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證監會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對市場會有什麼積極影響呢?

琅琊榜首張大仙


對市場有影響,但主要是間接影響,利好甚微。

首先我們看一下,什麼是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

按照證監會的規定,所有在我國境內註冊開展業務的證券公司,按照經營風險等級,將每年營業收入的0.5%-5%上交給“基金會”。這麼做的用意是旨在保護投資者,特別是個人投資者。當證券公司發生業務風險時,用“基金會”的錢給予投資者以賠償。

說白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性質類似於銀行業的“存款保證金”,其目的均為保護客戶利益。

降低投資者保護基金上繳比例對市場有何影響?

首先,從證監會的發文來看,其目的是清晰的,那就是降低證券公司的運營成本,對沖疫情影響,讓證券公司在“低運營成本”的前提下能騰出手來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同時對市場產生鏈條式的間接刺激,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這也是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手段。

另一方面,降低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有利於提升券商的業績,但是對整個A股影響甚微。A股整體表現如何在於各行各業上市公司的整體表現,券商部分只是A股很小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券商行業的利好不能帶動A股的整體表現,或者帶動作用有限。因此,對股市刺激作用不大。

第三方面,上文說到,投資者保護基金是用來保障投資者的利益不受損,在證券公司破產清算時能給予投資者最直接的補償。因此,從投資者角度來看,較低保護基金不利於投資者的投資安全,不到對投資者沒有好處,反而不利。

總結

因此從以上分析來看,本次證監會對證券公司降低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的政策,最直接的受益人是券商,有利於券商業績的提高和運營成本的降低。

券商反作用於股市,對股市有一定利好作用。但是帶動股市的能力非常有限。

評論點贊,腰纏萬貫;關注老劉,越來越牛。


中年老劉聊財經


其實,證監會已經在通知裡說的很清楚了:

大家看公告的內容,就可以知道,這個措施對市場的影響主要是針對證券行業的,屬於間接影響,目的是“為增強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證券公司經營活動的暫時性影響”,所以積極影響主要是對證券公司有好處。

國家設置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目的是為了讓投資者增強投資的信心,讓投資者無後顧之憂。如果證券公司倒閉或者出現證券公司違規侵害投資者資產的情況,那麼基金就會按照比例賠付給投資者。現在降低繳納比例主要是因為疫情,為了降低疫情對實體的暫時性影響。我印象中,之前只有萬福生科造假的時候,動用過這個基金,對部分投資者進行了賠償,其他的沒太多關注。

這東西其實就跟銀行的那個存款準備金一樣,證監會調整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那麼等於證券公司少交了錢,就相應的減少了證券公司經營成本,而在資本市場,證券行業輕裝上陣了,自然可以更好支持證券行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所以,說白了,這是證監會和其他行業一樣,為了給實體經濟減負的一項措施,直接利好證券股,對其他行業是間接利好。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這是週末證券公司獲得的最大的一個利好。直接利好券商。從通知的文字來看,就是提高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避免疫情影響經濟擴大。

1、基金來源

這個基金是如何來的呢,主要是以下構成。 (1)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在風險基金分別達到規定的上限後,交易經手費的20%納入基金。 (2)所有在中國境內註冊的證券公司,按其營業收入的0.5--5%繳納基金,經營管理和運作水平較差、風險較高的證券公司,應當按較高比例繳納基金;各證券公司的具體繳納比例由基金公司根據證券公司風險狀況確定後,報中國證監會批准,並按年進行調整;證券公司繳納的基金在其營業成本中支出。 (3)發行股票、可轉債等證券時,申購凍結資金的利息收入。 (4)依法向有關責任方追償所得和從證券公司破產清算中受償收入。 (5)國內外機構、組織及個人的捐贈。 (6)其他合法收入。


也就是說是證券公司收入的一定比例上交,這有點類似銀行的儲備金。目前市場交易活躍前提下,各大機構都在加倉操作,這對於券商帶來收入上升支撐。

2、等於給證券公司降準

預計行業2019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8%,2020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45%,有利於更好發揮金融逆週期調節作用,減少證券公司經營成本,緩解疫情影響,更好支持證券行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都知道,每次降低存款儲備金率,對銀行和金融板塊是一個巨大利好,因為這可以釋放更大的流動性,讓市場有充足的貨幣進行時經濟活動。 那麼就是給證券公司的證券公司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目的就是給證券公司降低繳納比例,來促進其現金流以及運營成本。 這個政策對證券板塊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 相當於央行給定向證券公司將準,道理差不多。 3、後期券商看好

從無論是從現在的券商板塊,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有了,券商板塊兒更大程度上漲的基礎。 週五券商板塊的集體回調,給了大家很大的不確定性持倉,但是週五的這個政策發佈等於把券商板塊的預期利好再次加碼。 從最新公佈的2月份,券商財務快報來看。


全體券商,板塊類公司,2月份都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遠遠超預期獲得了收入以及利潤。 在全球各央行都在紛紛競賽降息的時候,未來我估計我們應對更大的方式應該是靈活的財政政策,也就是從稅收角度去考慮問題。 未來還會有更多靈活的稅收手段,會陸續出臺,比如我們股民都期盼的印花稅等等。 任何一段牛市的走強券商絕對是才第1波,開始拉動的板塊兒,現在已經連續差不多十幾天的萬億成交,已經表明了市場的態度。

結論:這是對券商板塊的較大利好,對未來券商板塊的走勢形成一個助推。


牛牛牛說財經


這是這個週末對券商一個比較好的消息了,也是一個十分熱門的資訊。目前東方財富動態要聞閱讀量第二名,評論量也有近3000條。如圖:


作為一個炒股的小散戶,我認為這條消息對市場的積極意義非常大。

首先,先來說一說這次降低證券公司2019年及2020年度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的具體內容和分析的影響。

1、主要內容:“A類、B類、C類、D類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6%、0.7%、0.7%比例繳納2019年度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2020年度繳納比例參照執行。
2、證監會網站的評價:”預計行業2019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8%,2020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45%,有利於更好發揮金融逆週期調節作用,減少證券公司經營成本,緩解疫情影響,更好支持證券行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這個消息出來之後市場的反應,由於A股已收盤趕上週末,但該消息的評論可以看出,他傳遞的信號是積極的。評論點贊最多的第一條,是週一券商全部大漲。

然後,來具體說一下這個消息的積極影響。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1、這是針對證券公司實打實的利好,絕對是利於減少證券公司經營成本,增加證券公司現金流的。根據中證協2月26日發佈的2019年證券公司經營數據顯示,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營業收入是3604.83億元。根據這個收入若按0.6%比例估算2019年需繳納21.63億元,那麼相當於券商少繳了2個億。而僅僅以2019年收入為基礎測算,2020年度繳納下降45%(這個我目前沒搞明白怎麼算的)的話,那就得10個億了?從2月證券公司業績爆發,可以預計如果股市真的迎來一波牛市,那麼證券公司的證券投資收益和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收入會大增,註冊制實行後保薦承銷業務也會隨之增長,這個趨勢下去營業收入更會大幅增長。

2、這個公告的時機也是很及時的,為證券行業注入一針強心劑。都知道證券板塊是“牛市的旗手”。如果證券板塊大漲,一般來說要麼有極強的牛市預期,或者說牛市來了。週四大部分上市券商公佈了2月業績,非常不錯,也是大家預期之中。但週五券商板塊卻直接低開,嚴重拖累指數,頭一天扛旗的南京證券、中信建投等股票都大跌。可以說嚴重影響了做多的人氣。當大家以為券商是不是一日遊或者利好兌現的時候,收盤後就來了這麼個好消息,所以,下週券商板塊就有漲的理由了,至少是穩了,那麼大盤就有希望往上進攻了。

3、這個公告傳遞的信號更重要,資本市場的參與者最應該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消息出來了之後,很多人說,券商受疫情影響,全民宅家炒股,業績爆發。證監會卻提到是為了緩解疫情影響,支持證券公司更好開展工作。一對比,很顯然這體現的是管理層對資本市場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是對廣大投資者的愛護。我們的政策工具箱裡面,還有很多可以拿出來,所以要堅信A股會迎來春天。


最後,我想說的是目前受疫情影響,尤其是在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國外疫情卻面臨失控狀態,外圍資本市場也是腥風血雨,管理層比然會祭出更多的政策工具來加以對沖。A股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始終要走向成熟,一定會不斷壯大!


韭菜炒股日記


3月6日,據根證監會官網披露,對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進行了調整,A類、B類、C類、D類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6%、0.7%、0.7%的比例繳納2019年度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2020年度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繳納比例參照執行。

繳納比例較之前均有下調,下調幅度最高的D類券商繳納比例將從3.5%降至0.7%。此次調整主要為增強證券行業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證券公司經營活動的暫時性影響。

這對市場有什麼影響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從兩個角度來客觀看待:

一、這對證券公司是利好

投資者保護基金,資金由各證券公司按比例從營收中進行繳納,這意味著,當繳納比例降低之後,上市公司的營業利潤就會提高,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潛在的淨利潤就會提高。直接影響上市券商的每股收益,從而壓低券商股的估值。

今年以來,A股成交持續放大,出現了持續數日單日成交上萬億元的情況,券商是高度依賴行情的行業,成交量增大,證券公司佣金收入增加,股市行情好,發行新股及再融資更容易,券商的各項保薦業務等收入也會增加,業績改善提升投資者看好券商的預期。

目前以公開2月經營業績的上市券商來看,28家可比口徑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收239億元,環比增長41%,同比增長26%;實現淨利潤103億元,環比增長51%, 同比增長18%。1-2月累計營收410億元,同比增長16%,累計淨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7%。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降低證券公司繳納投資者者保護基金的比例,會進一步提升證券公司的淨利潤,從而使得市場對券商板塊的樂觀預期提升,直接對券商板塊形成利好。券商又是A股中貝塔係數最高的板塊,具有領漲領跌的特性,券商如果上漲,則對大盤形成利好。

二、對市場直接影響甚微

雖然說降低證券公司繳納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對券商構成實質利好。但這對投資者來說,其實並沒有什麼直接的影響。

投資者保護基金或稱投資者賠償基金或投資者補償基金,是指一種在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出現支付危機、面臨破產或倒閉清算時,由基金直接向危機或破產機構的相關投資者賠償部分或全部損失的保障機制。

通過這種方式,保障投資者權益,當然,在實際投資者,我想也沒有多少投資者真正得到過此基金的賠付,但理論上來說,但降低繳納比例,意味著對投資者的保障能力的減弱的,實際上對投資者並沒有實際的好處。

再者,這只是因為疫情對證券行業的一個支持政策,A股有幾千家上市公司,證券公司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從業績層面來分析,股市的上漲需要整體業績的提升,這個政策對非證券行業,比如說對製造業、服務業、科技產業等等公司,沒有什麼實際影響。

綜上所述,此次證監會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的政策,對證券行業構成直接利好,通過證券行業的高貝塔性對股市形成間接利好,但對整個股市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當前A股的漲跌主要由流動性和投資者預期主導。


財經宋建文


先來看看這個大消息大新聞中的投資者保護基金到底是什麼東東?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是在防範和處置證券公司風險中用於保護投資者利益的基金。

如果證券公司倒閉破產,並且因為挪用客戶資產而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那麼保護基金會按照規定比例補償投資者的一部分損失。

看到這是不是有點明白什麼意思了?我只說我的理解,可能是偏於一角的理解。

本人是老股民,聽說過投資者保護基金這個名詞。我是沒見過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過什麼實際動作的。

對於股民索賠這個事情,現在反而是比較多了的。比如沸沸揚揚的趙薇案件,比如康得新索賠案件,這些索賠看來是和投資者保護基金沒什麼關係的,只是和當事人和上市公司有關係的。

你見過有證券公司倒閉,而導致投資人受損害的嗎?

以前有南方證券,挪用客戶資金後窟窿填不上了,被接管後成立了中國建銀投資證券。投資人的資產也是沒有任何損失的。

目前也有證券公司被收購的事件,但是股民的託管資金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也就是照常交易。

在這種環境下,出臺證監會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A類、B類、C類、D類證券公司,分別按照其營業收入的0.5%、0.6%、0.7%、0.7%的比例繳納2019年度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

預計行業2019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8%,2020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45%。

這樣做的目的也是考慮到了XGBD的影響,而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證券行業整體運行規範,資本充足,合規風控水平提升,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較為充裕,行業風險防控能力顯著增強。

這樣做的利好明顯是降低了證券公司(券商)的經營成本!

所以,下週一,券商股大概率又會帶領上證指數等來個脈衝式上漲!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股市正途


證監會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這件事,肯定是積極影響,向市場傳遞了資本管理層促進市場降成本,提高效率,加強投資者保護的政策導向性,顯然是有利於市場走好,直接受益者證券公司。


投資者保護制度建設加快,投資者保護落到實處

首先來看清楚投資者保護基金和繳納比例是怎麼回事:

為建立防範和處置證券公司風險的長效機制,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證券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證券市場有序、健康發展,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於2005年6月30日聯合發佈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管理辦法》。國家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是建立證券公司風險處置長效機制的主要措施。也是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重要舉措。


14年過去了,2019年12月27日,證監會剛剛公佈了相關規定,時隔不到半年,又減少了證券公司相關繳納比例,可見對於投資者保護基金這件事力度加大。結合2019年12月28日,備受矚目的《證券法》修訂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通過,2020年3月1日起開始實行,信息披露和投資者保護獨立成章,且提出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和規定了代表人訴訟制度,為市場自律自治提供了更加寬廣便利的空間;大幅提高對違法行為的懲罰倍數,極大地提高了對資本市場違法亂紀行為的懲罰成本等來看,管理層是加大了對於投資者保護的工作力度,一項項制度正在落到實處。

直接受益者證券公司降低成本,不會降低投保基金數額,相當於對證券公司提供更多經營資金,相當於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給證券公司降準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1)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在風險基金分別達到規定的上限後,交易經手費的20%納入基金。
(2)所有在中國境內註冊的證券公司,按其營業收入的0.5--5%繳納基金,經營管理和運作水平較差、風險較高的證券公司,應當按較高比例繳納基金;各證券公司的具體繳納比例由基金公司根據證券公司風險狀況確定後,報中國證監會批准,並按年進行調整;證券公司繳納的基金在其營業成本中支出。

2005年成立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10幾年過去了,該基金規模已經累積到一個較大數額,此時降低證券公司繳納比例,並不會降低該基金的有效數額。所有中國證券公司都要按年營業收入的0.5-5%繳納基金,這個數額非常龐大。


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對證券公司2019年度經營數據進行了統計。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如果按照1%的比例繳納投保基金就是36億元。



證監會調整證券公司繳納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預計行業2019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8%,2020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45%,有利於更好發揮金融逆週期調節作用,減少證券公司經營成本,緩解疫情影響,更好支持證券行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證券公司去年以來獲得管理層政策扶持,利好不斷,疊加市場成交量,融資額上升利好,證券公司盈利有望在今年持續大幅提升

1、市場交投活躍,連續10來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與此同時,融資餘額持續保持在萬億以上水平。成交量的放大將給券商的經紀、兩融等業務帶來業績增量。

2、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證協發佈了證券業2019年度經營數據,在經歷了2018年寒冬後,證券行業業績在2019年得到顯著的提升,據未經審計財務報表顯示,133家證券公司2019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604.83億元,同比增加35%,營收規模僅次於2015年,創歷史第二好成績,實現淨利潤1230.95億元,同比大增85%。與此同時,證券業盈利能力也得到大幅提升,ROE由2018年的3.56%提升至6.30%,行業槓桿率2016年以來逐漸回升,目前已接近2015年水平。

3、政策面持續寬鬆。1月下旬,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出現大幅度下行,券商板塊因較強的β屬性表現出更為明顯的悲觀情緒。2月份以來,市場對流動性的寬鬆預期漸起,券商板塊出現較大程度的復甦。近期,證監會發布優化調整後的再融資新規,相比以往規則出現較大幅度的鬆綁,預計行業再融資、併購重組業務規模將出現一定增長,券商投行業務板塊顯著受益。當前,行業監管政策仍處於邊際放鬆態勢,未來應重點關注市場流動性寬鬆是否持續超預期。

4、資本市場改革將快馬加鞭。相比於間接融資,直接融資對實體企業資金鍊的扶持更加直接、可操作,因而復工階段更需要資本市場改革的呵護。展望未來,創業板試點註冊制、場內外衍生品擴容、轉融券制度完善將陸續推進,監管風向仍以寬鬆、扶持為主。對於券商板塊而言,資本市場改革的受益已立竿見影。一級市場上,科創板開市帶動1月份IPO承銷金額同比+228%,再融資新規將直接影響券商4%的營收,券商投行部、私募子公司和另類投資子公司的合作更加緊密。二級市場上,公私募、險資、外資持續流入,為券商的機構經紀、託管及外包業務創造源頭活水。

5、全年來看,頭部券商發展空間仍值得期待。2020年央行工作會議確立了“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的目標,有助於資本市場資金面維持寬裕。隨著證券業供給側改革的持續深化,航母級頭部呼之欲出,建議長線投資者首要關注頭部券商和彈性較大的人口大省券商。

證券公司月線有大週期走牛跡象


蔣生的投資筆記


證監會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受益的也僅僅只有證券公司,想來想去對於股民沒有任何附加影響,對於實業公司也沒有什麼利好。其實這家公司成立已經非常久了,但對於證券市場的作用,還是作用非常小,影響也不大。

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是一家不折不扣的國有獨資公司。在2005年成立,所有收入來源都是從其管轄的證券公司收取,包括交易經手費到20%,證券公司營業收入的0.5%~3.5%,凍結資金的利息,證券公司破產清償的收入。從這幾個收入來源一分析,明顯可以得出旱澇保收,多進少出。這麼多年積累的基金收入數量以及所產生的衍生利潤,應該是非常之豐厚的。

成立15年來,真正與投資者相關的三次事情,也就是擔任了三家退市上市公司的先行賠付專項基金管理人。包括萬福生科、海聯訊、欣泰電器這三個案例的先行賠付。在這三個破產案例中,投資者保護基金作為投資人的代表,將追討的債權委託給基金,最後作為債權人對這三家公司進行追討損失,在得到補償後,按照比例再分配給投資人。所以基金公司實質上最終是不會出任何錢的。那他不就只變成了每年只收錢,不支出的一家特殊類型的公司嗎?

經過這15年,我們大致可以估算出,證券投資者基金公司已經積累了很多的收入,那麼在此情況下繼續維持很高的收入比例,對於證券公司的經營壓力也確實是比較大。此次降低收費比例,也是一種藏富於證券公司的一種做法。如果證券公司在釋放更多收入的情況下,給投資者再提供一些優惠,也算是變相惠及投資者了。

那麼對於證券市場的影響,首先是證券公司板塊肯定大大的利好。別忘了,最高可以增加證券公司營業收入達到2.8%噢。那麼對淨利潤率的提升也是非常顯著的。當然對於證券公司估值也要重新修訂。不可避免的向上調整啊。

其實大家一直都不知道還有這麼一家非常賺錢的公司唉。但是他未來是不是會真正落實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將基金真正的運作起來,在中小投資者發生被欺詐時,可以先行賠付?有收入一定得有點支出吧。這樣才能在保護投資人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啊。

德先生講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跟隨德先生得到最簡單的答案和最實用的解決之道。覺得好關注我!再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看問題看本質。

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看似只利好券商。

實際是上層為做大做強資本市場又加了一把力。

幾乎近年來每個政策(證券法、再融資鬆綁、註冊制等),都指向要做好股市,要將股市做為貨幣池子。

而推動註冊制改革,最需要的是什麼?

需要一個穩步向上的健康的慢牛!

最好是長線資金引導,企業業績驅動的慢牛。

而這個慢牛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是好好利用好股市裡的直接融資功能,反哺促進實體經濟可持續發展。

將上海深圳建設成全球金融經濟中心。

這是一步大棋,需要穩步推進,急不來。

這樣的“利好”對A股短期的影響,是有限的,甚至對券商股影響也是有限的。

但是我們透過這個,去看它背後想表達的意思。

從降低各種費用開始,某種層面上,是鼓勵炒股,鼓勵投資股市,或者適當加槓桿。

把市場盤活,引導各類資金進來,A股未來的路寬了很多。

其實自2019年,滬指見底2440以來,A股已經開啟了它的牛市之路。

也許大家不太願意相信這樣一個事實,他們會問為什麼牛市還會虧錢?

但請問,誰告訴你,牛市就一定會讓大家賺錢?

美股是淘汰了幾千家上市公司,才換來十年牛市,那些參與投資這些公司的,大多虧錢退場。

資本市場是無情的,沒有什麼必然,也沒有什麼一定。

可以明確的說,未來牛市,是一個去散戶化的牛市,很多人註定難賺錢,我們更需要專致和敏銳的眼光。

指數穩步向上,核心優質股不斷向上,但絕大部分垃圾股,最終會被市場淘汰。

這是註冊制後必然的結果。

優勝劣汰,企業如此,炒股個人也會如此。

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A股,還是一個資金推動的市場,所以經常是題材概念一來,牛股炒上了天,資金一走,一地雞毛。但即便如此,由於我們的散戶體量巨大,還是撐起了當前這些上市公司。

哪天註冊制後,企業越來越多上市,很多小盤股,最終會是無人問津的。

好像有些扯遠了,但是這是我看到的和想到的。

它不僅僅是一個利好,更是一種大膽的宣告:

你們,放心大膽的去做,只要把股市搞好就好!


星星股經


證監會降低券商投資者保護基金比例,大體年化為19年6%,20年8%的券商收益。對市場是否產生積極影響,總體還是取決於市場中長期走勢是否積極穩健,也就是是否具備所謂“慢牛”和兩市成績穩定在一個相對的高水平。

目前來看,券商行業總體的盈利水平,已經達到了16年以來的高點,主要還是市場需要一個穩定和積極的走勢,不能出現暴漲暴跌帶來交易的“不可持續”影響。而投資者對券商行業普遍的預期都是“牛市買券商”的傳統定期思維,卻不知道認為券商有牛市是一個悖論——即兩市的成交水平保持一萬億是否是一個“常態”和“可持續”的水平。

市場持續交投活躍,兩市成交持續保持一萬億,按照這個年化水平去毛估,券商業績肯定是積極樂觀的,反之,如果兩市成交一萬億的水平,只是“春季因素”,而多數時間兩市成交維持在2000-3000億水平,反而是歷史上的“常態”。是否將來會改變?改變是否是可持續性的?

從證監會降低券商的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標準角度來看,首先,肯定是有幫助的,但是這個“幫助”對於兩市成交萎縮回“常態”來說,微不足道——券商基本收入是經紀業務,基本上佔到券商行業收入和利潤的70%以上。如果佔比70%的收入或者利潤跌回,那麼,6-8%的年化利潤增長則微不足道。

道理非常簡單,如果兩市未來“常態化”每天成交水平在一萬億,佔比券商利潤70%以前的增量保持穩定。那麼券商業績就會出現同比的持續高增長。反之,如果佔比70%以上的業務,從目前的每天兩市成交一萬億,跌回到每天2000-3000億也就是增長同比下降70%的水平,那麼,70%的增長被負70%的增速拖累,帶來的業績同比增速就在-50%以上。那麼,證監會給予6-8%的降費,就毫無意義。

市場傳統思維的另一個誤區在於“牛市炒券商”,卻顛倒了“炒券商帶來牛市”兩個基本概念:首先是牛市帶來券商經紀業務的爆發式增長,從而帶來券商股價上漲。而不是券商股價增長,必然帶來牛市出現。這是一個多數熱衷炒作思維的人的一個傳統思維誤區。

從券商經紀業務角度來看,最早的券商的手續費收入是千分之八,再到千分之四,再到千分之一,再到萬分之8,目前最低的是萬分之一點五,本身就說明了券商行業同質化經營和同質化競爭的惡化環境並沒有改善。

總結起來說,券商行業基本上是一個嚴重同質化和“靠天吃飯”的行業,其經營和業績都存在嚴重的週期性波動,並不是一個價值投資的好對象;其次,是牛市帶動了券商業績增長從而實現股價增長而不是券商股價增長帶來牛市。此次證監會降費,肯定有好處,但是不抵券商周期性和未來成交回歸2000-3000億常態的券商估值迴歸壓力——成交上萬億,是常態,還是成交2000-3000億是常態?這個問題遠遠比證監會的任何對券商的利好影響更為本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