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粮价一直走低,作为一个农民应该怎么办?

喜欢乡村生活


今年的粮价较去年,有了一点提升,达到了1.2元每斤左右,幅度很小!而粮价一直走低,作为一个农民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其实农民用实际行动在回答。

农村种地,以往采用家家户户小面积的方式,现在只能是种点口粮田,自家里三五口人一年的口粮不用花钱买,也省心,但是要想种田赚钱,就得规模化的种植,只有一年能种上百亩以上,才能收入10万左右。

鉴于此,对于粮价低,农民都该怎样做呢?很多的农民自主的选择了出路,外出打工,每人每年能有5万多的收入,有条件或是路子的,可以做点生意,在外面也是有更高的收入,总的看来也是比在农村种田,要强许多。

以上的情况,是现在农村比较常见的做法,所以很多青壮年,都是外出务工做事了!还有少部分的人,因为各个原因,需要留在农村,除了种地,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赚钱维持生计的。

比如小编老家农村,有了很多的养殖业,种植业,还有农产品的再次开发等等,都是很不错的,而且做好了,收入一点都不比在外面差,也比种粮食来得更快。

现在养殖业,在湖北农村,最常见的就是养殖小龙虾,还有养水蛭,青蛙,蚯蚓等等,都是一个方法,靠自家的土地开发,投入成本不高,弄得好,当年就回本,来年就能见收益了。

还有种植业。农村靠路边的田地,有不少的草莓园,生态园,甘蔗园,水果园等,路过的车辆,人,或是周边城市的人,都能自助去采摘,这样带孩子享受动手能力,吃到新鲜有机的水果,也是农民的一种收入来源。

所以粮食价格,对农民种田的影响,已经是越来越少,因为它不再是农村收入的唯一来源,所以作为现在的新农人,需要的是有更多创意和创新,不仅仅依靠种田,利用现有的信息透明度,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路,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将农村的优势发挥的更彻底,这样就有很多的出路。


农村巧手小双


我家这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花生,我根据这三种经济作物来分析。

花生价格最高,去年最低2.7元每斤,今年涨到3.5元了。花生的种植管理成本要高一点,重个4-5亩地毛收入万把元还是可以的。

玉米最省事爷最不赚钱,象前两年的玉米行情,种植出来都要赔钱。

所以,农村再粮价又低的时候,要炖包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再就是合理安排作物种类。再农闲时候,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才是硬道理。




和牧小青年


不用急粮食不涨价可想别的办法啊,种植水果和养植呀,没有粮食国家可以高价进囗农民朋友别担心自己的不直钱别国高价都愿意卖。我们农村有句俗语说得好刚边里鱼格来钓,一点都没有错本国的东西再好不如别国的好。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的抬橴油机低价卖给国外后来别喷了柒再高价反回我们国家都说进囗的机器好,结果坏了切开来修一看零件都是本国生产的真是笑死人,这是是实不是我编的因为那个单位就在我生产队的土地里打矿石,当时几位机修都却得很好笑。2O19年4月1日


用户63804352902


说实话,我们这边大田作物种植小麦玉米,倒是都是机械化,收种,运输,等。比原来省了很多的事。但是现在庄稼上的病虫害,抗性已经很厉害,用的药剂都在更新,都比原来的贵了很多,再加上肥料的上涨,机械化的钱。不能说白玩,落到手的钱了了无几。前几年,我们北边兴建了几百个温室大棚,村民把土地800出租给棚户,东边基本都是搞养殖的,鸭子,猪很多,租出去土地不少,南边呢,又是兴建高铁,又去了不少,我们这里土地现在很少。出租土地平均700-800左右。

我想说的是,国家政策还是可以的,土地流转,给大户,大户争取国家补贴,又招手本地农民给他们打工。这样很大的带动村民的收入。只是这样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大户自己不专研别的,都是前几年套国家补贴种植。过个几年就跑路了。还得另寻出路。


曼山刘二哥


今年十一回家,玉米丰收,每亩地大概能收1200斤左右,我爸说今年新玉米的价格8毛一斤,粮价一路走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一瓶纯净水最便宜也要1块钱的当下,农民辛苦种植粮食反而越发觉得不值,再加上机械化收种,运输,施肥,浇水,不算人工成本每亩其实也收不了多少钱,但是这种情况可能仍将持续,那么农民朋友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有以下建议:

第一,主动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因为中国人多地少的现状,尤其是东部平原地区,像山东河南等地区,人均不到一亩地,人多地少导致了精耕细作的现状,所以全部种植粮食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就要积极改变种植结构,增加经济类作物种植比重,以达到亩产产值增加的亩地。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全都种植经济作物,中国那么多人谁来养活?如果粮食全靠进口的话,估计国外全球粮价都会应声大涨,到时候吃亏的还是咱们。那就是第二点。

第二、加快土地流转,对于不想种地的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大户,形成农场制度,让大户统一种植,国家给补贴,大户集中种植粮食,机械化生产运作,降低了成本,提高产量也提高效率,并且可以招收本地的农民进入农场打工,也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法。

那么不可能所有的农民都能进入农场打工,剩下的怎么办呢?

第三、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可以安排农民进行自主创业,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或者安排农民进城进厂工作,即解决了工作问题,又提高了收入,一举两得。

总结

总之,虽然有国家最低价格的限制保护,粮食价格越来越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车到山前必有路,提前做好准备,未雨绸缪才不会陷于被动。


追剧嬷嬷头


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不要担心,粮食价格确实走低,但是粮食还是有补贴的,不可能让你亏损的,只要你的种植技术过硬,在产量和质量安全方面有保障,是会有效益的。

第一,自己提高学习能力,在产量和质量安全上有保障,尽量种植一些优质的市场认可度好的品种,那些口感差,市场弱的产品尽量少种。

第二,一定不要指望国家
保护价,自己去试着销售,和一些粮商联系,发展订单农业,试着自己加工走走市场。

第三,如果在南方可以考虑特色种植,比如稻虾合种,蟹稻合种,泥鳅稻合种,这些都是有双重效益的。

祝你成功


米都楠哥


如今的物价真是飞速上涨,感觉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唯独粮食的价格不涨反而一路下滑,本来农民种田就不赚钱,可粮价还持续走低,这也是导致农村土地大量撂荒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物价上涨,农资、化肥价格也大幅度提升,农民种田成本加重,投入加大,辛苦一季下来,不仅没有赚头,如遇天公不作美,收成不好,甚至很有可能会倒贴,试问像这种现状还有谁愿意继续种田?

另外,农村撂荒耕地越来越多和农村劳动力的减少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现在到农村里走一趟你会发现,农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是老弱病残,农村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妇幼留守在家,这些老人多数只能种点距离家近的田地,只够每年吃的口粮,剩余全部撂荒。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而对于人口数量有限的城市来说,人口数量满足不了城市建设需要,因而广阔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而伴随着农村每家每户有限的耕地数量及近年来粮食价格的低迷,导致种植收入越来越难以支撑一个家庭的基本开支,造成城市与农村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因而对于农村人来说外出打工挣钱好过在农村种地,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开始到城市去务工,这种情势下农村大量耕地被撂荒是必然现象。

总的来说,以上种种原因造成农村土地撂荒严重,粮食价格又持续走低,那么接下来农民该如何自处?

一、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安排作物种类

粮食价格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除了种植小麦、水稻之外,还可以选择轮番合理的种植,或是种植一些较有特色的农作物,比如说种植不使用除草剂、农药等老种子安全粮食,价格是非常高的,比普通杂交稻的价格起码要高3倍以上,又或比如种植水果或者养殖都可以,都将不再受到局限。

近年来也一直推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如东北地区黑龙江省调增对种植大豆每亩320元的补贴,其目的也是针对大豆缺口量大,种植大豆产量低,国家进口的大豆价格也不高,国内种植的大豆价格难以上涨效益低,所以增大种植大豆的补贴力度,每亩增到种植大豆320元,当然对农民有一定的吸引力,且轮作种植大豆还有利于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

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种植成本

农民朋友必须要将种植成本下降产量上升,才能达到赚钱的目的,否则种地真的是白种了,哪怎样才能控制成本下降,产量上升呢?

比如说玉米种植以其产量高、投入少而著称,玉米也是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但目前我国种植玉米主要采用半人工半机械形式种植,相比过去来说,虽有较大的进步,但一直未形成机械化种植,所以种植成本相对较高。

那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增大利润,就必须减少种植成本,如今我国玉米种植成本主要有种子、化肥农药、浇水灌溉、播种收割机械费用、人工管理成本等。除播种能实现机械播种外,其余大部分工作如施肥、除草、浇水、收割等基本靠人工完成,若能将机械化程度提高,每人将会由能管理6-7亩地到管理几十亩地,所以要最大程度的学会机械化作业,科学化作业,现代化作业,规模化作业,才能让种植成本降低。

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的玉米种植方法是采用一穴多粒的方式,在一个穴里播种三到四粒种子,根据种子的出苗情况通过间苗(把多余的除掉),仅留一株。这是因为传统的玉米种子出苗率得不到保障,为了玉米苗齐,农民不得不采用这种一穴多粒的方式。而现在我们可以采取一穴单粒的种植方法,其出苗率能达到95%以上,可满足我们的各种要求,同时也节约了种子成本。

三、土地流转

如果你没有其他的特色种植和养殖项目,又不能提高生产效率,那就把土地进行流转,流转给种植大户,这样还能得到一笔土地流转的使用费,或通过土地入股农业企业,获得土地租金与分红收入的同时,又能够将土地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创造更多的价值,总的来说,土地流转也是一件利国利己的大好事。


四哥欢乐的一天


粮价一直走低,做为一个农民该怎么办?

我是东北的农民,这些年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啥都涨价就粮食不涨价。东北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以前种植的作物品种多样,小麦玉米水稻还有大豆,经济作物甜菜.瓜果杂粮等。经过这些年的调整小麦消失了,孩子们都不知道小麦长啥样了,大豆面积也可以忽略不计了,糖厂也都黄了甜菜也无踪影了。现在的东北大地只剩下两大作物,玉米水稻。


种植品种的单一使产量增加,市场供应供大于求,价格自然不会高。由于土地连续种植一种作物,病虫害严重,农民为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种植成本逐渐增加。再有一家一户土地零散不适合大型农机械作业,每个农户都有中小型拖拉机和配套的农机具,几乎一两年就要更新一次农具又提高了种植成本。

粮价走低是市场决定的,一家一户左右不了市场,只能自己想办法,不可能都出去打工,地还是要种的。那只有降低成本,规模化种植,科学测土施肥,合理使用农药。丰收后适时出售,像今年前期粮价高有好多农民惜售,后期价格下降到手的钱没了。当然这只是农民要做的,如果粮价继续走低,我想政府还会出台政策补贴种植粮食的农民。毕竟我们是人口大国,无粮不稳,农业还是立国之本,希望种田的农民还要保持信心种好地,丰收了我们的收入才有保障。



宁古塔老赵


粮价一直走低,你问作为一个农民应该怎么办?我却想说,粮价走低,影响的绝不止是农民,它在动摇我们国家的根基。

袁隆平院士呕心沥血为我们培育出杂交水稻,解决了我们国家的吃饭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成功,我们的经济迅速腾飞,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冲击,我们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遭到重大打击,全国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农民从业人数急剧下降,一时间,农民成了低收入、低素质、低能力的代名词。


中国粮价走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结构原因;二是进口粮食冲击。其中进口粮食的冲击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经济峰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我国是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必须靠自己。其中粮食的安全包括两个方面:数量安全和结构安全。数量的安全直接影响到我国粮食的自给率。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美国大豆风波,我们一直觉得东北的大豆产业很大很强,但我们并不知道我国的大豆加工企业从很早开始就已经靠进口大豆来维持生产了,国内的大豆产量和大豆质量都不足以自给自足。继而发生的泰国大米事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大米产业,也已经严重依赖进口了。


国家也是家,当吃饭问题抓在别人手里的时候,我们是没有和人家谈判的资格的,所以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减少粮食的进口,也一直在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现在虽然得到一定缓解,但依然不容忽视。


村官小丰


农民应该怎么办?农民着实的没法办!

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从耕种到收获再到出售转换成货币,农民只做为生产者,至于.其它若干因素,农民均不能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而只能被动地被外围世界所控制。

这也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勤劳农民无奈的艰辛缩影。

一,生产资料价格不可控。农药,化肥,种子.....。商业化的利益链或许只给厂商带来效益,促进滚动式发展。而价格由低升高,则把利润建立在农民违心地高价购买生产资料上。

生产资料是农业之必须,而农民没有权利去评议价格,只有无奈,无助,无辜的份儿了。

二,生产投入,农民也没有权利去左右,雇佣,农用机械价格,尽管一涨再涨,农民只得随波逐流,强咬牙坚持种地。

三,粮食价格农民也没权利定价,只是随着国家的调控政策,时高时低。高时,农民捧着钱好高兴啊,低时,只是叹气,找谁论理去。尤其是近几年,粮价连连走低,农民真不知道这地该怎么种,更让人犯愁的是,农业的出路在何方?

农民不能控制生产资料的价格,不能控制生产投入的成本,不能给自已生产粮食定价,只有老老实实干活的权利了。

粮价低,直接影响到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也大大伤害了农民饷切身利益,因为他们的辛勤汗水没有换来丰厚利润,相反,却换来了报怨和叹气。

土地是农民的好伙伴,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它曾陪伴着农民在勤劳致富的路上欢歌迈进。

有人荒芜了它,冷落了它,但它却是无辜的,是什么原因让农民忍痛放弃了它?

农业的低糜现实说明了什么?作为国家安全的基础,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绝不能让这种势态任其发展下去。

让农业走出低谷,让农村重新唤发出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首先盼望国家出台优惠倾斜政策,改革现有的种植结构和模式,以集约化,规模化替代现有的零散堪乱,......。

而在这一切一切未实施之前,农民只能是咬牙撑着,因为他们没有权利去争取自已想要得到的利益,也就是说,他们的希望不是自已在主宰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