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那天和朋友聊起天来,说到考研这件事。

从去年开始,她工作不顺,就想回炉重造去读研,甚至还纠结是否应该辞职全心在家备考。

不过她昨天说,我彻底打消辞职备考这个念头了。原来担心没有时间,现在看来根本不是时间的问题,是我管不住自己。

因为疫情在家呆了半个月,难得拥有了大把整块的时间,却因为各种琐碎的事情,全都荒废了。好不容易坐到桌子前打开了书,没看几分钟,就不自觉玩起了手机,微博、豆瓣、知乎刷的都要吐了,我还是不想看书学习。

假期怎样才能有动力去学习啊?为什么别人在家能学那么多东西呢?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请回答1988》

今天分享几个比较有效的小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1、寻找让自己“上瘾”的刺激

很多人总说自己拖延症太严重,或者说意志力不够,但我觉得根本问题在于没有为学习找到强大的动力。因为没有动力,所以才无法抗拒诱惑。

不过,说实话,这件事旁人真的无济于事,最根本的解决方法还是在于你自己。你需要在内心深处意识到,这个改变自己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只能自力更生,否则哪怕是神仙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就如亦舒所说“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情,那么就算障碍重重,你也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办到它。但若是你不是真心的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情,那么纵使前方道路平坦,你也会想尽一切理由阻止自己向前。”


真正的变好来自于你内心强烈的渴望,一旦明确之后,你还可以借助能让你“上瘾”的刺激来助力。毕竟人内心潜意识都是喜欢看到结果和收获,才愿意去坚持的。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龙樱》

李笑来曾经在《把时间当朋友》提到过自己背单词的方法,说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听罗永浩说在新东方当老师能够年入百万,所以李笑来在北京地下室开启疯狂复习模式,把每一个单词都当成了钱,多复习一个单词,就多一份收入。

你看,其实大多数人做事情,都会有内外在的触发。内心深处的渴望让你踏出第一步,而外在的刺激和收获让你坚持投入,“上瘾”成习惯,不自觉地去投入、行动。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假期里很多人对游戏上瘾,学习却很困难,是因为每一个游戏环节都是多人团队精心设计出来的,任务明确,很容易沉浸并享受那个升级打怪的过程。


所以,我们不妨把学习当成打怪升级的游戏,把未知领域的知识当成值得去冒险的世界,给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设置“梯度目标”(从简单模式到复杂模式)。


在纸上画进度条,每一关设置通关后会有不同的刺激或者“奖励”(比如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等,这些一定要设置成对你自身很有吸引力的,损失了会有一点点不舒服的感觉)。

2、励志追星,追逐过程中变成更优秀的人

一提到追星,现在很多人都会觉得不务正业,还有各种私生饭不理智的极端行为,但其实真正的追星却是追着光的同时,可以让你也慢慢地变优秀,成为一颗耀眼的星。

这个星可以是娱乐圈的明星,可以是某位作家,可以是运动员……找到那个能让你坚持下去的目标和榜样,追踪他们的生活轨迹,吸收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慢慢靠近变成理想中的人的状态,那样的生活是快乐的享受的。

去年刘惜君粉丝追星实现梦想的故事就感动了一众网友。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主持人小芮称高中时喜欢歌手刘惜君,还在接机时告诉了刘惜君自己的梦想,将来想要主持她的新歌发布会。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后来,小芮不断地努力,真的考上了中传,再后来,她为了帮刘惜君宣传专辑学会了配音、视频剪辑、音频剪辑;再后来,她真的当上了主持人,争取到了采访偶像刘惜君的机会。没想到,十分紧张的小芮在见到偶像刘惜君的时候被问候,“你把头发剪短了?”小芮十分感动并感谢刘惜君让自己成为了更好的人。

撒贝宁也曾说过“追星其实你是在追自己,你其实是在为自己设计着一个你理想中的生活的人设状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其实最终追来追去,你追的是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现实的世界里,而现实并不那么完美,你不可能做到如愿以偿,不可能做到有求必应。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放学别走》截图


看他那个样子,其实就是我想要的样子,但最终都会投射到自己身上,你是希望自己未来,能够像他一样优秀,像他一样成功。”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主持人大赛》截图,“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我之前其实并没有榜样和偶像,但看了《主持人大赛》却迷上了康辉和董卿,一个“行走的新闻库”,一位“腹有诗书气自华”,业务能力超强,所以后来去看关于他们的书和节目,越看越欢喜,看完后就只想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博学的人。


假期看不进书的时候就去看他们的节目充电,然后提醒自己还是要努力,希望未来我有天可以和他们一样优秀。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那个人,因为他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可以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迷茫、走不下去的时候,就想想如果是他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然后就仿佛收到了鼓励充满力量继续前行。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3、最好的休息是重燃生活的热情,保持精力最好的方法就是持续充电

假期看到林光锐的一段话,深有感触。他说:

个人观察那些官员、老板、高管群体,基本没有法定节假日周六日的放假的概念,他们是想休息时就主动调整自己的节奏,慢下来就是休息、学习钻研就是休息,因为事情排得满满的成就事件驱动、责任使命驱动。

普通人才有节假日、周六日的概念,所以他们的周六日基本是睡觉补觉、工作忙碌后的不知所措所以需要电视剧看个电影、游戏、打牌、喝酒等负向循坏的事情去填充,这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消耗,所以上班累、休息更累。


亲身实践过发现确实如此,回到北京后开启在家工作模式,每天早起、做早饭、工作、午饭、工作、适量运动,晚上看书……这样规律秩序的习惯,让我每天都很充实有成就感,还不觉得累,整个人都很兴奋。早睡,让我第二天也更有精力和动力。

相反疫情爆发时的假期,宅在家里的我几乎每天葛优躺、睡懒觉、刷剧、玩游戏、看新闻……明明什么都没做,过一会儿就疲倦无聊到不行,还嫌弃时间过得慢,久而久之越懒越不愿意动。

那一刻才明白,原来最好的休息并不是过分放纵自己,而是重燃生活的热情,保持精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持续充电,一旦你在改变自己的路上越走越好时,你就再也不想回到以前那种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还大喊“迷茫”的矫情状态。


工作两年,要不要辞职在家准备考研?疫情假期给了我答案


最后分享一段话,共勉:

认清自己的现实处境,参考自己的真实想法,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当远视眼,只懂得遥望山顶的秀美,却不肯迈出脚下的步伐;不当近视眼,只顾享受眼前的安逸和舒适,而对生活所隐藏的危机视而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