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半島客戶端記者 韓小偉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5月22日上午,雨下得急卻擋不住收穫的熱情。在萊西店埠鎮的不少蔬菜大棚裡,工人們正忙著搶收胡蘿蔔。大棚外的小路上,停滿了掛著外地牌照的貨車,都是趕來收貨的外地客商。

在經歷130天的生長期後,5月初,店埠的胡蘿蔔進入了收獲期。相比去年,今年的收購價翻了一番。在被大批量送往北京、上海等地的同時,更多的胡蘿蔔在工廠裡洗了7遍澡,根據大小分成5個等級,很快將出口到日本、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

降雨趕走悶熱 大棚裡搶收忙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來自萊陽的工人孫雲臣今年62歲,22日一早就在大棚裡忙碌起來:先是拔出胡蘿蔔,擺在地上,然後用刀子割掉胡蘿蔔纓,再將胡蘿蔔裝進塑料袋。他說,割胡蘿蔔纓也有“學問”,不少客戶會提出具體要求,比如留下一截葉片,或是完全割掉。此時,大棚外面下著不小的雨,雨滴敲打著大棚,迴盪著嘩嘩的聲響。大棚內溫度不高,但孫雲臣的額頭不時有汗珠滴落。

“平日這個時間幹不了活,太熱了!”這個大棚屬於青島前後屯胡蘿蔔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茂嶽告訴半島記者,平時收穫胡蘿蔔都要避開白天,一般半夜12點左右開始幹,到早上六七點鐘完工,白天將胡蘿蔔送到工廠里加工。晚上收穫的主要原因是白天大棚溫度過高,工人扛不住。孫雲臣則說到了另外一個原因,在大棚裡溫度很高的情況下收穫,胡蘿蔔會很快脫水“打蔫”,將影響銷售。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據瞭解,店埠胡蘿蔔的發展源起1995年,此後逐漸形成了以店埠鎮南部前屯、後屯、狼埠、李仙莊、徐林莊、雙河、包莊一帶20餘個村莊為中心的萬畝優質胡蘿蔔基地。李茂嶽說,經過多年發展,胡蘿蔔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帶動了多個行業的發展,比如出現了獨立的胡蘿蔔運輸、中介、銷售等單位,彼此間環環相扣,促進發展。像正在幹活的孫雲臣和他的同伴,來自近鄰萊陽,他們自家也種植著胡蘿蔔,在閒暇時,會到店埠來找活。

“我家種了二十來畝胡蘿蔔,還沒有成熟,先出來幫別人拔胡蘿蔔。”孫雲臣說,每天工資200多元,等自家胡蘿蔔成熟了就回家收穫。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客商遠道而來 冒雨鑽進地頭

大棚外是一條不太寬闊的水泥路,雖然下著雨,還不斷有貨車經過。沒多久,這就堵車了。半島記者注意到,這些貨車大多是外地牌照,顯示來自上海、北京、臨沂等地,車上的人們在一個個大棚間穿梭,顧不上路上的泥濘和落在身上的雨水。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他們都是來收購胡蘿蔔的客商。”李茂嶽說,因為土質好、適合胡蘿蔔生長,種植技術不斷改進,優選品種都要試種上兩三年,確定品質後才會大規模種植。如此一來,店埠的胡蘿蔔光滑度高、條形好、口感好、胡蘿蔔素含量高,受到市場歡迎。

來自北京的宋現敏查看過李茂嶽大棚裡的胡蘿蔔品質,連連點頭,“我每年都過來,店埠胡蘿蔔好吃營養還高,質量不錯。”他說,北京市場上缺貨,22日一早他和同事從北京往店埠趕,想要收購七八十噸胡蘿蔔,在當地僱貨車送到北京後,胡蘿蔔將發往各大超市。“給我個最低價,都是老客戶了。”宋現敏對李茂嶽說。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近期隨著胡蘿蔔的成熟,幾乎一天一個價。“最近幾年裡,咱們店埠胡蘿蔔在國內的銷路越來越寬了。”李茂嶽說,上海、北京、廣州、武漢、杭州等地,都有店埠胡蘿蔔的銷售,每到胡蘿蔔成熟期,來收購的外地客商絡繹不絕。

裝箱先洗七遍澡 分出大小再出國

不只是在國內,店埠胡蘿蔔在國外也是大名鼎鼎。據瞭解,店埠胡蘿蔔經過加工後,主要出口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國家。早在2009年5月,青島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就在店埠鎮舉辦“青島(店埠)出口胡蘿蔔基地認證暨培訓會”,認證店埠鎮萬畝優質胡蘿蔔基地為“青島市(店埠)出口胡蘿蔔質量安全示範區”。店埠鎮成立了示範區管理辦公室,由其組織各村胡蘿蔔專業合作社成立萊西市出口胡蘿蔔協會,規範合作社對胡蘿蔔的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和規範化運作。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離開李茂嶽的大棚,半島記者來到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大量胡蘿蔔在這裡經過加工後走出國門。

一輛大貨車剛裝滿整箱的胡蘿蔔,紙箱外標註著規格為S級。該公司總經理耿文善介紹,胡蘿蔔共分為5個等級,分別是S、M、L、2L、3L,其中S指胡蘿蔔單根重80克到150克,M指150克到200克,L指200克到250克,2L指250克到300克,3L指300克以上,不同規格的胡蘿蔔有不同的客戶群。耿文善說,剛裝車的這些S級胡蘿蔔將發往迪拜,M級發往東南亞國家,比如泰國,250克以上的胡蘿蔔基本發往日、韓。

在車間裡,胡蘿蔔要經過5個步驟的處理,分別是清洗、篩選、分級、裝箱和預冷。其中清洗環節會使用7臺機器,包括1臺衝沙機和6臺磨光機。半島記者看到,經過7臺機器的胡蘿蔔幾乎等於洗了7遍澡,在這些“洗澡”環節中,大沽河水被用來沖洗胡蘿蔔表面的泥巴,而“預冷池”裡使用的則是冰水,作用是給胡蘿蔔降溫,為後面的冷庫儲藏環節做準備,同時還能夠保證胡蘿蔔質量。

去年一畝五千元 今年翻番賣萬元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半島記者採訪獲悉,店埠胡蘿蔔的銷售採用“包畝”形式,客商出價將整塊地產出的胡蘿蔔全包下來。“現在收穫的胡蘿蔔是去年冬天播種的,經過130天成長期後成熟,客商會根據市場情況、胡蘿蔔質量來出價。”耿文善說,今年一畝出產胡蘿蔔8000斤左右,價格為8000元到1萬元,而去年的價格是4000元到5000元,整整翻了一番。

“雖然漲價了,但裡面沒有人為因素,都是市場作用。”耿文善說,市場上缺貨,別的地方沒有胡蘿蔔,店埠胡蘿蔔價格就高了。在他看來,蔬菜價格受市場影響起伏不定,和炒期貨一樣,也需要專業人士來進行交易。

行情見漲,種植戶受益。李茂嶽介紹,今年胡蘿蔔自5月4日起陸續上市,市場價格每斤在1.6元到2元之間。“好品質的胡蘿蔔一畝地售價超過1萬元,農戶純收入達到6000元左右。大田胡蘿蔔一畝地七八千元保底,純收入4000元到5000元,效益很好。”據瞭解,今年店埠種植胡蘿蔔5萬畝,預計平均每畝產值8000元。

■特寫

她分揀胡蘿蔔 一天裝箱1.6萬斤

萊西胡蘿蔔洗7遍澡,北上南下出國門畝產賣到萬元

在耿文善的車間裡,數十名工人忙碌著分揀胡蘿蔔。半島記者看到,清洗完畢的胡蘿蔔通過傳送帶進入分揀車間,工人們根據5個不同等級,把自己負責的那一等級胡蘿蔔分兩次分揀出來,再把符合標準的胡蘿蔔裝箱,經稱重後送進冷庫儲藏,等待運輸。

這些環節中,分揀和裝箱最為關鍵。負責這項工作的幾乎都是女性。她們眼疾手快,動作麻利。其中有一位姓韓的女工,雙手翻動,把胡蘿蔔頭對頭、尾對尾迅速分揀進紙箱裡,好像變魔術一般,在眾多工人中很突出。“她幹活最快了,掙錢也是最多的,一天能掙三四百元。”負責人鄭愛華說,分揀和裝箱是兩個崗位,分揀相對輕鬆,幾個工人平分勞動量,每人每天工資一百五六十元。裝箱相對辛苦,掙錢也多,像韓女士動作很快,一天能裝800箱,一箱10公斤,一天就能裝箱1.6萬斤胡蘿蔔。

鄭愛華是濟寧人,今年42歲,做胡蘿蔔加工已經11年。目前她帶領工人48名,裡面有7對是夫妻。每年5月到年底,她和工人們來到耿文善公司做胡蘿蔔加工;當地沒有胡蘿蔔需要到外地去收購的時候,工人們就會獲得一個十幾天的假期,利用這段時間回老家看望孩子和老人。每年春節後到5月這段時間,店埠胡蘿蔔還沒有成熟,鄭愛華會率隊趕赴廈門做胡蘿蔔加工。

“一開始覺得累,腰痠背疼。後來慢慢習慣了,不覺得怎麼樣。掙錢還不少。”鄭愛華說,近期還有老鄉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