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民國武術家)

1933年,位於南京的中央國術館舉行了全國第二次“全國武術國考”,和1928年一樣,同樣有400多位來自全國的武術家們參加這次考試。

因為南京中央國術館有半官方性質,而且對於“國考”優勝者會授予“國士、俠士、武士”的稱號,看上去很像前清的武舉,所以報名者都憋著一口氣想要在“武術國考”中獲得好名次。

當時武術國考分為預試和正試,預試由個人表演武術套路——拳腳、短兵(刀、劍)、長兵(棍、槍),相當於今天的武術比賽,以最優、優等、中等、及格評定,及格以上方能參加正試。正試則是實戰——散手、摔跤、長短兵、對劈刺,參加者分組對打,相當於今天的散打、搏擊,而且更為開放,只要不擊打後腦、眼睛和咽喉即可。

所以每一次武術國考都會造成參加考試者受傷,不少還是受骨折這類的重傷;應該說不管武術國考水準怎麼樣,它確實是實打實的實戰。

當時還在南京中央國術館學習的學員康紹遠親眼目睹了這一次國術考試,然而他因此對中華武術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國考時,我們放假了三天,觀摩了比賽,看了以後很洩氣:心想,這哪叫武術?上去就抓、就摔,誰被摔倒了比賽就完了。看不到武術的方法,武術好像也使不上,當時我在場,沒有一個用武術方法的:有以虛步十字手等待對方的,但是,一上去就是抓著摔,什麼姿勢也沒有了,就是抓和摔,看了很失望。

康紹遠可不是什麼無名之輩,他是中國武術協會認定的“中華武林百傑之一”,也是為數不多中國武術九段,也是東北地區唯一一個武術九段,更為重要的是康紹遠是中國武術界裡極少數,甚至可能是唯一一個因為武術造詣被聘為正式教授的武術家,康紹遠是東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教授。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康紹遠教授與夫人)

之所以要簡單介紹一下康紹遠教授的履歷,也是為了說明康紹遠絕非一般的路人甲乙丙,而是中國武術界資深人士,他對中國武術實戰看法不是外行看熱鬧,而是業內人士的失望。

為什麼已經在南京中央國術館學習了快三年的康紹遠觀看實戰後還會覺得失望呢?

這和當時武術界現狀密不可分。

鴉片戰爭以後,雖然中國正式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時期,傳統的武舉以及傳統軍事訓練手段被清政府發現越來越不適應近代社會。

1895年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編練新建陸軍時第一次完全放棄舊式兵器,開始全面使用槍炮,即使一般巡防舊軍隊也開始練習西方傳過來的兵操,減少了傳統武術訓練。1898年清政府更是宣佈廢除傳統武舉,到了1904年,清末湖北新軍營兵運動會上,幾乎所有項目都是西方引進的,如體操、田徑等,只有馬術和摔跤和武術有點關聯。

可以說,傳統武術基本上在1900年以後就正式退出中國主流社會,大批立志考武舉的學子也改為去日本或者西方學習先進軍事技術。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

雖然,傳統武術退出了當時主流社會,幾乎同一時間,傳統武術藉著武俠小說在中國大地的風靡,在民間反而颳起了武俠風。

根據相關統計,晚清有接近一百多名文人、作家、學者撰寫武俠小說,清代短篇文言武俠小說極多,其數量是歷代文言武俠小說總和還要多好幾倍,並且還出現了專門蒐集清代短篇武俠小說的選本,比如《江湖異聞》、《清稗類鈔》等。

根據袁進先生統計,晚清到民國,武俠小說總字數不下三億字。

蓬勃興起的武俠小說為晚清衰弱的傳統武術注入了一道生機。

根據史料,在武舉還存在之前,民間習武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確實有天賦,家境尚可,家庭從小培養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考武舉,比如清朝最後一位武狀元張三甲就是在習武過程中被師傅發現驚人天賦,於是專門出錢讓張三甲全脫產進行傳統武藝訓練,當然張三甲的師傅把自己女兒嫁給了張三甲。

這種人不但家裡會專門聘請武術教師,而且還會花錢請人傳授弓箭、舉重等武舉必考項目。

另一種人,習武的目的是為了餬口,或者為了改變自己命運能去大城市做個保安、護院什麼的。

這樣的人一般沒經濟條件向第一種人那樣從小進行脫產式武術學習,他們主業還是農業,只能是在農閒之餘趕赴師傅所在的村落練習,希望能學有所成後去大城市務工。

根據申國卿先生考證,在河北滄州等地,教授為餬口而習武的人武藝的叫“把式房”,而“把式”這個詞出自評書《大明英烈傳》。由此就能看出,就連把式房的師傅也沒覺得自己傳授的是“武藝”,只是“把式”。

大家可以理解為正規英文學習班以及小作坊的“學洋話”的區別。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在清朝,練武和練把式是兩回事)

當時滄州等地“把式房”特別多,多數以師傅姓氏或者拳種命名,比如“李家把式房”、“八極把式房”等等。

由於在這些“把式房”學習武術的絕大多數都是還不能脫產的農民,所以他們習武過程就會特別漫長。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麼?

是的,號稱“近代中國武術第一人”孫祿堂就是 “把式房”學藝典型例子。

孫祿堂自己都說過他家境貧寒,13歲的時候因為年關將至,家無粒米,母親又貧病交加,甚至產生了輕生的念頭,幸虧遇到好心的路人搭救,並且給了他一些錢財,這才讓孫祿堂渡過了難關。

而這一段時間,孫祿堂一直跟著一位李姓拳師學拳,因為家貧付不起學費,所以孫祿堂用給師傅幹活來衝抵學費,關於孫祿堂這段時間經歷,孫祿堂孫女孫劍雲是這麼說的:“十二歲時,於鄰村李各莊村,拜李姓拳師習花拳,兼做零工,維持生活,三年藝成。”

只要有健身經歷的朋友都知道,大運動量訓練營養必須要跟上,跟不上人會越練越虛,換句話說,營養跟不上,蛋白質補充不到還能“藝成“,那麼這個“藝”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孫祿堂在家又務農三年後,於十八歲去到保定他姑父開設的毛筆作坊學習製作毛筆,也就是在這段時間他學會了一手好字,這非常重要,孫祿堂之所以在民國獲得偌大的名氣,很大程度得益於他這一手好字,這比他自己的武藝重要多了。這段時間維持了十年。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孫祿堂)

也就是說在孫祿堂十八歲到二十七歲這十年,他的主業是製作毛筆,副業才是習武,而且雖然孫劍雲說這段時間孫祿堂收入逐漸寬裕,但是從他十年還未娶妻看,他經濟條件雖然比赤貧要好,但是要說有多麼寬裕恐怕不見得。

為什麼我要花這麼大篇幅來說明孫祿堂從十二歲到二十七歲的生活?

就是要說明在民國聲威赫赫的一代宗師們,絕大多數都和孫祿堂一樣,在清朝家境貧寒,甚至連專心練武都做不到,只能在工作或者農閒之餘習武。可就是這樣一群人,他們居然在民國成了可以“握髮自提”、可以“凌空漂移”、可以一竄八九丈遠(清代一丈3.2米,也就是一跳就能跳二十四米)的武林高手,大家覺得可能嗎?

如果我說一群連高中都考不上,只能讀職高的人,在工作之餘業餘時間研究相對論,最後他們每一個人都做出了諾貝爾獎級別的物理成就,大家肯定會不屑的說我是做夢。

中國武術九段康紹遠:1933年武術國考讓我很失望,全是摔跤

(民國武術家)

可為什麼一到傳統武術這邊,大家就願意相信一群連脫產學武都做不到人,他們能在民國成為一代宗師呢?

事實上他們能成為一代宗師,真的要感謝晚清蓬勃發展的武俠小說業和傳統武舉的消亡,因為傳統武舉消亡,大量為了功名利祿練習傳統武術的人只能改為出國或者改行,而把傳統武術這塊“市場”留給了在武舉興盛時根本上不了檯面的一群人。

而武俠小說的興盛,使得民間對傳統武藝多了許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為武術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客流”。

不要小看武俠小說對社會的影響,1928年明星電影公司將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改編為18集連續電影《火燒紅蓮寺》,一舉轟動上海灘,不少青少年紛紛棄學、棄工,前往峨眉、崑崙、武當學習傳統武術。

那麼,武俠小說是怎麼和民國學術界合流的呢?

且聽下回分解。

《“不變不傳”與“以變應變”——《斷魂槍》所揭示的武術裂變與傳承》、《中國武術百年曆程回顧──面向21世紀的中國武術》、《“武學”淺論》、《民國時期的武術及其對近代中國武術的影響》、《武術:身體的文化》、《孫祿堂武學思想研究》、《不朽的武學思想 劃時代的武學宗師——紀念孫祿堂逝世七十週年》、《談孫祿堂對孫氏太極起源及傳承的貢獻》、《平江不肖生武俠小說中的江湖世界》、《把式房的鄉村屬性與入世態勢——以滄州武術為個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