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他在上将里名气并不靠前,党内资历却屈指可数,还曾是大将候选人

在57位开国上将当中,有第一上将肖克,有赫赫有名的“三杨”(杨得志、杨成武、杨勇),有“旋风司令”韩先楚,有少林和尚出身的战将许世友。象这样能征善战、富有传奇的上将还有不少。实事求是讲,他在这些上将里名气并不靠前。但我们细细品读一下他的整个军旅生涯,传奇性、故事性一点也不比别人的少。

他就是有着独目将军之称的周纯全上将。

他在上将里名气并不靠前,党内资历却屈指可数,还曾是大将候选人

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号人物,是张国焘的得力干将

周纯全出生于将军县红安,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1931年7月,任鄂豫皖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

也就是在这个任上,在这个特殊的工作岗位上,他成了张国焘搞“肃反”的坚定支持者和落实者。后来,他又任红4方面军10师政委,红4军、红31军政委,红4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等一系列要职。

那时的周纯全在红四方面军可谓是响当当的人物,“是红四方面军除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之外的第四号人物”。

他曾是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补选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经张国焘力推,周纯全在1935年8月的沙窝会议上,被增补为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并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

那一时期,红军的高级将领当中,能够当上中央委员的很少,能当上政治局委员的可谓是凤毛麟角。周纯全能够当上政治局委员,晋升的速度确有“坐火箭”一般。当然,这是在那个特殊时期的特殊情况。不管怎么说,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周纯全的职级在那个特殊时期可以说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

不过,对于张国焘另立中央和搞“肃反”等一系列严重错误,周纯全的认识和转变还是较早较快的。最终他与张国焘决裂。

他曾是后勤战线优秀领导者,彭德怀“强行”将其留在抗美援朝前线

抗日战争初期,周纯全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副校长、校长。1943年,先后任滨海行署工商管理局监委、滨海行署副主任兼秘书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周纯全任东北民主联军后勤部东线后勤部司令员,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第4野战军后勤部第二部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后勤部政委。

他在上将里名气并不靠前,党内资历却屈指可数,还曾是大将候选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后勤部政委的“偶然性”和“强制性”。当时,上级派他去朝鲜战场慰问。当周纯全出现在彭德怀面前时,正缺后勤领导人手的彭老总眼睛突然一亮,高兴地对周纯全说道:“你不要走了,留下来参加抗美援朝,管管后勤!”

周纯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他稍顿了一下说:“那也得等我回去交代完工作才能来啊!”彭老总挥挥手说:“你现在就开始上任,其他事你不要管了,由我向中央军委去说”。彭老总笑着对周纯全说:“你不要感到我强迫了你!其实我们都是被战争强迫的,我,还有洪学智副司令员都是这样!”

可以说,无论在东北期间,还是在抗美援朝期间,周纯全的后勤工作开展得都非常出色,是我军最优秀的后勤工作领导者之一。

他曾是最初大将候选人之一,位列候选人第15名

1955年的授衔工作,根据目前公布的档案资料看,大将的最初上报人选不是后来的10人,一度曾是15人。另外5人是:张宗逊、宋任穷、肖克、王震、周纯全。(见附图档案资料)。周纯全位列候选人第15名。

虽然最终大将的人选确定为10名,周纯全落选。但至少说明周纯全曾是候选人之一,这足以说明他的资历之高、贡献之大。

他在上将里名气并不靠前,党内资历却屈指可数,还曾是大将候选人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党史博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