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携带幽门螺杆菌患者用过的碗筷,放了几小时后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吗?

虫问子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困扰很多朋友的问题,作为胃部目前发现的唯一致病菌,幽门螺杆菌可以在胃黏膜上吸附并存活,还会分泌毒素影响胃黏膜健康,很多胃部的疾患问题,如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糜烂性胃炎,MALT淋巴瘤等,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息息相关。

在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病率很高,不完全统计大约有6成以上的成年人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很多朋友家里也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或者本身就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在家人间的相互传播,也就成了很多朋友关系的问题,这种担心和关心并不是多余的,研究发现,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其他家庭成员,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几率高于60%,而家中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其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不超过20%。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避免幽门螺杆菌如何在家人间相互传播的问题。

有朋友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用过的碗筷,如果放了几个小时,又被另一个人用,还会传染给另一个人吗?对于这种担心,可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我们来仔细分析,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幽门螺杆菌确实可以通过口口传播,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用过的碗筷上,沾染了幽门螺杆菌,这些幽门螺杆菌在还具有活性的情况下,被一个未感染者吃到肚子里,当然是有可能引起感染的,但对于放了几个小时的碗筷来说,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也就是说,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幽门螺杆菌通常是较难存活的,通常在体外培养幽门螺杆菌时,我们都会选择专门充了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专用培养设备,因此,在我们正常的空气环境中,幽门螺杆菌通常存活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对于感染者用过的碗筷,一般也会进行清洗,清洗剂和水流也会冲走一部分幽门螺杆菌,而残留的幽门螺杆菌在空气暴露4个小时以上,还能存活的几率就不大了,因此,如果几个小时后,其他人再用这样的碗筷,通常被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几率其实并不大。

做这样的解释,并不是鼓励大家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共用碗筷,而是如果你不小心用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碗筷,如果是清洗过,干燥的,而且已经给过了4个小时以上的,就不必太过担心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问题。

对于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朋友,从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的角度来说,还是建议要分碗筷,尽量专人专碗专筷,在共同进餐时,使用公筷母勺,才是最佳的预防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最好方法,另外,为了尽量避免幽门螺杆菌口口传播,除了要注意餐具尽量不要共用以外,家人一起吃饭时,也要注意对小儿不要口对口喂食,尽量避免相互夹菜等行为,这样做才能够更好的减少幽门螺杆菌发生口口传播的几率。

避免幽门螺杆菌在家人间的传播,除了要注意避免口口传播,还要注意粪口传播的风险,什么是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会感染人的胃部,也会在人的大便中存在,如果通过不小心接触了幽门螺杆菌的手,又没有及时的清洗,把幽门螺杆菌传给其他人,其他人吃饭前也没有洗手,这就会形成粪口传播,而如果接触或饮用含有幽门螺杆菌的分别污染的水源,或苍蝇等虫类沾染的幽门螺杆菌污染饮食等,也都有可能引起幽门螺杆菌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想要避免幽门螺杆菌的粪口传播,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好好洗手,这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也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接触不洁的水源,也不要吃不洁净的,特别是生吃某些食材时,就更要注意。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做到家人间适度合理分餐,尽量减少口口传播风险,同时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这些方面如果真的能够都做到,幽门螺杆菌产生传播传染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不必过分担心,正确科学合理的做好预防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李药师谈健康


幽门螺旋杆菌听大夫说主要是空气传染,没听说是接触性传染。据说幽门螺旋杆菌是胃酸中唯一能够存活的细菌,只要一人得病,最亲近的人很可能被传染。

我的胃一直不好,几次查出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最少两个疗程(14天),有一次四个疗程。这东西比较顽固,今年治好了,明年又有了。爱人的胃一直很好,但在体检中也查出来过一次,治疗一两个疗程后,休息一个月,再查,好了就行了,没好再吃药。

我母亲也治过好几次,才好的。去年父亲一直食欲不振,吃几天消化药,好一些,过了,又不行。领去查了幽门螺旋杆菌,是感染了。连着治疗四个疗程,这才好了。

所以在体检时,或者胃不舒服时,一定不要忘记“碳13”检测,查出之后,也不要恐慌,大夫会采用“四联疗法”,很容易治好的。


Elegant


先说结论:放置四个小时以内的碗筷,理论上来说会有传染的可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种可能性较小,只要及时清洗餐具,其传播Hp的可能性可以忽略。

幽门螺旋杆菌现状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定植在人体胃部的螺旋形、微厌氧菌。因为业内普遍认为胃癌的发生与Hp的存在关系密切,且在2017年Hp还被世界卫生组织(WTO)列为一类致癌物,所以Hp目前在临床和生活中都是被重点关注的对象,一旦发现需要结合其他因素决定是否根除。

由于Hp的致癌性,很多人在接受科普后对Hp表示了极强的警惕性,我相信题主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既然Hp是个“坏东西”,那我们就要采取一切措施远离它!

所以对于Hp,普通人一般有两种极端的想法:一种是认为Hp没有医生说的那么吓人,对其放任不管;而另一个极端是近乎于“洁癖”地要清除掉一切与Hp有关的存在。这两个极端的例子正好可以用两个短语来形容:前者是“不知者无畏”,后者则是“草木皆兵”。

相信通过科学地去认识Hp,了解它的特性会帮助我们减少这两种极端的想法,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体内感染Hp的事实。下面我们就通过解释题主的问题来看看Hp到底是怎么传染我们的。

用过的碗筷会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吗?

回到题主的问题,虽然没有专门针对Hp携带者用过的碗筷上菌株留存情况的研究,但是关于Hp在体外环境下培养的相关报道可以给出一些参考。

一篇发表在《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上的文章对Hp暴露在空气中培养的情况做出了表述,在从培养箱中取出的菌落均为活菌的情况下,Hp在空气中暴露4小时后几乎全部阵亡。这说明虽然在体内Hp是很顽固的,但离开人体之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存在感不断削弱,不出几个小时就会消失殆尽。

在另一篇同类型报道中,作者提到乳制品可能是Hp在人体外的一个比较理想的媒介。研究提到所有从食物中分离培养的离体Hp大多数都集中于乳制品中,由此分析乳制品可能是儿童感染Hp的重要传播媒介。在随后的实验中,Hp在4℃牛奶中能够存活超过10天从侧面的印证了前面的假设,与此同时猪肉末和水也可以达到近似的效果。

因此,如果说单纯的餐具放置4小时内,理论上是存在传播Hp的可能的,但是从实际生活角度来说,这种可能性比较小。而如果盘中尚有食物残留则可以增加Hp传播的风险,由此可知除了在进餐时要采取”分餐制“外,及时清洗餐具也是防止传播Hp的好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途径及预防

最新的消化界权威京都Hp胃炎共识中明确将Hp相关的胃炎定义为一种传染性疾病,因此在诊治Hp胃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把由Hp所致的胃炎当作单纯的胃黏膜病变看待,而是要全盘考虑,包括其传染病相关的特性和未来的进展倾向。

既然是传染性疾病,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最需要了解的就是其传播途径,在日常生活中Hp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口-口”传播,题主所述的情景就是其一。

除了在上文中提到的在共餐的过程中有造成Hp传染的可能外,其他的主要传染场景为:

喂养婴儿:喂养婴儿时大人愿意通过嘴唇去衡量食物的温度,这是大人传播给婴幼儿的主要途径;

牙刷:有的家庭存在共用牙刷的习惯,Hp常以此趁虚而入;

接吻:此时此刻单身狗并不用担心,你们是不会通过这种情况传染的。


因此在熟悉了Hp的传播途径后,我们就能由此尽可能地避开上述情况而有的放矢地去积极预防Hp感染了。

虽然Hp会引起很多胃部的疾病,但是相信通过我们的介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哲保身”,不受其侵害。在发现感染Hp后也无需过分担忧,去医院让大夫制定根除方案即可,及时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相信严重的胃病是不会轻易找上我们的。

如果有帮助记得关注五号医生,在这里将得到有深度、有数据的医学健康科普,同时欢迎私信咨询,有问必答。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J].胃肠病学,2017,22(11):670-687.
  2. 祝雯雯, 傅爽, 孙雯, et al. 幽门螺杆菌在人工模拟环境中生存状况的研究[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3(03):123-125.
  3. 邝玉, 杨远, 李婉宜, et al. 幽门螺杆菌体外培养影响因素探讨[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3(7).


五号医生吴昊


首先幽门螺杆菌会传染。

并且幽门螺杆菌具有较强的传染力,大多数情况下,首次幽门螺杆菌感染都会发生在婴幼儿及儿童时期,多在10岁以前,成人之后的感染,相对少一些,但也会存在。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一般为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在中国,幽门螺杆菌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常来自于家庭成员,由父母、夫妻,兄弟姐妹等。当我们的胃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通常也会合并口腔幽门螺杆菌阳性,再加上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围桌进餐,不分个人碗筷,从而造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染。

关于你的问题,建议你彻底消毒之后使用,或者不使用。


胃食管反流专科冀医生


当年发现幽门杆菌的科学家获诺贝尔奖,能根治幽门杆菌的科学家为什么却不能获诺奖呢?因为杀死清除幽门螺旋杆菌根本就是个错误,幽门螺旋杆菌已经与人共生了上百万年,幽门螺旋杆菌能稳定胃酸环境,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后会造成胃食管反流,反流性灼伤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病率,欧美盛行杀幽门螺旋杆菌后食管癌发病率上升就是明证。如果必须在胃癌与食管癌之间选一个的话,还是选胃癌吧,至少胃癌容易做手术,愈后也相对较好。4联5联6联7联疗法,多种抗生素联用严重破坏了人体菌群,肝癌肠癌胰腺癌也大幅增加。最新的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对人是有益的,没有了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食管反流,这病比胃病更难受,会引起哮喘、咽炎、食管癌等。而且多联用药会严重破坏人体菌群,而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癌症、哮喘、过敏、湿疹、神经侧索硬化症、帕金森病、自闭症、抑郁等等都与细菌缺失有因果关系。并且前脚杀,后脚又传染上了,有什么用啊,国外已经在慎重杀幽门螺旋杆菌,或干脆停了。别再整天盯着幽门螺旋杆菌了,否则能根治幽门螺旋杆菌的科学家早就获诺贝尔奖了。


闲人1975


幽门螺杆菌(Hp)于100多年前才被人们首次发现,是一种在胃内生存的微生物。1970年代起,人们才开始逐渐认识到,这个细菌感染和胃炎之间的关系。



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幽门螺杆菌可引起慢性胃炎、胃腺癌、胃淋巴瘤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不过,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并不是能马上导致癌变的关系,而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病理机制,目前还并没有完全阐明。

正因为跟癌症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才会对幽门螺杆菌多了一丝恐惧,越不了解的人,恐惧感可能越强。有的人谈幽门螺杆菌色变,达到了影响正常饮食和生活的地步。

尽管人们如此害怕,也一直认为幽门螺杆菌是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吃饭而感染的,但是,他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幽门螺杆菌是人类最常见的那些细菌感染之一:或许,他们在担心的时候,其实自己已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



全世界有50%的人口,存在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高,感染的年龄段越小。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可持续存在。有的会引起上述的那些疾病,有的则可能不会。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风险,和年幼时候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居住人口过密、兄弟姐妹数量多、同睡一张床和没有自来水等因素,都和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较高有关。

而同期的卫生习惯和家庭教育,也决定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类似的这种病原体感染率现状,还有很多,比如说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乙肝病毒感染,也跟这些社会、经济和家族因素有很大的关系。



携带幽门螺杆菌的患者用过的碗筷,放置几个小时后,被另外一个人使用,还会不会传染呢?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得了解幽门螺杆菌的感染途径。

但遗憾的是,确切的途径尚不完全清楚。

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粪-口或口-口传播。

人类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宿主。在发展中国家,通过粪便排出幽门螺杆菌,污染水源可能成为细菌的主要来源。因为这个细菌可以在水中存活数天,通过引用被污染的水源和未煮过的蔬菜,很容易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有家族聚集现象,证实了人与人之间是可以相互传播的。而家族的人聚在一起,就给粪-口传播造成了方便。



但是,幽门螺杆菌的口-口传播途径还有待证实。

牙菌斑中可以发现幽门螺杆菌,但其发现率并不是很高。比如说,牙科医生和口腔保健员持续暴露于牙菌斑的环境,但是他们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其实并不会比一般人群要高。

另外,通过筷子传播幽门螺杆菌,由于筷子上携带的唾液量不多,可能性其实并不是很大。

更何况放了几个小时的碗筷,即使有幽门螺杆菌,在干燥的环境下其生存能力和致病能力,都将大为减弱,另外一个人用这副碗筷,感染的风险是非常非常低的。



小结

幽门螺杆菌感染跟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很大的关系,可以通过粪-口传播,但是口-口传播的依据不是很足,除非长时间、反复的经常性的接吻。倘或有呕吐的现象,呕吐物污染碗筷,未清洗干净,倒是一定传播可能性的。



龙大夫的肝病课堂


首先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而且是呈螺旋形的,所以进入胃内会为胃粘液层与胃粘膜层之间存活,所以不易被胃酸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是通过口对口传播及粪口传播,主要是通过和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接吻或者共用餐具导致的,还有就是不注意卫生导致的。

而被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餐具放了几小时后健康人群使用了,一般传染的可能比较小,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所以在正常的空气充足环境中存活不了4个小时,而且在清洗餐具的过程中会被清洗掉,但是建议大家把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人用的餐具消毒后在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很容易导致出现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病变,而且不易被消灭,即使是杀灭了但是复发的几率还是很高,幽门螺旋杆菌在人体牙菌斑中也有大量的存在,所以不注意口腔卫生自身感染的可能性也很大。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会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反酸恶心、口臭、食欲不振等症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需要做C13或C14实验,而且需要服用四联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关注马医生,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全科马医生


有传染的可能性,也有可能不会传染,携带幽门螺旋杆菌的人使用过的筷子不一定带得有该菌,另外即便另一个人使用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的筷子,也不一定会发病,说不准此人在使用筷子之前胃里已经携带有幽门螺旋杆菌了。



人们之所以比较关注和担心幽门螺旋杆菌,主要是因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部肿瘤,尤其是胃癌,而且人们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

到目前为止人类是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染源。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人们共餐等密切接触的口口相互传播以及粪口传播开来。

高发于共餐、不良卫生习惯、经济和居住环境破旧的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而引起慢性胃炎,部分慢性胃炎可以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而部分萎缩性胃炎又可以最终发展到胃癌。

结束语:防范幽门螺旋杆菌不用像甲肝等传染病哪样小心翼翼,平日一起共餐和共用碗筷有传染的可能性,但不会导致幽门螺旋杆菌爆发流行,但还是需要注意的,共用的碗筷最好彻底消毒,能够分餐进食则不选择共餐。


佳园道


是有感染的可能性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公共餐具传播。

且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出现家族聚集倾向,就是说在一个家庭里,可能有很多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也有一些人,以前检测的时候没有,后来又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

许多人特别喜欢在外面吃饭,但是在一些地方,卫生不是严格的,公共的餐具,很有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通过嘴口传播,也许很多人会说,在我吃之前,我已经用热水烫过一遍了呀,实际上这是自我安慰,幽门螺旋杆菌的生命力很强,它完全可以承受这个短暂的热水的洗礼。

平时食疗中,我们完全可以选择火,麻,油来吃,这个油就是专为这个幽门打造的,油里面的亚麻酸成分,可以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活性,可以帮助我们消灭这个细菌,如果你经常食用的话,对养胃是很好的,而且不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比你吃胃药要更安全健康。

如果想远离这个幽门螺杆菌,首先要远离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最好选择好一点的消毒设施的饭店,尽量出门少吃肉和鱼外卖,食物的外面再好吃,也比不过家里的健康和卫生。


养生即生活


这里要说一下,这种情况的话,是有可能传染的。不过,这个回答不会是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是有一定概率的。不要问我概率是多少,我也不知道。

幽门螺杆菌,本身就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所以,他人用过的筷子和餐具,是最常见的传染源。如果明确了对方是幽门螺杆菌的带菌者,建议最好分餐,或是用公筷夹菜,以免传染他人。

幽门螺杆菌是已经明确的导致胃炎和胃溃疡这类胃病的直接原因之一。所以,如果有胃炎之类的问题,而且也查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一般是建议要同时治疗的。

当然,幽门螺杆菌跟人体共存也不是一天半天了,不是所谓的患者会发病的,有的人是带菌者,但是根本没有发病。这种情况是否治疗,可以自己选择。不过,如果发现了,基本的道德还是要讲的,最好分餐,不要共用餐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