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水滸傳》寫了幾處牢城營,牢城營都是囚禁犯人的地方。牢城營中的大小官員都是見錢眼開的掮客,對囚犯要錢。囚犯們有錢就好辦,沒錢就有可能被弄死。好漢們被髮配的牢城營,也逃不脫這一潛規則。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所有的牢城營都保留著太祖武德皇帝的規矩,“新入配軍須吃一百殺威棒。”如果犯人提前使了錢,就可以稱病不能承受,牢城營的官員就說,先記下吧,可以免去殺威棒之苦。一百殺威棒成了交易的商品,也是權力尋租的一個典型例子。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滄州牢城營按照慣例是要收新到囚犯錢的,林沖剛到的時候,沒有及時拿出錢來,被差撥罵道:“你這個賊配軍!見我如何不下拜,卻來唱喏!你這廝可知在東京做出事來!見我還是大刺刺的!我看這賊配軍滿臉都是餓紋,一世也不發跡!打不死,拷不殺的頑囚!你這把賊骨頭好歹落在我手裡!教你粉骨碎身!少間叫你便見功效!”金聖嘆夾批道:“都是嚇死人語,讀之痛心。”當林沖遞上銀子,給差撥五兩,又讓差撥給管營的捎去十兩,差撥立刻就看著林沖笑了,他說:“林教頭,我也聞你的好名字。端的是個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雖然目下暫時受苦,久後必然發跡。據你的大名,這表人物,必不是等閒之人,久後必做大官!”差撥為何前倨後恭?都是銀子在作怪。當林沖遞上柴進的推薦信之後,差撥說道:“即有柴大官人的書,煩惱做甚?這一封書直一錠金子。我一面與你下書。少間管營來點你,要打一百殺威棒時,你便只說你一路有病,未曾痊可。我自來與你支吾,要瞞生人的眼目。”金聖嘆夾批道:“不知瞞誰。”沒有可瞞的人,大家都知道這條潛規則。林沖剛到牢城營的時候,囚犯們就對他說了。林沖嘆口氣說道:“‘有錢可以通神,’此語不差!端的有這般的苦處!”金聖嘆感嘆道:“千古同憤,寄在武師口中。”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管營要打林沖一百殺威棒,林沖稱感冒風寒,還沒有痊癒,先寄存下來,管營的說:“果是這人症候在身,權且寄下,待病痊可卻打。”一來一往的對話好像演戲一般,就把那一百殺威棒免了,都是五兩銀子的功效,也都是林沖遵守潛規則的功效。差撥只給了管營的五兩銀子,自己又落下五兩銀子,因此,林沖被分配,看管天王堂,省氣力,只要早晚燒香掃地就行了,別的囚徒待遇就不同了,從早忙到晚,還受差撥打罵,有那沒錢送的,被分到土牢裡,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林沖又給了差撥二三兩銀子,差撥把林沖的枷也開了,讓林沖行動自由。可見,在牢城營,銀子端的好使!只是,錢能使林沖活動自由,也能要他的命。當陸謙和富安追到滄州牢城營,給了管營的和差撥一帕子銀子之後,管營和差撥就要讓林沖看管草料場,以此害死林沖。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牢城營有潛規則,和牢城營沾邊的官府也有潛規則。

同樣被髮配到滄州牢城營的美髯公朱仝卻沒到了牢城營,受到的待遇也比較高。他因為生得一表非俗,貌如重棗,美髯過腹,討知府喜歡。知府沒讓他到牢城營,只讓他在府裡聽候使喚。朱仝給滄州府裡的押番、虞侯,門子、承局,節級、牢子等人都送了人情,又為人和氣,因此大家都喜歡他,連同知府的小衙內也喜歡他,整天纏著他玩。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青面獸楊志被髮配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到了大名府,見到梁中書,卻原來認得。梁中書喜歡他的本事,提拔他做了副牌軍。在大名府充軍,也是要看關係的。楊志如果不認識梁中書,很可能就是一名馬前小卒了,一輩子得不到提拔重用。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打虎英雄武松為兄報仇之後,被髮配到孟州牢城營。武松剛到的時候,囚徒們就對武松說了牢城營的規矩,當差撥向武松討要銀子的時候,武松身上只有一些散碎銀子,他不但不交銀子,而且還要 “文來文對,武來武對。” 硬氣到底。當管營的要打他一百殺威棒的時候,他毫不屈服,還說“要打便打,也不要兜拖!我若是躲閃一棒的,不是打虎好漢!從先打過的都不算,從新再打起!我若叫一聲便不是陽穀縣為事的好男子!”當小管營施恩悄悄地對老管營說情之後,老管營說他有病,要“寄存棒”,武松不但說自己沒病,而且還不要“寄存棒”,要打了更乾淨。最終,老管營判他得了熱病,不曾出汗,口出狂言,監禁在單身房裡。武松沒遵守牢城營潛規則,卻沒被打,是因為小管營施恩有求於他,要他幫助自己奪回被蔣門神霸佔的快活林。武松雖然沒送銀子,但他的本事就是最好的通行證,也就是說,他憑藉自己一身打虎的本事順利過關,保住性命,還受到禮遇。如果按照潛規則的原則來看,武松仍然沒有逃過牢城營的潛規則,他賣出了自己的本事,和牢城營的好待遇做了交換,仍然是一賣一買,一買一賣,沒有什麼其他的糾纏。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武松每天受到好酒好菜招待,而那些沒本事的囚犯,沒送錢的囚犯,頂撞管營的囚犯,會被弄死的。囚犯們說:“他到晚把兩碗幹黃倉米飯來與你吃了,趁飽帶你去土牢裡,把索子捆翻,著藁薦捲了你,塞了你七竅,顛倒豎在壁邊,不消半個更次便結果了你性命;這個喚做‘盆吊。’”還說,“再有一樣,也是把你來捆了,卻把一個布袋,盛一袋黃沙,將來壓在你身上,也不消一個更次便是死的:這個喚‘土布袋。’”無論是“盆吊”還是“土布袋”都沒有外傷,只是內出血,驗傷的仵作看不出來,眾囚犯沒見,也不敢做證,死的又是有罪的囚徒,沒什麼可惜的,只能草草結案。可見,孟州牢城營更是黑暗,難怪施恩為了快活林,不惜黑吃黑。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武松被張督監設計陷害,被誣陷為賊之後,下在死囚牢。金聖嘆夾批道:“何至死囚牢裡,糊塗可笑,今古一轍。”武松就真的是個賊,也不至於下在死囚牢,只是張督監有權有勢,給了知府銀子,知府才那樣對待武松。施恩給了康節級一百兩銀子,康節級給他說出真相,在牢裡把武松的刑禁放寬了,施恩又取了二三十兩銀子,分散給小牢子們,帶了酒食給武松吃,給武松說出張督監、蔣門神串通一氣謀害武松的事情,武松已經有了越獄之心。施恩又給了葉孔目一百兩銀子,葉孔目把武松的文案做活,給知府說明情況,知府判武松脊杖二十,刺配恩州牢城營。武松吃斷棒之時,棒子打得輕,因為老管營替他使錢了,葉孔目替他說話了,知府也知道他被陷害,就斷得棒子輕。也就是說,除了一百殺威棒,就是真的要打棒子了,這裡面也有權力尋租。使了錢的,有關係的都被打輕了;沒使錢的,也沒關係的,都被實實在在地打了棒子。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從牢城營到官府,不僅存在判案、斷案、分配工作過程中的大量權力尋租現象,而且連同刑法執行都存在權力尋租現象,也就是說,一進牢城營或者官府衙門就要花錢,不然只會被重判,或者被折磨死。錢不僅能通神,而且還能決定人的生死。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最讓人看清牢城營真面目的是宋江初見戴宗一節。宋江懷揣著吳用的引薦信和銀子,就是不交給江州兩院押牢節級戴宗。戴宗罵道:“你這黑矮殺才,倚仗誰的勢,要不送常例錢來與我?”宋江故意不送錢,戴宗大罵:“賊配軍!安敢如此無禮,顛倒說我小哉!那兜馱的,與我背起來!且打這廝一百訊棍!”營裡的眾人平時都收了宋江的銀子,聽說要打宋江,一鬨都跑了。戴宗拿起訊棒,要打宋江。他說:“你這賊配軍,是我手裡行貨!輕咳嗽便是罪過!”還說,“你說不該死!我要結果你也不難,只似打殺一個蒼蠅!”沒錢的囚犯就是押牢節級手下的一個蒼蠅,一文不值。當宋江說出吳用大名之後,戴宗立刻變了臉色,要和宋江到城裡說話。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宋江帶了銀子和吳用書信和戴宗一起到江州城裡酒肆坐下,取出吳用書信給戴宗,戴宗讀完,收了書信,望著宋江便拜。一個江州兩院押牢節級給一個囚徒跪拜行禮,可見當時官場風氣。

宋江題反詩之後,被黃文炳看到,稟告蔡九知府。蔡九知府派人捉拿宋江,戴宗摸到信兒,提前告訴宋江讓他裝瘋賣傻,好逃過劫難。宋江翻白眼,披頭散髮,往屎尿坑裡滾,還滿嘴胡言亂語。戴宗和那些做公的說宋江是個失心瘋的漢子,不用捉拿。不料,黃文炳看破了機關,二次派戴宗帶人捉拿宋江。知府對宋江用刑之後,打得宋江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宋江只能招供。這裡面除了戴宗教他的裝瘋賣傻,沒有什麼權力尋租,黃文炳就是要把宋江弄成反賊,以此加官進爵。戴宗因為傳假情報受到牽連,連同宋江一起被判斬首。本來是第二天行刑,只是當案黃孔目和戴宗關係好,對蔡九知府說第二天日子不好,要等到五天之後才能行刑。黃孔目只求戴宗能多活幾天,沒別的想法。如此一來,就給梁山好漢劫法場爭取了時間。也就是說,黃孔目利用手裡的職權為戴宗多爭取了幾天活命的時間,在這五天之後,戴宗真的就活命了,被梁山好漢救走了。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盧俊義被吳用算計,被扣上私通梁山賊寇的罪名。要害死盧俊義的大管家李固給兩院押牢節級兼充行刑劊子蔡福五百兩銀子,柴進私會蔡福,給了他一千兩銀子,蔡福和弟弟蔡慶在牢裡照顧盧俊義,還給了張孔目一些銀子,張孔目把文案拖延了日期,最後判盧俊義脊杖四十,取一具二十斤鐵葉盤頭枷釘了,發配沙門島。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如果真的發配到沙門島,盧俊義必死無疑。因為沙門島是囚犯的地獄,也是牢城營裡死亡率最高的人間地獄。除了盧俊義,鐵面孔目裴宣被貪濫知府尋事,也被髮配沙門島,路過飲馬川,被鄧飛殺了防送公人,救下,落草為寇。押送盧俊義的董超、薛霸要在半路害死盧俊義,被燕青射死。如果鄧飛和盧俊義都到了沙門島,就沒有下文了。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清初顧祖禹的《二十一史方輿紀要》記載的很明確:“(登州)府西北六十里海中,海舟行者,必泊此避風,五代時,置沙門寨。”北宋登州府即今山東蓬萊,北宋沙門島即今廟島群島中的廟島。從五代到元代,這個島一直被當做監獄使用。《宋史·刑法志》記載:“配隸重者沙門島寨,其次嶺表,其次三千里至鄰州。”即犯下死罪赦免者,要送到沙門島受罰。沙門島算是刺配最差的去處。沙門島的監獄主管人員就是土皇帝,經常虐待囚犯,手段非常殘忍。有的主管人員為了節省糧食,虐殺犯人。宋神宗熙寧年間,一個叫做李慶平的沙門寨寨主,擔任監押的兩年多時間裡,殺害了七百多名犯人,還制定變態刑法,以虐待犯人為樂。其他的節級、牢子都是上行下效,變著法地折磨犯人。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從構思角度來看,施耐庵寫到盧俊義和裴宣被刺配沙門島的半路都被人救了,實在是事出有因。沙門島是北宋人心目中的人間地獄,“刺配沙門島”成了讓人恐懼的事。當十萬生辰綱丟失之後,梁中書給濟州府尹下了書札,太師蔡京派府幹到濟州府催促,府幹要求限定十天破案,破不了案就要請府尹到沙門島走一遭。府尹大驚,立刻派人查案。可見,沙門島在人們心目中的恐懼程度。因此,“投沙門島走一遭”成了民間的口頭禪。

《水滸傳》中牢城營的規矩


和沙門島比起來,那些滄州牢城營、孟州牢城營、江州牢城營要好得多,不過也是權力尋租的地獄,不是沃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