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能否推荐关于疫情防控下的复工方案,谢谢?

钰眀


眼下复工复产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如果再继续停下去,情况就更糟糕了,引起小企业破产倒闭,工人流离失业。

复工最关键的是对上班员工的管控。至于场地消毒及防疫物资配备,工人配戴口罩,测量体温,不要群体聚集等,这些是最起码的要求。与政府社区及街道,卫生部门的对接也是必需的,按照要求执行,经过检查批准即可。

而对员工的管控是大事,拟定细致的特殊时期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如果万一内部出现1例新冠病毒整个企业就基本玩完?!所以对员工过去的底细,人际活动踪迹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不发生大事件。

供参考!


牛一刀102


复工和复学下疫情管控措施应该差不多吧,甚至复学更多严格,本人从复学的情况进行说明,希望对复工有所参考。天津高校2月底

就发文要求外地老师在3月1号之前返回,也是为了复学作准备!

第一,必须扫码进校,错峰进校

正式开学前,全体返校教职工和学生需主动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内容包括前14天本人外出情况、何时返回、返回时乘坐何种交通工具、与确诊或居家隔离情况,开学前学校必须摸清楚的。开学时,在亮码(证)测温符合规定后,方可以进出校。本着大四毕业生先返校。

第二,校内提前储备防疫用品,设置足够多的“临时隔离室”

我们学校领导前天刚带队检查完,必须落实,不能走形式主义。防疫口罩、消毒液学校有没有足够的备用?发现有教职工或学生出现发烧等症状,如何应急处理?隔离室够用不,学校怎样解除家长的担忧等。学校领导要求后勤处购置必须的额温仪、消毒药剂、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装等器械药品以及清洁洗涤用品;校内配备足够的水龙头、肥皂、洗手液、干手纸,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有条件的可配备感应式手消毒设施;设置废弃口罩垃圾桶;确保开学疫情防控人员物资到位。同时设置若干间“临时隔离室”,用于发现异常教职工和学生后及时隔离送医,但不得设置在学生集体宿舍和保健室。并与教学场所、师生寝室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第三,落实错时的报到、上学、就餐、放学制度

实施错时报到、错时上学、错时就餐、错时放学制度,学生食堂排队、就餐时保持一定距离;高校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这里面教职工上下班要做好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途中不绕道其他地方。教职工到校后,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洗手液)洗手后进入教室或食堂。

第四,坚持实行每日晨(午)体温检测

开学后,教学楼要设置体温检测点,实行每日晨(午)检,安排专人对教职工和学生等所有进入学校人员测量体温、问询健康状况,并记录备查。

第五,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

建议教师授课时佩戴医用口罩。食堂从业人员须持健康证上岗,工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学校人员密集场所,全部停用中央空调。因地制宜地实行分餐制、送餐制或错峰就餐制,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近距离接触。

第六,学校一律停止超过五十人的大课和讲座。






鬼话书生


复工和防疫不能流于形式和口号。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怎么做到防疫与复工两不误,尊崇两个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什么叫因地制宜,

比如我现在身处在贵州,整个贵州没有新增防疫,那么我们就要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进入贵州省与外省的边界县道乡道省道和高速要道,火车站和高铁站。做第一层防护。

第二道防护贵州省内,市与市之间各个边界做好关卡防护。严格贯彻重疫区过来的集中隔离。不是重疫区过来的医疗检查自行隔离。放松了不是重疫区进入本市的人,严格检查流程反而更难复工。

什么是因势利导

在无新增的市及县先恢复城市步行街或者主流商圈的关卡,及工厂的复工,让市内或者县内本地人员流动性带活本土经济。本地媒体或者政府从业人员,宣传外地进入当地该市的人员请严格进行医疗检查,或者集中隔离。那么外地人进来本市就畏惧。不敢来。本土经济又会随着关卡的取消慢慢恢复。仅此个人建议,请各位不做评论。


柒夏扒尚


从公司的角度进行回答,一般公司应该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为详细复工方案。

复工方案

(一)园区管理。疫情期间,园区和办公场所一律实施封闭式管理,园区仅保留西大门供人员、车辆出入,本着“逢车必测、逢人必测”的原则,对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进行体温筛查并记录,使用手持额温枪等仪器进行非接触式检测,由物业工作人员或单位指派专人操作。所有入园人员须规范佩戴口罩,主动配合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且口罩佩戴规范方可进入。若体温高于37.2℃,将进行劝返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备案,要求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外来人员须在履行检测、登记手续并经批准同意后方可进入办公区域。邮件、快递实行定点投递,不接触配送模式。使用智能快递柜的快递员经登记并测量体温合格后可进入,全程须佩戴口罩并由工作人员陪同,完成快递柜取送件后应立即离开。外卖送餐及团购配送一律在园外通知领取。办公区域内禁止吸烟、摆放或吃零食。

(二)办公管理。疫情防控关键期,建立弹性工作制,尽量少安排集中办公,大面积开放办公的所属部门和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在满足工作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疫情防控出发,努力创造条件,可安排一半甚至更多人员居家办公。员工在家办公时,须做好网络考勤等工作。部门之间尽量通过工作群、电话、聊天工具、邮件等方式沟通工作、传递文件,最大限度地减少面对面接触,当面交流建议保持1米以上距离。

(三)会议管理。充分利用视频会议等形式安排部署工作,尽量压减会议数量和参会人员规模,原则上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不组织大型现场会议,实在必须召开的会议尽可能采取视频方式召开。同时,加快“云平台”、“网上会商”系统在全院的推广。对于必须召开的会议,参会人数原则上控制在15人以内,参会者必须佩戴口罩,同侧及相对侧应间隔1米以上距离,并尽量相对侧交错就坐,避免集中进出会场。针对生产经营、技术质量等必须召开的、现场参会人数在15人以上、有外单位人员参会等特殊情况,会议组织部门应制定专项预案(含会议时间、地点、参会人员、防控措施等),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经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召开。

(四)出行管理。疫情期间,除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公务活动外,原则上不安排公务出差。公务出差和市内公务活动由公司调派公务车辆,一律不乘坐公共交通。员工上下班一律佩戴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如确需乘坐公共交通,须全程佩戴口罩,避免触碰公共区域,与同车内乘客保持一定距离,到达目的地后第一时间洗手消毒。职工餐厅、物业管理一线务工人员和公司全体司勤人员等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严禁上下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因项目需要必需开展外业的工作人员,由各单位制定严格的防控措施和预案,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在疫情期间须严格履行出差审批程序,原则上非生产经营应急所需,不允许赴外地出差。出差人员确需赴(或途径)重点疫区出差的,报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实施;赴其他地区出差,需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批后实施。出差返回前须向审批人请示报告,返回后须填写出差相关的行程、住宿、接触人员、交通工具等详细信息,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登记。员工出差期间应尽量选择防控措施严格的宾馆住宿和正规饭店就餐,并严格按照公司和当地相关防疫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五)就餐管理。员工餐厅不安排集中就餐,暂停供应早餐,中、晚餐采取分餐制,以盒饭形式提供简餐(提倡自带筷子、勺子),晚餐时段限量供应外卖。严格防范员工就餐时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风险,严禁各种形式的聚餐活动。

未实行集中供餐的单位,按原有就餐方式不变,建议职工自带饭菜或回家就餐,禁止到人员聚集的餐饮营业场所就餐。已实行集中供餐的单位,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统一采取配餐模式,分散就餐,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各单位应在前一天前提交就餐人数,就餐时原则上应在个人工作区域附近分散就餐。工作场所不宜餐饮服务人员进入的,由各单位指派专人(可轮换)接力送餐。餐饮垃圾应集中位置收集,并在餐后一小时内及时运出。所有人员(含相关服务人员)除就餐时外,均须佩戴口罩。各单位和餐饮服务公司应每日记录配餐工作人员信息。

(六)消毒管理。原则上每日2次对电梯间、会议场所、卫生间、楼梯间、走廊、餐厅及人员经常接触、使用的器具,包括:办公桌椅、沙发、门把手、水龙头、电话、电梯按钮、照明开关、交通工具内部等进行消毒,也可视具体情况适当增加次数。其中,电梯间上班期间每2小时消毒1次;会议室、交通工具使用后应立即进行消毒。具体消毒工作由指定部门或物业公司、职工餐厅实施,并做好消毒记录。办公区域内应尽量减少使用中央空调,避免交叉通风引起感染。办公、生活区域设置专用的废弃口罩垃圾桶,每日不少于一次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七)个人防护。自觉注意个人卫生,适当适度运动,保持勤洗手、多饮水的良好习惯,保持办公生活区域干净整洁,每天对办公区域至少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员工居家保持通风和卫生整洁,严格执行属地政府疫情防控规定。员工自身应每日测量体温,报告身体状况和体温数据,各部门、单位汇总后备存。有异常情况,须当天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员工在办公场所工作期间应佩戴口罩;在电梯、会议室、餐厅、洗手间以及2人以上的工作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职工餐厅、物业公司分别详细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职工餐厅、物业保洁、保安工作的人员相关防护措施,一线工作人员全程佩戴一次性口罩、手套,特殊岗位配备护目镜、防护服等,整体提高一线工作人员的防护等级。

(八)员工关爱。各单位要加强物资保障,根据实际情况及岗位需要,为一线和在岗人员配发口罩等防护物资,落实生产经营、作业过程中的健康防护和监测措施。做好员工心理疏导和培训,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九)人员摸排。实施疫情信息“一日一查一报”机制,加大人员摸排力度,及时掌握员工出行情况和身体状况,各部门(单位)每日向公司报送疫情期间员工状况异常信息。各部门(单位)要对返岗复工人员开展健康摸底调查,把握人员健康状况和近期人员接触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属地卫生健康部门和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根据属地政府要求采取居家隔离等措施。加强对一线工作人员家庭成员、居住小区有无涉及疑似和确诊病例及特殊情况的摸排工作,及时掌握信息,做好工作安排和员工关怀。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目前人在湖北地区和仍处于医学观察隔离期的员工,暂不返岗。

(十)应急处置。一旦发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等情况,相关单位要第一时间报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信息上报要求及时向属地政府报告疫情情况。相关部门(单位)要及时对疫情发生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密切接触人员的隔离工作,避免疫情扩散;所在部门要及时跟进发生病情员工治疗情况,跟踪密切接触人员隔离情况,及时将相关信息报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十一)防护用品储备及配置。工作人员在工作场所佩戴的口罩,由单位按一定数量标准配发。物业公司和相关单位应提前采购、储备充足的口罩、消毒液、洗手液、擦手纸等防护用品。物业公司应在洗手间配备充足的洗手液、擦手纸,增设专门收集废弃口罩的垃圾桶(设置文字标识,标明废弃口罩专用),内设塑料袋内衬,避免废弃口罩与容器直接接触。统一收集的废弃口罩经消毒后方可废弃处理。

责任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要坚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将复工复产纳入疫情防控统筹安排和推进,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和责任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复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各环节有专人负责。

(二)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部门(单位)主体责任,建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机制,组织专人负责复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逐级落实责任人,严格落实公司各项防控措施。

(三)强化工作保障。要在疫情可防可控的前提下,加大人员力量投入,尽快推动各项工作恢复正常。要继续多渠道加大物资采购力度,适当配备相关专业防护设备,为一线员工心无旁骛地履职尽责提供安全保障。

(四)强化责任追究。各部门(单位)要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各项任务,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


秋明的数字化札记


在目前疫情尚未解除的前提下,复工也应是捐序逐渐恢复。首先,对重点防控区工作人员能不复工就不复工,如需复工应重点防控,尽力控制复工人员教量。对绿码人员可实施多班倒班制,把同时段上班人数压缩到最少,减小聚集人多的风险。同时对复工场所严格实施消杀及通风。对复工上班人员加大空间距离,配置防护装备。还可实施预防药物饮用等。


牛虎言传


全面复工已经迫在眉睫,喊口号是不行的,必须付诸行动


汉江骑行者


一定要解决好“湖北人受岐视”的问题,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湖北的长远发展。除了湖北人自身必须努力以外,政府需要在这方面要有更多的作为:待疫情好转后,一是要向全国各地推荐湖北劳动力;二是尽力做大省内产业市场,为湖北人在湖北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三是为现在滞留在湖北的健康人出行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必要向有关地方政府联系对接。


远程春光


首先跟复工人员认真地开会讲清楚必须要注意的事项和利害关系,每天上班前必须给每个人测体温,作为负责人也要注意观察每个人每天的于疫情有关身体情况,稍有异常必须送定点医院进行检查,确保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工作!


青岛小哥201563953


首先,员工进入工厂要进行体温测量,其次,要员工必须佩戴口罩!第三,工厂需要对车间及公共场所及时进行定期消杀,第四,饭堂吃饭的时候,注意员工不能交流,尽快堂食,不能群聚群坐!!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9b8aaf11ec244f718282b589280b21cb\

阳光的三哥


方案很简单。

1.戴口罩。

2.还要与他人保持距离至少一米以上。

3.不能两人以上扎堆聚集。

关键是在于每个人能否做到自觉。发热了自觉上报。自觉和他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自觉戴口罩。这才是重点。所以疫情防控关键是在个人的自觉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