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黄维为什么被称为“书呆子”,他有哪些“书呆子”表现?

司马长史


得益于影视剧的渲染,现在我们都知道了黄维这样一个人物,作为在功德林之中被关押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简单的概括起来,黄维居然只剩下了三个字“书呆子”。
何为书呆子,其实就是只知道死读书,不知道变通的读书人,但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上来看,黄维并不是一个简单意义上的书呆子,或者说年轻的时候可能是有那么一点,但是等到年龄真正达到一定阶层的时候,你会发现“书呆子”这样一个简单的称谓是没有办法准确概括一个人的。
从抗战中黄维的表现来看,其实他算是国民党内部较为出色的将领,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被任命为高级将领,从正面评价来看,黄维性格刚直、沉稳大气,尤其是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从来都是坚持自我的人。
可这一点恰巧有说明,黄维其实是一个固执的人,性格上的固执,在于他不会圆融,尤其是为人处世上,该硬则硬,该软则软,但黄维不一样,即便是面对逆势,黄维仍然坚持抵抗不服输的性子,即便是真的错了,黄维也绝对不屈服。这也是后来人们指责他不知道变通的一个地方。
黄维的精神思想最重要的就是“儒”,这个儒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君子之道,光明磊落,无论是对何人何事,都是也要保持自己君子的风度。而在进入黄埔军校以后,在接受了国民党三民主义的教育以后,就坚持认为只有三民主义救中国,而更为关键的就是,这一点反而被蒋介石利用,使得黄维固执的认为效忠蒋介石,就是在实现自己三民主义的理想。
黄维打仗爱从书本上找依据,这是陈赓大将在后来战役结束以后说的,这也是黄维书呆子气的一个典型,但要值得说明的就是,黄维的失败,不单单是他本人指挥失误上造成的,而是国民党将领内部派系众多引起的。
要知道黄维兵败是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而人民解放军看着这块盘子里面的肉,早就定下了要一口一口吃掉的计划,由于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指挥不力,使得国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早就被切割成为一片一片的,在黄百韬兵团被消灭以后,沿着宿县驰援的黄维第12兵团就已经有了突出的态势,而刘汝明、李延年担心自己被包围,索性扔下了黄维不管,导致黄维12兵团被解放军七个纵队合围,虽然黄维指挥上有很多疏漏的地方,我们再此不谈,但从战役的角度来讲,其实淮海战役一开始占据就已经注定,就算能挽回损失,但最终失败的结局是注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