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30 太原人的早餐

北京出差,一次在小铺用早餐,进门脱口而出:“

来一碗老豆腐,两根麻叶。”老板娘一口京腔:“什么老豆腐,是豆腐脑儿!”我则随即道:“别老拿自己的身体说事,白糊糊的脑浆,恶心人!”

太原人的早餐

本来是句玩笑话,竟说得她一时无措,反映不过来,悻悻然面有愠色。我一下子有些后悔,看那人模样,十二分的不如意,只好在外地人身上体现一下莫名的优越。

我没再往下说:麻叶多有语境,像麻叶一样的形状,为什么非要把它俗作油条,那多没有诗意,多远离自然,让人产生厌食的感惑。

太原人的早餐

当然,“油条”也有来意,也有附会的故事,其旧称“油炸桧”,此“桧”即秦桧。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后,南宋军民对此多有不满。

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个卖零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说是秦桧与妻,绞在一起,放入油锅,以泄愤恨,后渐传南北。

太原人的早餐

太原的早餐,多数人首选麻叶老豆腐。七十年代排队买早餐,多要两根麻叶,但必须配一碗粉汤,喝不了,也得给你舀出来,一副大公无私面孔。

太原人的早餐

之后,太原市政府将解决菜篮子与早餐难,作为民生工程,着实费力不少。增加的早餐摊花样也多,有四川小笼包、河南胡辣汤、武汉热干面、西安夹肉馍等等,生存下来者,惟有麻叶老豆腐摊。

如今讲究科学饮食,对于麻叶一类油炸食品,多有微词,说油脂不能反复高温加热、白帆损害肾脏,然不管你把天说得塌下来,面对口欲,初衷无改。当年永和豆浆驻扎太原时,一根麻叶两块钱,是摊点的十倍,形状色泽均讲究,却吃不出习惯的味道。

太原人的早餐

太原麻叶的做法,无秘籍,素常材料,全在厨子个人的把握。咸盐少许,白矾少许,砂糖少许,酵母少许,软硬适度,长短适度,搅拌均匀,切条均匀,醒面片刻,油炸片刻,皆模糊概念,师徒相传,重在领悟,至今未见精确计算。

北方老豆腐绝不可添糖,辣子须油泼,韭花不可咸。卤也讲究,中粉条寸许,黄豆瓣少许,透明爽滑,稠稀适度,芫荽葱花皆可免。

晋人食醋要命,甚至米饭中也要微调,但未见老豆腐添加者。南方吃法中的生抽、香油、紫菜、虾皮、榨菜、葱花,皆忌。

太原人的早餐

以前在南肖墙住时,对过便是颇有名气的“南肖墙丸子汤”

早餐店。说其早餐店,真就只卖早餐,凌晨五店操作,上午十点打烊,其余时间,大门紧锁,辜负了这大好的黄金地段。

与此类似者,尚有杏花岭的“二牛丸子汤”,同样排队领饭,同样没有服务,同样只卖早餐。大碗小碗,以丸子数量论,葱花芫荽自己添加。所谓丸子,面多肉少,煮上几个小时,仍不散架,大师傅的勺子不停地往碗里舀汤,小伙计则时而往里倒一盆水。与之伴生,隔壁定是烙饼摊、麻叶摊。

太原人的早餐

为省去排队时间,我曾与老板二牛好说歹说,买下一袋子丸子回去,揣摩其配方,鸡汤,牛骨,黑胡椒,白胡椒,八角粉,茴香粉,一样不少,也将油豆腐切成楔形,但味道还是不对,过年清理冰箱,半袋子喂了院里的流浪狗。

羊汤也是不错的选择。服装城铁路桥附近有家馆子,周边住户,尽人皆知,一年余秋雨来并,招待其广东早餐,却说要品尝本土风味,遂选择在此。

太原人的早餐

由于人多,铺内铺外空地处都摆上了桌子,桌下满是前人丢弃的餐巾纸屑,提前派去的几个后生,占座排队,兼清理卫生,将用过的碗筷端至厨房,桌下的纸屑清扫一堆,总算体面地占了一张桌子,好在此处用餐之人,多引车卖浆阶层,没有辨认大师者。

食毕,人们淌着热汗,揿着鼻涕,欣欣然满意而归。太原的羊汤馆除本土味者,尚有晋北、晋南两派,余先生吃的那家,属南派。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餐的确很重要。首要吃得扎实,兰州拉面瓷沉,和面时添加了蓬灰。满洲坟一间肉丝面馆,专对出租车司机,下夜班与上早班的司机,在此交接,顺便饱食,巷子每每为之堵塞。

太原人的早餐

我则一瓷实便犯困,想着睡个回笼觉,不再给老年人让座,却坐过了公交站牌。热腾是衡量早餐好坏的又一标准,北方冬季清峻,滴水成冰,高热量食品自是抵御法宝。丸子汤、羊汤之外,头脑也有此特点。羊肉山药加黄酒韭花,极具地域风味,却是受用者稀。

头脑也附会有故事,说傅山在明亡后,痛恨清朝与元朝统治,创制“八珍汤”,以敬母亲,后将此点传授给一家饭馆,遂以“清和元”挂牌。

此“头脑”非彼“头脑”,做法同样非头脑。羊肉若干,煨面若干,莲菜若干,山药若干,黄酒若干,酒糟若干,花椒大料少许,黄芪良姜少许,羊尾油少许,腌韭菜少许。

太原人的早餐

原料来源也很讲究,黄芪中产于介休绵山者,曰绵芪,良姜产于广东高州者,曰高良姜。最为关键火候,把握在人,难以描述。至于稠稀状,有西安朋友相问,我则告知,枣模糊一样,其明了如亲见。黄酒极易上头,不胜酒力者,面酡,开车依酒驾论处。

如今年轻一族,似乎已渐离了老一辈的嗜好。单位门口的煎饼果子店,在公交站旁侧,赶早的年轻人,似乎人手一包。

太原人的早餐

其循环播放着一首歌,节奏明快,吐字清晰,“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一个鸡蛋一块钱,喜欢脆的多放面。辣椒腐乳小葱花,铁板铁铲小木刷……”,问小老板什么歌,曰《煎饼果子歌》。

太原人的早餐

介子平,男,1964年生人。供职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兼任《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

出版有《青灯》(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烟霏云敛》(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年8月版)、《少年文章》(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12月版)、《消失的民艺——年画》、《褪色的记忆——连环画》(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版)、《雕刻王家大院》(山西经济出版社2013年8月版)、《风华丹青》《大韵书法》(三晋出版社2015年7月版)、《田园将芫》《苦酒微甘》《此间少年》(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年9月版)、《民国文事》(北岳文艺出版社2015年10月版)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