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胡必杰:上海阻止重症化措施有效,已20多天无轻症转重症

3月5日上午11时30分许,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卢洪洲、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主任胡必杰、龙华医院呼吸科主任张惠勇等专家接受记者采访。

防止轻症病人向重症及危重症病人转化是新冠肺炎救治的一大关键,上海医疗救治团队在这方面成绩出色,胡必杰对此进行了介绍。

胡必杰说,从上海目前300多例病人来看,轻症和普通型肺炎的病例大概占85%左右,如何阻止这些病人转向重症、重症转向危重症,一直是上海救治团队反复琢磨的内容。

“重症患者抢救非常重要,我们花了很大精力在这方面,但是如果我们能成功阻止一个病人向重症危重症转化,就避免了后续的事情。”他说。

通过全国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可以看出,老年人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主要群体,在这之外,上海团队也发现,有许多基础疾病因素对治疗也产生重要影响,比如高血压、冠心病、极度肥胖等等。反过来,传统肺部感染的相关慢性疾病所占比例相对较少。

从轻症到重症,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胡必杰说,胸部影像学的使用在早期发现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通过第一张胸部CT,接着和间隔48小时、72小时的胸部CT的比较,我们借此去挖掘哪些病人可能重症化。”针对这些病人,救治团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阻止重症化。

有一个关键指标,是上海治疗团队在国内首先发现。

“T淋巴细胞亚群CD4,之前国内没有专家指出来,这是我们上海团队发现这一指标,”胡必杰进一步说,“如果T淋巴细胞亚群CD4指标绝对值小于400,就容易重症化。有一些病人这一指标小于200甚至100,针对这样的病人,我们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阻止重症化。”

如何尽早采取干预措施,胡必杰同样作了介绍。

第一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维护,包括饮食管理、睡眠管理、内环境失调的积极纠正,以及早期发现凝血机制障碍及时进行纠正;

第二,救治团队在患者免疫机制的调节方面的措施也很有效果;

第三,上海团队对激素的使用有严格规范和限制。胡必杰说,“上海的病人使用比例很低,即使使用的也是很短期、小剂量使用。”单纯地由新冠肺炎引起、而不是合并其他细菌感染的情况,上海治疗团队对抗生素的使用也大幅度降低。

一系列及时的救治方案调整和完善,上海在轻症病人转向重症化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

“过去一个多月,我们已经看到上海救治团队在阻止重症化上的效果,一个是早期识别,一个是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这都显示是有效的。”胡必杰说,“从2月10日左右至今,我们再没有病人从普通转为重症、从重症转为危重,这也就说明我们的措施是有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