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沒有像我一樣的,只是喜歡某些明星的作品,從未追捧過任何明星?與明星粉絲有何異同?

中雲普茶業


有啊,我就是這樣,喜歡明星的某部作品是對他(她)這部作品裡麵人物塑造的肯定,至少裡面的人物在某一瞬間打動到我,甚至感動到我了,說明他(她)這一人物塑造的很成功,深入人心,因此喜歡了他(她)的某部作品,除了這樣我從來不追星,因為我覺得還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事情等著我去幹,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追星上,這就是我的回答。











六扇門人jgy


很榮幸,我們一樣。

我喜歡的明星,有很多,比如薛之謙、毛不易、楊超越等等一些。

薛之謙

要說起薛之謙,我應該是很早的就知道了。當初他那首 認真的雪 火遍大江南北,但是可能大多數人都不知道他,只知道他的歌。

很幸運,當然我已經知道了這個人但是當時根本聽不懂唱的啥。這個是2006年的歌曲,當初還是很小。我特意搜了一下他的作品。雖然在他10至15年間,沉寂的時候,他的專輯確是每年都有發佈。

最終15年的時候,因為 紳士 從而爆🔥。他也變成了最會講段子的歌手。

18的時候看了 無限歌謠季 這個節目,發現他是一個專心音樂而且非常有才華的人。

並且薛之謙的每一首歌曲,都是免費的,自己買了版權的。

所以我就像題主一樣,只喜歡作品。並沒有吹捧。

毛不易

毛不易是通過 明日之子 這個節目以第一名出道的。

在他比賽的時候以一首 消愁,就已經霸佔各種榜單了。當初我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這首歌也承載了大學的回憶。

後來我就去看了第一季 明日之子 然後就喜歡上了這個靦腆的小夥子。他的歌非常的有魔力,聽著他的歌你的腦子裡會有極強的畫面感。

楊超越

我當時是看,創造101認識的她。她是通過這個節目開始火起來的。

身為一個男生。當初看節目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想看美女,然後就發現了這裡面有好多懷揣著夢想的女孩子。

但是楊超越可能是這裡面的一個 怪咖 跳舞 不如人唱歌不如人。可是她是最幸運的一個,幸運的參加了這個節目,並且讓大家認識了她。

喜歡的人,喜歡的人的是她的真實,不作做、以及她的平凡。

明星也是人,他們身上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優點,作為粉絲不需要天天的在微博上罵來罵去,喜歡一個人,就要欣賞她的作品,而不是為了顏值。一味地吹捧。


古月大叔


其實我感覺很多人都和你有著一樣的感覺包括我 ,我們大部分人都是沒有辦法能接觸到明星的,所以並不能夠了解到明星本人是一個什麼樣性格的人,我們瞭解他們喜歡他們基本上都是通過他們所表演的作品的,而每部作品的角色都是有人設的 ,通過作品裡面的故事情節,我們往往就會帶入進去,喜歡某個角色,而間接的喜歡出演某角色的明星藝人們。

就好比最近出演愛情公寓5學霸諸葛大力而爆紅的 成果。愛情公寓這個系列是我們很多人的情懷 所以對於這一季剛開始聽說有三位新人加入,很多人是抗拒的,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和諸葛大力角色人設的建立我們開始喜歡上這個角色,為什麼另外兩位新人並沒有像成果一樣爆紅呢?我覺得還是角色並沒有像諸葛大力一樣討喜。所以網上有句話你喜歡的是 成果還是諸葛大力?

當然,一個角色深刻形象的建立還是要歸功與演員本身,並不是說其他兩位新人就比成果演的要差,只能說他們的角色沒有諸葛大力討喜而已。而我們這類的粉絲比某些粉絲的區別,我感覺就是我們更理智一些,我們能夠分的清楚角色是角色,藝人是藝人本身,當然你要問我喜歡的是成果還是諸葛大力,我想說的是小孩子才會選擇,而我兩個都喜歡[害羞][害羞],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看法。






失眠與夢與月亮


對於追星這個事兒,我一直不理解,我並非星對非理智追星不理解,而是理智追星行為不理解。在這個方面我缺乏同理之心。

非理智追星畢竟是少數,因明星結婚而悲憤跳樓的畢竟是個案。但是90、00後普通的理性追星行為讓我大惑不解。他們大多多才多藝、開朗活潑、而且還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粉絲團各種活動需要經費的),這樣的人在線下往往已經很出色的,為啥還追星呢?而且他們的戀愛對象往往跟所追的明星的人設也不相符。我知乎上看到一個關於“你追星嗎?為什麼會追星?”的高票回答:

“你有沒有愛過一個遙遠的人,他從來都不讓你失望,他是你的勇氣和力量,他永遠是年輕的,美好的,光芒萬丈的。他永遠在那裡,好像信仰一樣。”

也有其他比較高讚的回答,如通過追星讓自己變的更優秀,通過追星治癒了自己的抑鬱症等等。

我也問了一圈身邊的人為什麼追星?答案也都是非常正能量:追星很勵志!我知道這絕對不是他們追星的內在原因,因為他要想勵志,有所作為,有更多的途徑更直接的方式獲得。心理有病直接去看醫生比通過追星更有效。

可能追星的人都不清楚自己追的內因是什麼?但是,中國人的思維是往往發生任何行為都需要一個意義。什麼根治抑鬱症啦,什麼讓自己變的跟明星一樣優秀啦,什麼教會自己什麼做人的道理啦...就都出現了,並且粉絲們深陷其中無法自拔,認為自己的行為在道義上絕對正確。

如果從這個角度分析,像我這樣沒追過星的人還是不能理解,感覺喝了一碗雞湯。因為不符合邏輯。

第一,追星有意義,能引領自己向上,理性上來講自己向上的途徑肯定不是追星,目前還沒聽說追星的人群有多大的概率通過追星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狀態。

第二,一旦明星人設崩塌,網上吵的不可開交,有為明星洗白的,有為明星無腦辯護的。還有各明星粉絲之間互相詆譭攻擊謾罵的。表現的極其不理性。可是在現實中他們多才多藝,聰明機智而且不差錢,是屬於優秀的那一批年輕人啊。

那麼理性追星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也許換一個角度思考這些不合理的地方就都合理了。

哪個角度叫“需求”。通過追星獲得某種情緒的需求!

像我們小時不可能追星的。沒哪個時間精力。上學不吃力,憑天賦讀書,沒有補課,學習很輕鬆,不需要調節,各種情緒隨時可以天然的釋放。放學不是做農活,就是十幾個夥伴結伴遊玩,體力活動充沛,到晚上眼睛都睜不開,早早睡覺。琳琅滿目的線下生活無需通過其他途徑調節情緒。

但是現在社會環境變化了,大多數人都是按部就班的學習、工作、生活。但是通過追星能滿足自己的一些情緒需求,比如社交的需求,社會參與的需求。這些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是人類共性的需求。

當今環境下成長起來的90後和00後他們也有這種需求,但現實中,社交是防範的、範圍也是很小的。可這種需求放在網絡上是卻安全的。既然同一種需求有了更安全的選擇,他們自然會選擇在網上進行。

追星自然是一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完全是放鬆的,感性的。憑藉同學的安利、憑藉顏值就讓你對某個明星產生好感,加入他的粉絲團,與很多人很多人一起參與某個明星話題,即使明星人設坍塌也沒關係,為明星洗白、無腦辯護更是滿足了社會參與的情緒需求。而且還不需要負責。為了槓而槓不是說粉絲無腦,而是他們的行為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當然了在線下就會剋制,他們還是那群優秀的年輕人。

隨時閱歷、知識不斷的擴充,隨著階層的不斷提高,年輕人會變的越來越理性,那麼對感性的情緒就會越剋制。隨著他們的信息量和社會地位的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價值體系更健全、理性,他們就不追星了。

一句話總結:自我感動罷了,只要不是發展到病態的,順其自然吧




包袱齋


是的,我也是一樣的!我喜歡的男明星只有成龍大哥,還有星爺!




吳老弟的美好生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確實我也一樣!只喜歡作品,比方說喜歡劉德華的歌,自己認為好聽的就多聽,也不認為說只要是劉德華的就全喜歡。梁朝偉電影好看也只有一部分自己喜歡的覺得好看,不好看的也不會去看。現在一般比較喜歡國外的電影,誰拍的好看就看誰唄!

個人覺得算是沒有追過星,更談不上是誰的忠實粉絲。很不理解現在追星的人,大街上看到個明星像瘋了一樣。自己也曾想如果路上看到張學友,大概也就是多看一眼吧!也沒想過什麼拍照簽名啥的,也就這樣唄也是個普通人。

現在更是有時候喜歡一個作品一首歌,甚至都不會去看誰唱的,聽歌看電影本就是娛樂而已何必太認真!


征途net


只喜歡明星作品這樣的人應該不在少數吧。

這和那些追星族有很大差別,追星族喜歡的是明星本人,吃喝拉撒無條件喜歡,為追星浪費很多時間、金錢,有些人甚至喪失理智,做出瘋狂的舉動。

喜歡明星作品是一種理性、成熟的表現,明星的價值最終還是要拿作品來證明。


冬至73920733


英雄所見略同,我想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的,只單純的喜歡某個明星的作品,更深入些無非也就是很欣賞某個明星的演技,人品等,然後多看看他的作品。而粉絲就不同了,他們好像專業粉絲,甚至還會干預到明星的生活,更有甚者還做出不理智的行為,所以我感覺對於明星我們還是理智些好。


千古莫相忘


我也是通過電影電視劇,還有音樂來定位喜歡某位明星的,因為我沒有時間和精力向那些追星族一樣去了解他們,只能通過他們演技,人物設定而去了解他們,有時他們所演的人物,也是他們所經歷過,或遇到過的。而我喜歡哪位明星依據的是他的演技和他所傳播的精神文化,以及劇情所釋放的正能量,還有就是所表現出的人生態度。


80後的經歷


有,我就不追星,純粹只喜歡作品,我認為好的作業可以讓人身心愉悅,比喻《微微一笑很傾城》,高甜劇情讓人心情也跟著美麗,有的可以增加人對祖國的認識如:《紅海行動》,《戰狼》,有的教我們做人要守紀守法,不要存僥倖心理如《天不藏奸》,粉絲是單純的喜歡某個明星,喜歡他的一切,說實話,我也粉,我粉的是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