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戰疫保生產

打開一扇窗 看見內蒙古

內蒙古日報記者 徐永升 通訊員 美令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戰疫保生產

"種子、化肥、地膜,需要啥,和我說一下",阿魯科爾沁旗新民鄉永寧堡村駐村第一書記姚青山一邊在村裡走訪,勸告村民出門要戴口罩、不要聚集,一邊收集村民需要的農資信息,並認真做好登記。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戰疫保生產

疫情發生以來,因為交通運輸原因,不少群眾擔心不能進城購買春耕農資,作為第一書記的姚青山看在眼裡、記在心中。他與村兩委班子商議聯繫了鄉里三農服務公司,實行群眾線上下單,線下配送服務,使群眾不出村就可以備好所需春耕農資,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為今年增產增收增添了一份希望、提供了一份保障。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戰疫保生產

"書記,這段時間受疫情影響,我家飼料嚴重短缺,不僅我家,我們嘎查不少牧戶都發愁呢",坤都鎮烏森義和嘎查駐村第一書記哈斯巴圖上崗第一天就接到貧困戶阿木日吉日嘎拉的求助電話。他第一時間與嘎查"兩委"成員一起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對貧困戶、養殖戶短缺飼草料情況進行統計,並聯系購買了北京禾豐飼料代理商2500斤飼料,及時送到牧戶家中,解決了牧民燃眉之急,保障了春季接羔接犢工作有序推進。

內蒙古阿魯科爾沁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戰疫保生產

瑞雪兆豐年,"咱們加把勁兒把全村3600畝水澆地安裝膜下滴灌工作爭取在春耕之前完成,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保障",朝格日勒圖正在與兩委班子商議著今年的工作,他是阿旗民政局派駐巴彥花鎮巴彥敖包村第一書記,"2018年引進了覆全膜種植技術,試種5000畝玉米農作物,每畝增產200斤,2019年覆全膜種植達到15000畝,今年的3600畝水澆地安裝膜下滴灌項目建成後主要種植玉米,涵蓋全村的448戶1748人,項目的建成每畝增產300斤,每畝增收240元",朝格日勒圖開心的說。

人勤春早,莫誤農時。阿旗245名駐村第一書記正忙碌於疫情防控、春耕備耕和脫貧攻堅第一線,積極為各嘎查村制規劃、謀方向、定措施、備春耕,幫助百姓脫貧致富拓寬渠道,切實增強村民幸福感和獲得感,引領群眾向實現鄉村振興邁出堅強有力步伐。 向奮戰在全旗戰"疫"戰"貧"一線的第一書記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