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十年以后,农村的穷人会变成什么样?

新大风歌


知识改变命运不再是一句空话,输在起跑线上还是会冲刺终点,只是过程夹杂了点心酸。农村人也有农村人的幸福,随着国家的关注点看向农民,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扶贫政策不断增加,农民朋友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在精准扶贫模式下,困难户对于生活有了希望,有了更好的方向。当然,十年后,农村还有穷人吗?

一、首先有阶级层次,富人和穷人永远都是对立的,有富人就会有穷人。如果只靠种地来维持生活的话,只会让自己变得更穷。虽然有很多农民在发展规模化种植,但也赚不了多少钱,只有那些拥有现代化管理经验的人才能更富裕。如果想变得富有,就需要改变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发展农业。

二、农民的生活水平看起来有所提高,但富人也是越来越富了,所以穷人自然会比现在更穷。富人可能会因为赌博而让自己陷入困境,但那些依靠双手努力打拼的人会变得更穷。毕竟,这就是社会发展的现状,只有10%的人会变得更富裕,其他人的生活都有着一些压力,或是家里负债累累,不算很有钱。

三、在未来10年,穷人会变得更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依靠体力只会变得越来越贫困。随着智能人工的不断发展毕,随着工业化的不断转变,未来的自动化将会普及,工作岗位将会减少,依靠体力的人自然就不会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未来可期,也会可惧。

不管怎么说,相信在未来吧,农民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这样才能让自己发展的更好。



全网最实惠的产品


大凡农村出来的人都知道,别说十年后,农村现在已经没有穷人了。现在农村独身五保户或着智残疾人甚至比正常人家还好过。

我们村有一个64岁的五保户,体壮如牛,一年到头给某乡企打工,工资不高每月一千五百元,工作不累,说上8小时班其实真正上班不足5小时,一年下来基本是全班,能拿到1万八千元。政府每年给五保户养老金接近6千元,再加上土地租金几千元(他有6亩地,850元一亩),一年下来3万元,他又没什么人情事,象他这种情况,别说10年后,就是现在让他拿出几十万恐怕也不成问题。一般家庭的婚丧嫁娶,人情是事,买车购楼,能拿出这些钱吗?

现在农村没过60的智残人,也不能算穷人,这部分群体消费很底,对生活没过高要求,一是得到社会救助,二是政府每月发给几百元的生活费,吃喝不成问题,三是乡镇政府都建有养老院,供这部分人入住,住宿、生活取暖都超过普通农民。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这儿有位56岁从小患过脑膜炎后遗症的人,独身一人,反应有点迟顿,但不应响体力劳动,30年一至在建筑行业打工,每年至少要拿到2万多元,这些年来手头存三、五十万是有把握的,能说他是穷人吗?

再说现在农村一般家庭,虽然买楼购车娶妻生子花费要高点,但都有这个能力应对,总比弱智人要好一些,所以题主所说的10年后穷人会变成什么样?你想想现实已经如此了,10年后肯定会更好。


农人心田


十年以后农村的穷人会变得怎么样子?这个问题说的比较深了,有可能穷人会更穷,也有可能穷人慢慢的会变富有!虽然国家有很好的条件,有很好的政策给了你,虽然我现在也是个穷人不过我明白了一点,以前我小的时候老是抱怨家里面穷,现在30几岁了我自己也用了十年的时间去思考很多问题,现在我也明白了一点人为什么穷?是因为自己不上进不努力,假如自己上进自己够努力的话,再怎么样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假如富人不上进家里面有再多的矿资源早晚有一天也会败光,要是你自己穷而且更努力早晚也会有好日子过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困难不要去抱怨,要脚踏实地的去干活先努力的挣钱,专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情早晚会成功的!


苏家老四


我今年六十多了,那时候听爷爷说,城里人有钱也在农村买地,地是人的根。兵荒马乱一开始,城市有钱没钱都往农村跑,小妇女脸上沫灰,拿这戒枝换馍吃,有的直接洛户乡下了,在城里不好生存,现在快走到那里了,没本事还不如在农村里!


用户9600473964452


实际上不用十年,到明年,也就是2020年,农村就没有所谓的穷人了。我们国家2020年就要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包括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要迈进小康社会,消除贫穷。

现在全国各地正在实施脱贫攻坚战,特别是农村,通过精准扶贫,做到“一户一策”,确保一个贫困人口都不落下。

当然啦,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再好的政策,再好的目标,再好的理想,如果不去做,就只能是梦想!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到建国一百年,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阶段就是从2020年到2035年,用15年的时间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十年以后,农村可以说早就没有穷人了。那会怎样呢?我们会在小康的基础上,大家更富有,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上了。所以我们要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努力实现“中国梦”。

悟空不信你可以穿越到十年后去看看!





说得好有道理


又是拿农村人说事,我只想问问题主,难道城里就没有穷人?说句难听的话,我倒想问问,十年以后,城里的穷人会咋样?

没在农村生活过的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农村生活的优势,特别是在山里,身上即使没有一分钱,我照样可以天天有酒有肉,有着吃不完的美味。请问在城里,你要是身无分文,你能做到天天有酒有肉吗?更别说什么吃不完的美味了,估计你只有靠乞讨来过活。

估计我说的这些,很多人都会说我扯淡。其他地方我不知道,我只说说我老家的情况,酒是自家粮食酿造的老酒,肉是山上捉不完的野味,还有河里的鱼虾。特别是这个时候,有兔子,山鸡,田鼠,菜蛇等等,还有漫山遍野的野果,一点也不比城里酒店里的那些所谓的野味差。

所以别总是为农民的穷人担心,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在山里长大的人,只要有手有脚,就会有在山里生存的最基本的技能。我倒是替城里的那些穷人担心,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多,什么房呀车的,估计会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清风冷月醉红尘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画面,要知道现在是2019年那么也就是说在过十年就是2029年,在我们老家有一句话叫“十年一遇”那么这句话就是说十年对于个人来说是一个成就期,因此这里的一遇就是说的发展成果和在发展当中遇到的各种机会,但是问题当中所提到的是“十年以后农村的穷人会变成什么样”。

接下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想说一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么十年之后农村的穷人仍然只有两种可能,分别是脱贫致富而另一种则是越来越穷,其实这都是要根据自己也就是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比如说咱们接下来讲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是我们村的,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在每一个村都有家庭条件不好的和好一些的。

也就是说以前住在我们家后边的邻居和我们村另外一个人,他们两家的条件在以前几乎一样不好,但是后来他们两个有一个外出打工了,有一个则在家里种植着自己的那六亩多地,常言说的好“十年弹指一挥间”现在外出打工的那个人家里已经盖上了楼房,而另一户种地整天在喝酒的人却还和以前样过日子。


那么通过这个真实例子说明十年后只有通过在这个阶段的不断努力奋斗,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才能从穷人进行转变,那么如果十年后仍然不努力不争取,因此最后还是一无所获,所以成为穷人和富人就是要看你付出了多少努力的多少。


纪录乡土


十年以后,农村的穷人会吃喝不愁,看病不愁,老有所倚,在国家的照顾下生活的很滋润。

我认为农村的穷人,就是现在的精准扶贫户,而被定为精准扶贫户的人员基本上是五保户、残疾家庭、智障家庭及懒汉家庭,这些人群由于是弱势群体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各方照顾,城里的安居房优先,政府慰问优先,安排工作优先,而现在这些人吃喝不愁,看病不花钱,又没什么花销,自己若能铮点钱基本上是纯落。

如果在过10年,国家变的更富强,那这些人的生活会更好,五保户由国家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那不用说一切由国家包了,残疾人和智障者,有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等机构,由社会全权保障。

所以只有国家富强了,政府就有能力照顾到所有人,即使是懒汉啥也不干,国家也会救济的,总不能让他饿死吧!


农人潘哥


要先知道农村的穷人十年后怎么样,首先要知道农村穷人为什么穷?

一是因病致穷。因家中亲人,尤其是主要劳力生了大病,无能力支付医疗费用,最后为了活命,不得不举债支付医疗费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如果家庭成员生病欠下二丶三十万的债务,那这个家庭会陷入贫穷危机,如果得病的是主要劳动力,那贫穷十年是止不住的。

二是因意外,让家庭主要成员丧失了劳动能力。这种只有他的后代长大了,才能有所改观。

三是因家庭主要成员犯罪丶不务正业或懒惰等导致贫穷。这类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差丶家人穷在思维观念。

好在,现在国家开始了大力扶贫,2020年要消灭贫困。大部分贫困户已经脱贫,但十年后是否新贫产生,观念落后后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仍然会陷于贫困。


见证红旗飘飘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过去社会发展缓慢时期。现在十年基本就会是一个机遇期。我们的国家会发展的更加富强。农村更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如果沒有特别的天灾人祸。农村的生活水平肯定大为提高。我想大体上会是以下的样子。

我们国家已经消灭了贫困人口,那些因疾病,孤寡残疾造成的困难群体会得到国家更好的救助。衣食无忧,医疗养老生活有充分保障。

那些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已进入老年期。养老待遇大概率会有大幅度提高,每个月会有几百元的养老保障。以及一些人性化的养老措施。

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是农村的中坚力量。整体收入都会有较大提高。

相当部分人会融入城市,在城市买房定居或进入当地城镇化社区。也会出现部分成功人士,在某些领域做出突出贡献。

还有部分人留在农村,外出打工还是主体选择。但收入会有明显提高。还有部分人从事农业生产,已有部分人成了职业农民。但农业收入肯定大幅增加。

00后出生的一代已经成为全新的一代。文化知识素质空前提高。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和城市基本没有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