寺,該寺原叫邑古寺,始建於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期。元朝末年,建有一座7米高的寶塔,以鎮邪驅災。塔下有太公潭、回龍潭、塔兒潭。

你知道孝昌白沙鎮塔潭寺的傳說嗎?


太公潭,人們傳說是姜太公釣魚的地方,在太公潭附近幾百米處,還有血淋港。回龍潭,人們傳說東海龍王每年都要從海里來這裡一次,所以,人們稱之為“回龍潭”。塔兒潭裡,有“神龜吞鱔”的傳說。因塔兒潭最為出名,所以人們取名叫“塔潭寺”,關於塔兒潭,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

你知道孝昌白沙鎮塔潭寺的傳說嗎?


很久以前,錢塘龍王兒子小白龍與澴河水潭裡的黑魚精是遠房表兄弟關係,因為澴河水波瀾壯闊且清激明亮,小白龍經常化作魚兒在澴河裡嬉戲。澴河邊村子裡有一個姑娘叫秀兒,生得面若桃花,天然俏麗,去河邊洗衣,被小白龍碰到,小白龍化成人形,儀表堂堂,與秀兒暗生情愫,誰知被黑魚精知曉。第二天黑魚精化作小白龍的人形去調戲秀兒,被在澴河邊垂釣的姜太公識破喝住,只得作罷。

經此一嚇,秀兒再也不敢現身了,黑魚精幾天見不到秀兒,便氣急敗壞,在澴河興風作浪,作霸一方。小白龍知道此事,覺得自愧,便去大戰黑魚精,黑魚精不是對手,遁入潭底。為了謹防黑魚精再度傷人,便在岸邊建了一座百尺鐵塔,鎮住黑魚潭,澴河從此風平浪靜。


人們為了感謝小白龍懲處惡魔,就在鐵塔邊修了一座廟宇,稱為“塔潭寺”,而黑魚潭也改名為“塔兒”。原來的塔潭寺文革時已被毀,1999年,由地方成功人士重新捐建,建築面積300多平米,有大雄寶殿,如來佛祖、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祖師爺等,每年三月三、重陽節等節日,寺內香火旺盛。如果您喜歡聽更多孝昌的地理歷史故事,可以關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