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文【小鱼】

01 不需要与不想面对的人说不必要的话,这感觉真好。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听到人们不断地用“内向”和“外向”这两个对立的词儿来评判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而我正好是街坊邻居口中的那种“内向”孩子。

文静、忠厚老实

这两个词一字不差地连续3年出现在我幼儿园成绩报告单的评语栏里。

如果说不相干的陌生人说些什么并不能把我怎么样,那么班主任对一个才五六岁的儿童盖上了这样的章,确实让我幼小的心灵感觉受到了极其权威的“宣判”。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久而久之,当我见到陌生人沉默寡言时,当我见到不认识的亲戚被催促了还不愿叫唤时,当我喜欢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给芭比娃娃做衣服时,父母的朋友、亲戚、包括父母本身,着急忙慌地用“这孩子内向”来解释,仿佛欠了别人500块。

那时,“这孩子内向”明显传递出一种“一点都不大方,将来没有什么出息”的画外音。可能受到B型血的支配,我硬是固执地我行我素,丝毫不会为迎合长辈们的口味而妥协。

作家马蒂.O.兰尼在《内向者心理学》中曾谈到内向者的一些常见表现:

  • 内向者将精力保存与内在世界,使其他人难以理解他们;
  • 专注于思考问题;
  • 在谈话前会犹豫半天;
  • 避开拥挤的人群,寻找安静;
  • 忽视其他人在做什么;
  • 小心谨慎地与人交往,只参加一些经过选择的活动;
  • 不会随意地发表意见,只有当其他人问及才讲出自己的看法;
  •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不受干扰,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 以小心仔细的方式思考和行动;
  • 不会有太多的面部表情或反应。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研究表明如果人们有以上几种表现,就很大的可能是内向者。当我现在这样一条条列举下来时,我更加确认了对自己性格的判断——以上的每一条说的都是我啊!

虽然现在的我不畏惧在众人面前大声演讲,虽然我面对讨论和冲突也会毫不退让、据理力争,甚至享受出风头的感觉,可我仍然是妥妥的内向者。有事实为证:

我每天在办公室独处、思考、写作的时间远远大于开会、应酬的时间。绝大多数的琐碎工作、需要扯皮的破事烂事,都有我亲爱的团队小伙伴们照顾好了。

不需要与不值得的人说不必要的话,这感觉真好。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02 这是个为外向者服务的时代,但性格没有好坏,只有合适与否。

内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身为内向者,会把外界对于自己异样的眼光与心理误解深深烙在心坎上:

内向者不喜欢说话。

不喜欢热闹的地方。

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很害羞,喜欢独处。

很古怪,有时比较粗鲁。

都是呆瓜,不懂得享受。

更可怕的是内向者需要提升自己从而转变成外向者。

国内有个心理学机构曾经做到这样一个街头调查,让受访者谈谈对内向者的总体印象,结果大多数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内向者常常无法正常沟通;

思维很不正常,猜不透在想什么;

不适合成为朋友,更不适合成为恋人;

基本上没有什么朋友;

多数患有抑郁症或其他心理疾病;

总是在逃避别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瞧瞧,这的确是一个为外向者服务的时代,社交能力被明确写在各大招聘启事中,成为踏入社会,赢在职场的优势条件。

当你无法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天赋,当你质疑自己为什么就那么难融入群体,当你哀叹为什么自己总是冷漠孤独,为什么机会与资源总是青睐那些“会来事”的人,小鱼太理解你的感受了。

现在的我在企业带团队。昨天下班前亲手将升职加薪的沟通函交到几位小伙伴手中时,我心中很是感慨——短短两年半时间,我已经对11位成员如此说“祝贺你”。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他们中有一大半的人有着偏内向的性格,有些也曾被人非议“话少,闷葫芦,不合群”,但不妨碍他们在我这儿获得升职加薪。

当然这里面少不了我这个奇葩上级愿意去发现每个人的闪光点的因素在,给他们展现自己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发挥并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并把优势很好的结合在了自己的工作中。

这也是我坚信的一条:能够按照自己的性格喜好活着,而且活得很好,是多么可贵的一件事。我特别珍惜实现这样恣意状态的机会,也愿意为做好准备的人获得这样的机会。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03 想要恣意地生活工作,我们需要有一颗向上的企图心。

小鱼不是一个容易讨好别人的人。如果你想了解如何更好迎合对方的意图,更圆润地说个有的没的,溜须拍马从而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我实在没东西好讲。

在我这,唯一能够分享给大家的就是,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意识到:

想要最大限度的保留自己的性格特点,并获得自我享受,就必须不断的往上走、往外走——通俗点讲,就是如果念书就要念到成绩最好,如果工作就要尽力争取升职加薪,如果想不受他人闲言啐语的裹挟,就要往更广阔的天地出发。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越有可能获得站在更高的台阶处,得到别人迎合我的机会,而非我去讨好别人。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换言之,你可以内向,可以不屑与人废话,但你要有基本的企图心

落到具体的行动上,大概包括以下5个方面:

  1. 兴趣定位:你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做出综合评估(可以参照 ),确保自己能够比较稳定、舒适地做当下的工作——工作想要舒服就得迎合自己的天性。
  2. 沟通交流:你需要向上级明确表达自己往上发展的欲望与动机,或一对一谈话时,或写在职业发展系统中——你对别人可以沉默,但这条信息一定要传达给上级。
  3. 展现业绩:你需要为自己主导的项目、或任务争取上台呈现、发送邮件告知的机会——别人的功劳你可以不争不抢不掺和,但自己的业绩必须自己汇报。
  4. 工作分配:你应该拓宽自己的业务边界,主动接受有战略规划的新业务、新挑战——不要被淹没在重复性、低价值的常规工作中,还认为自己兢兢业业。
  5. 集体活动:你需要出现在公司高层、上级领导都准备出现的场合——中午可以不和别人搭饭,下班可以不约人逛街,但关键场合的曝光率要有。
我确实“不合群”,不愿和别人多废话,所以只能走升职这条路

以上便是小鱼要与你分享的内容。希望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最舒服的方式,获得在职场上的进阶与升级。如果你喜欢小鱼的文章,还请关注小鱼,为我的2019生机大赛投上5票!不是1票,是5票噢。

若有兴趣获得更多相关内容,欢迎购买以下专栏呀。


猜您还喜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