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周世宗柴榮的明君之處在哪裡?

林子說歷史


周世宗柴榮是五代第一明君,

他為政英明練達,果敢敏捷,言談開明。

薛居正監修的《五代史》(《舊五代史》)謂柴榮・“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歐陽修《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稱柴榮:“世宗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準右,復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方內延儒學文章之士,考制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

司馬光也對周世宗厚加褒讚,在《通鑑》中評論:“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世宗未登皇位時,韜光養晦,人們不知其能。繼位後,破高平北漢、契丹聯軍,人們始知其英武。他治軍嚴,號令明,人不敢稍有違犯。對敵攻城,矢石紛落,左右皆恐懼失色,他卻聲色不動。他又勤於治國,百司簿籍過目不忘;他識忠辨奸,聰明如神。閒暇時則召儒者讀前史,論大義,不喜聲色珍玩奢侈。使群臣能各盡其能。群臣有功則厚賞之,有過則面責之,服過則放免之。故臣下無不畏其明察而懷其恩惠。

周世宗是位志在四方、有能力統一河山的軍事家,更是目光遠大、膽識過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自幼生活在社會底層,深知民間疾苦。他希望能做三十年皇帝:“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他以務實的態度、宏大的魄力,革故鼎新,所進行的改革卓有成效、影響深遠。只是他去世太早很多事情都沒能夠完成,但很多事業在北宋初期都沿襲了下去。征討準南是世宗統一大業的一部分。

柴榮的人生很短暫,他在位只有五年半,去世時也只有三十九歲。但就是這短短的的五年半時間,柴榮卻深深震撼了歷史。史稱,柴榮採納王樸《平邊策》,“先易後難”,開始了“平天下”的艱難進程,連續三年三次率兵親征南唐,並創建水軍,佔領了戰略位置非常重要的南唐江北、淮南十四州,為日後北宋統一江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東秋妮


周世宗柴榮被稱為五代第一君,後世人對他的評價向來有褒無貶,少有爭議.從明朝朱元璋到清朝溥儀(自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至宣統元年即公元1909年),明清的皇帝對他的祭祀不斷.至今世宗慶陵前保存下來的御製祭文碑、祝文碑近40通,而相比宋陵祭碑的蕩然無存使得世宗慶陵祭碑顯得更加珍貴,它似乎默默的向世人書寫著一位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好皇帝…… 國學大師陳寅恪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宋代軍事雖弱,但文化之燦爛卻為漢唐所不及,達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最高峰.正因如此,趙匡胤作為趙宋王朝的締造者,頗受後人推崇.其實,“趙宋之世”的實際開創者並不是趙匡胤.趙匡胤是踩著巨人的肩膀登上高峰的,而為他搭橋輔路、奠定基業的,就是流星般劃過歷史天空的短命天子後周世宗柴榮.柴榮是五代時期最英明的君主,也是對中國歷史進程影響最深的人物之一.他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掃除唐未以來的政治弊端,大力發展經濟,使國力迅速增強.他整頓驕將惰卒,親率兵馬南征北戰,幾乎戰無不勝.遺憾的是,上天僅給了他5年半時間.然而,就在他幾乎就要一統天下的最後階段,這位雄才大略、英明果敢的一代英主,卻以39歲英年在北伐契丹途中不幸染疾,猝然而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