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對於大腦正在快速發育的孩子來說,周遭的事物都很陌生,擁有旺盛的精力和強烈的好奇心是他們寶貴的特質。不過,因為孩子對自己身體動作的掌握能力有限,對外界事物的瞭解也不足,所呈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眼中所看到的孩子好動的一面。不得不說,他們那旺盛的經歷和探險精神往往讓父母心驚膽戰,必須時時注意他們的安全。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引子

敏敏從小是個好動的孩子,他的精力好像永遠都用不完。自從學會了走路之後,敏敏就把家裡當成了跑馬場,跑跑跳跳的,根本就不能安靜下來。全家人最擔心的就是敏敏會不會在哪兒摔倒?或撞到哪兒了?每次帶敏敏外出去外面餐廳吃飯,就算事先已經對他千交代、萬囑咐,最終還是很難避免發生撞翻桌椅、碰倒杯碗、滿場亂跑的“事故”。

原本以為敏敏可能是因為年紀還小,想著孩子再長大一些就會更懂事了,上了小學一年級之後,好動的行為就會慢慢好轉。但是,現在一年級上學期都已經差不多結束了,可敏敏好動的情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是變本加厲。這不,在上個學期末到學校開家長會的時候,班主任就給敏敏媽媽交了個底,這時,敏敏媽媽這才知道自家孩子上課時一直喜歡跟同學講話,下了課更是一下都沒有消停,經常在走廊上奔跑,險象環生,不是差點撞到別人身上,就是差點被別人所撞倒。這讓敏敏媽媽不禁擔憂起來。

類似敏敏這樣好動的小朋友在現實中並不罕見,而且還佔有相當大的比例,給不少家長平添了很多的不安和煩惱。那麼,我們到底該怎麼去幫助像敏敏這樣的孩子呢?

01 孩子“好動”背後的真相,其實是孩子身體的一種需要

就如同每個人的個性都各不相同,每個孩子喜歡的活動類型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總體偏好動態活動;而有的孩子則喜歡找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坐著看書或玩玩具,總體鍾愛靜態活動。

我們發現,喜歡動態活動的孩子,每天身體需要的活動量比較大,他們好像總是有充沛的精力等著釋放,很難安靜下來;如果在遇到需要長時間安靜的情況時,比如要安靜坐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等等,這種動態類型的孩子就容易出現坐不住、不斷變換坐姿或一直說話等行為。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按照權威專家的說法,孩子每天需要的活動量,實際上在出生時就已經設定好了。活動量大的孩子,在嬰兒時期就已經開始不斷嘗試伸展自己的手腳,因此常有手腳伸出嬰兒床欄杆外的情形。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可以做到的動作越來越複雜,像翻身、走路、跑步等,孩子對環境的探索方式也就越來越多。

除了活動量之外,對生活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心也是孩子的特質傾向之一。每個孩子好奇心的強度,以及探索事物的方式不盡相同。有的孩子會先從旁觀察,而有的孩子會慢慢靠近,還有的孩子則會選擇直接嘗試。在這個過程當中,好奇心強的孩子如果碰巧活動量又大,就會出現優先以肢體動作去探索環境的行為,比如:看到新鮮的東西,手就會直接伸出去觸摸;看到新玩具,還不知道要怎麼玩就立刻開始試著“神”操作一番,這種類型孩子的好動已經初露端倪。

好動的孩子常被大人叮囑要安靜和乖乖坐著不要亂動,然後父母會發現,孩子通常一開始也願意配合,只是安靜不了多久,又會忍不住開始多話、坐不住、跑來跑去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好動的孩子其實是非常需要父母的理解,他並不是故意的,而是因為安靜地坐著無法滿足他所需要的身體活動量,因此身體自然而然地會找事情做。

當我們瞭解了孩子的這一心理發展特性,無疑就對孩子的種種曾經我們不可理喻的好動行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就很好地解釋了“好動是孩子的一種身體需要”的觀點。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因此,如果你每次帶孩子到需要安靜的場合,如書店、圖書館等場所,孩子都無法規規矩矩地待著;或者每到一個新環境孩子就到處亂跑,那麼,我們先別急著給孩子貼不懂規矩的標籤,不妨試著換個角度去思考:

“孩子不是不懂規矩,只是他們對周圍環境中的各種事物充滿好奇,有喜歡用身體觸碰、動手操作等方式去探索,既讓自己可以充分釋放身體能量,又能達到探索環境的目的。”

這樣在理解孩子的基礎上,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以更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來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02 面對孩子的“好動”問題,父母一定要避開這三個誤區

面對孩子的“好動”問題,父母一定要避開以下這三個誤區:

誤區一:通過靜態活動來矯正

不少父母認為孩子動來動去是因為定力不夠,只要多安排一些需要靜心的活動,例如下棋、畫畫等方式來磨鍊心性,天長日久,孩子就會逐漸變得穩固成熟起來。

這想法初看起來好像沒問題,但實際上,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好動的孩子所需要的正是釋放旺盛的能量,如果強迫孩子從事安靜的活動,不僅無法滿足孩子的身體需求,反而會讓孩子積累更多的挫折感和不愉快的情緒。因此,父母千萬不要期待用靜態活動的安排來改變孩子好動的特質。

誤區二:放任孩子探索新環境

好動的孩子通常對周邊環境尤其是新環境很好奇,如果父母一開始就放任不管,任他自由去探索,比如在公共場所或動車上放任孩子,他會很容易不自覺地破壞環境、觸犯公共規則及干擾他人等,並使得他在後續融入新環境的過程變得更加困難,因為沒有誰會歡迎和接受一個人見人厭的“熊孩子”。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父母最好提前和孩子說明在這個環境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帶孩子一起學習要遵守的規範要求,並陪伴孩子一同進行一段時間的活動,在確認孩子熟悉環境、瞭解規範、清楚活動方式及安全事項之後,再讓他自由探索和選擇。

誤區三:懲罰孩子犯錯之後的補償行為

有時候,我們即使事先做了規劃,預想到各種可能的情況,和孩子也做好了相關的約定等等,但這並不代表著孩子就一定會做到百分百地遵守。現實中,孩子常會因為太過於興奮而忘記原先和父母說好的約定,通常在犯錯後才會想要通過做點什麼來彌補過錯,但這時的父母可能會因為生氣、煩躁、緊張而大聲斥責孩子,結果把孩子渴望表現良好的補償動機和善意都給抹殺了。

比如,當孩子不小心打碎玻璃瓶時,他可能會出於補償過錯的心理而立刻伸手去撿拾碎玻璃片,而尚處在驚嚇中的父母,往往會出於擔心孩子被碎玻璃割傷而失去應有的理智而大聲斥責,要孩子站到一邊去。但是,這樣的過度反應反而會很容易造成父母被自己的情緒所綁架,從而忽略了孩子內心的愧疚和害怕心理,也漠視了孩子想要承擔後果的責任感。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建議父母在平時要從提升自我覺察、安頓情緒的能力做起。這樣當遇到事情的時候,自己能夠很快平靜下來,再帶著孩子一起面對後果、承擔應有的責任。例如回到前面的案例,父母就可帶著孩子去拿掃把,請孩子將玻璃碎片用掃把掃進畚斗裡,避免用手撿拾玻璃可能被割傷的風險。等這些情況處理完之後,父母再和孩子討論事情發生的過程,以及如何避免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

03 解決孩子的“好動”問題,父母一定要把握這三個關鍵

解決孩子的“好動”問題,父母一定要把握以下這三個關鍵:

關鍵之一:要為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

之所以提出要給好動的孩子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主要是由於這類型孩子的活動量較大,父母在為孩子安排生活作息時,要先順應孩子的活動量需求,給動態型的活動儘量多分配一些時間,像騎兒童自行車、去遊樂場玩、游泳等,讓孩子過剩的精力可以得到充分的釋放。

孩子開始讀小學之後,每天待在教室上課的時間比起幼兒階段要增加許多,能自由活動的時間越來越少,需要孩子花費很多精力學會控制自我,讓自己待在教室裡好好上課。等到上完一天課程放學回家之後,幾乎已經沒有多餘的精力好好控制自己了,再加上如果在學校期間的活動量需求沒有得到滿足,體能消耗不夠,回到家中就更容易出現失控的行為。

所以,為了讓孩子有充足的活動量和適當的放鬆空間,建議父母在孩子每天放學後,為他們安排適量的運動或戶外活動,讓孩子每天能有充分釋放活力的時間。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關鍵之二:要給孩子安排動靜穿插的活動

除了給孩子保證適量的活動之外,也要協助孩子發展必要的自制力,而要達成這一目的,父母就要儘量給孩子安排動靜穿插的活動。

1、父母在平時可以多和孩子玩控制身體的遊戲。

比如,我們在小時候經常玩的“木頭人”遊戲就可以傳承給我們的孩子來玩,具體玩法是:當孩子聽到“木頭人”這三個字時,必須馬上停住,維持當下的動作。讓孩子在愉快的遊戲中學會提升自我控制能力。

2、父母可以和孩子創造一些小活動,讓孩子逐漸養成動靜自如的習慣。例如,在公交車上或其它需要安靜的場所,父母可以和孩子玩“看誰最厲害”,即比賽看誰可以最久堅持不說話。不過,在進行這個活動時,父母要將注意力集中在和孩子的互動上,而不是對孩子不管不顧的,或只顧自己玩手機等。也就是雖然不說話,但是仍然要和孩子交換眼神,讓孩子感覺到父母的關注。凡此種種,都可以引導孩子發現自己身體能量的優勢,把能量用在好的地方。

當然,我們也別忘了,在幫助孩子發展自控力時,也要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並不斷給予孩子鼓勵的話語。

以外出用餐時坐在位置上時間的長短為例,父母可以先觀察孩子在無意識下可以持續坐在座位上多久時間,以這個時間作為評估要求的基準值。例如,孩子通常乖乖坐在椅子上15分鐘後,就會開始挪動屁股、轉頭看別的地方等等,那麼,孩子可以安靜地坐在位置上的時間基準值就是15分鐘。一旦孩子大部分時候都可以靜坐15分鐘後,就可以把目標設定在比他現有能力再多一點的基準上。比如,增加5分鐘,變為20分鐘。等到孩子能安靜坐在位置上20分鐘後,再逐漸提高標準。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3、在每次外出前,提前準備好孩子喜歡且可以安靜進行的小活動。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必須帶孩子到比較安靜場合的機會,這也是幫助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好時機。父母可以事先和孩子一起準備好適合安靜場合的小活動,比如一起畫畫等紙上游戲。

此外,也要記得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允許孩子離開座位到外面活動一下,甚至刻意安排孩子去幫忙拿東西或做點別的什麼事情,等孩子回到座位上時,他又可以安靜坐上一段時間。當孩子做到時,父母一定要給予相應的肯定和讚賞,這些做法都能強化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4、要隨著孩子的年齡變化來調整動靜穿插的活動和節奏。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需要較多的外力協助,父母可以幫孩子決定、準備適合安靜情境的小活動。比如,在孩子需要到外面活動一下的時候,提早主動詢問孩子“現在想和爸爸一起去外面走一走,是嗎?”“寶貝,去書櫃裡幫媽媽拿一本書好嗎?”等等。

隨著孩子年齡漸長,父母就要讓他有更多的自主權來選擇,安排自己的活動,無論是閱讀、繪畫,聽音樂,或者動手做小手工等等,只要是孩子自己決定的,他們就會更願意投入精力和心思去做。另外,也要鼓勵孩子在感覺到身體需要活動的時候,應該主動向父母表達出來。

娃總是好動坐不住?專家支招:這3個誤區要避開,這3個關鍵要把握

關鍵之三:要主動給孩子提供當小幫手的機會

父母在平時可多邀請孩子擔任小幫手,比如幫忙拿東西、擦桌子、掃掃地等,讓孩子通過幫忙做事來釋放高活動量的需求。當孩子完成任務後,一定要記得肯定他的表現,感謝他的幫忙,達到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的目的。

父母在請孩子做小幫手時,要注意任務必須是孩子力所能及且安全有保障的。此外,父母也要記得將焦點放在孩子願意幫忙的動力上,而非事情做得好不好的結果上。

結語

“好動”的孩子,在生活中總是不斷犯錯,總是讓父母牽腸掛肚的。儘管他們在表面上可能裝得很鎮定,內心深處卻常常湧動著一種不安。他們從一開始對事物感到好奇、興奮、開心,再到一不小心犯錯變得驚嚇、愧疚、害怕,一直到被責罵而感到難過、委屈、生氣,其實那樣的結果絕不是孩子所樂見的。

當我們知道孩子“好動”問題背後的真相:這只不過是孩子身體的一種需要。那麼,我們就能放下對孩子的所有成見,能看到孩子更多的優點,讓活力和好奇成為他們學習成長的動力,“好動”孩子的未來,如果能夠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一樣可以很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