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致敬!與疫情“親密接觸”的疾控人

致敬!與疫情“親密接觸”的疾控人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記者 趙晨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戰鬥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診斷、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密切接觸者隔離、被汙染環境消毒。在這五個環節中,除了救治由臨床醫生承擔外,其餘四個環節,疾控人員都是主力軍。他們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健康守門人”作用。1月30日,記者走進潼南區疾控中心,探訪了疫情防控戰線上的“幕後戰士”。

致敬!与疫情“亲密接触”的疾控人
致敬!与疫情“亲密接触”的疾控人

區疾控中心檢驗科何芝菲:早一分鐘確診,就為病人贏得早一分鐘的救治

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驗科負責全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檢測工作,在這裡,所有采集到的疑似病例樣本都將接受嚴格程序的實驗室檢測。記者見到何芝菲時,她正與同事相互幫助穿戴防護服,準備開始今天第三批疑似病例樣本的檢測。“因為病例樣本就是疑似病例患者的深咳痰液和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樣本,這些都是傳染源,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所以必須全程做好防護,保障生物安全。”何芝菲一邊戴好呼吸罩一邊說,檢驗科的工作人員都是與病毒最近距離接觸的人,必須時刻繃緊神經,絲毫不能出差錯。

致敬!与疫情“亲密接触”的疾控人致敬!与疫情“亲密接触”的疾控人

進入檢測室後,何芝菲熟練地忙活起來,加樣、提取、配製反應體系、核酸收集等等。完成這批樣本的檢測,3個多小時已經過去了。走出檢測室,她已滿頭大汗,有些疲憊。

“我們每天在檢測室的時間差不多有八九個小時,穿上防護服、戴上呼吸罩,呼吸都是非常困難的,衣服每天都是溼透了。”作為檢驗科的一員,何芝菲與幾名同事已經連續工作一個多月了。特別是疫情爆發後,每天的接樣量有10到20份,幾乎全科室的工作人員都是加班到凌晨12點才回得了家。

“這是我工作以來遇到的最大的疫情,每天病毒採接樣、實驗室不分晝夜的檢測,從內心來講,其實我非常害怕自己被感染的。”何芝菲說,但是職責所在,早一分鐘確診,就為病人贏得早一分鐘的救治。我們必須儘快準確地處理好樣本,及時地報送結果,為全區醫院的醫生提供治療方向,為疾控中心的流調人員快速找到密切接觸者提供準確、快速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

區疾控中心傳防科李明輝:舍小家 顧大家

1月24日晚,潼南區人民醫院報告1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當晚,區疾控中心對該例病例的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該病例為潼南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

“接報後我立即前往區人民醫院隔離病房開展調查,迅速摸清了病人的發病就診經過、活動範圍和密切接觸者,對可疑暴露者進行健康告知。”區疾控中心傳防科科長李明輝說,這需要直接與病人面對面,詳細瞭解患者居住地,對他們前往過的醫院進行調查,按照密切接觸者判定標準對與患者共同居住、共同診室、同乘交通工具等情況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登記。

“與患者面對面近距離接觸倒不可怕,最困難的是有些人會瞞報、謊報,這就給我們的流調工作增加了很多難度。”李明輝告訴記者,流調工作一旦有疏漏,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在排查和追蹤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上,必須慎之又慎。

如今,隨著疫情的發展,全區面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輸入病例的風險逐漸增大,新增的疑似病例越來越多,李明輝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讓自稱“鐵打”的他,也有些吃不消了。

“工作結束後全身上下都要消毒,回家後也只敢睡沙發。”李明輝笑著說,誰叫我是疾控人呢,只能舍小家、顧大家了。

“這場疫情防控需要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無論面對多少困難,我相信我們所有疾控人必將會攻堅克難,保障全區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李明輝信誓旦旦地說。

疾控中心可以說是最近距離靠近疫情和病毒的地方,疾控人也是與疫情最“親密接觸”的人。像何芝菲和李明輝一樣,即使在全家團圓的除夕夜,也依然堅守在崗位上的疾控人還有許許多多。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些在疾控戰線上最勇敢的戰士堅守崗位,義不容辭。憑著專業技能和豐富經驗衝在疫情最前面,他們是疫情面前最美的“逆行者”!

(潼南臺 趙晨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