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当新冠病毒阻击战打响,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全国人民为之动容。而在武汉雷神山医院

两位年近花甲的大连医师,同样打动了所有人的心

2月8日,16:30接到通知,驰援雷神山医院。

19:30机场集合

21:00起飞

来不及准备行装,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他们随大连500位战士,一同踏上了抗“疫”征程——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许洪卫

今年59岁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八科主任许洪卫,是大连援武汉雷神山医疗队里年龄最大的队员,他今年12月就要退休了。2月8日,出征那天的他,头发花白却意气风发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别看我是肛肠科医生,我原来是部队医院的医生,对应急救治很有经验。”许洪卫说,他主动要求去武汉,

虽然要退休了,但想坚持到最后,发挥自己的余热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来到雷神山医院后,他和年轻人一样忙碌救治患者,累了就这样躺着歇歇。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白晓刚

白晓刚,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六科主任,也是大连援武汉雷神山医院医疗队队员。当看到武汉每日确诊人数快速增长、武汉当地医护人员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他

不顾及因为年纪而带来的体力下降等问题,第一时间请战去武汉抗击病毒的最前沿。

身为科主任的他,平常是不用值夜班的。然而在雷神山A2病区,为了充足治疗力量,也为了更快地打赢这场阻击战。58岁的他,又重回20年前住院医生的日子,开始了夜班生涯。

本来科里打算照顾他,让他值长白班,不必倒夜班那么辛苦,可他却拒绝了。“我是党员,也是一名医生,来到武汉,请把我当做住院医师用!

于是,他和所有年轻大夫一样,每天早起晚归,风雨无阻,穿上防护服,进仓查房,管理病人,书写病例。值班查房时间最少也得3个小时左右,遇到病情复杂,5、6个小时也有可能,出仓后,里面的衣服已经湿透。但他没有怨言,始终信心满满,活力充沛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医者忠魂,誓守岗位

许洪卫和白晓刚的无畏和奉献

正是一位医生

穷其一生实现救死扶伤

职业理想的完美体现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疫”路同行之前线回声45】新华医院两位“60后”援鄂医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