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韓系車,在國內車市的地位有點微妙。它憑藉著合資車的身份和高配低價的銷售策略,曾經遊刃有餘地遊走在合資車和中國品牌汽車的夾縫中,輕鬆收穫著兩大陣營都覬覦已久的市場。從前年開始,韓系車的好日子開始消失,由於中國品牌車型的發力和其它合資品牌的向下擴張,韓系車的生存空間受到了來自兩方面的擠壓。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北京現代關閉部分工廠、裁員;東風悅達起亞給工人們放大假;現代起亞集團全面退出在國內的進口車市場,甚至連北美銷量常青藤豪華品牌捷恩斯也未能倖免。雖然相比前兩年,韓系車在華銷量已經復甦,有了上漲跡象,但恰逢車市低迷,韓系車所承受的壓力一點都不比之前少。在未來,韓系車能否可以像過去一樣,重歸銷量榜前端?

談不上涼涼,韓系車表現處在正常水平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其實,韓系車最近的表現還算不錯。2018年現代和起亞兩個品牌的全球銷量達到近750萬臺,現代銷量為4534500臺,起亞銷量為2900247臺,這證明在全球範圍內,現代起亞集團都是汽車行業內的一股強勢力量。另一方面,現代起亞在國內合計售出新車63萬輛,相比2014年左右韓系車的巔峰水平時,下降幅度已經過半。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但即便如此,韓系車的全球銷量也幾乎達到了預定標準。這也就意味著韓系車除了在國內市場外並沒有遭遇困難。韓系車出現全面低迷的情景僅僅發生在國內,而韓系車銷量下滑和車市整體大環境脫不開干係。因此,韓系車的表現可以說已經及格,經營狀況處在正常水平,不高,但也絕對不到涼涼的地步。

從產品力看競爭,韓系車實力並不比別人差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韓系車能在全球範圍內取得好成績,和韓系車本身的較高產品力有關。不論是北美市場還是歐洲市場,抑或是新興的亞洲市場,韓系車都憑藉著購買門檻低(價格親民)、車輛技術成熟(可靠性強)、配置豐富等優勢俘獲了相當多消費者的芳心。即便是在已經有些不吃香的國內市場,韓系車的產品力一樣驚人。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東風悅達起亞的當家主力SUV新智跑為例,其2.0L自然吸氣頂配車型的售價不過14萬元有餘,幾乎只是一臺中國品牌緊湊型SUV的售價。但新智跑的電子配置、安全類配置一樣都不少,整體水準已經達到了20萬元左右的合資SUV水平。此外,其搭載的2.0L發動機和6AT變速箱技術成熟可靠,皮實耐用可靠性和日系家用車不相上下。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整車質量方面,現代起亞擁有世界先進的摩比斯和派沃泰兩大供應商,具備發動機、變速箱的自研能力,國際上獲獎無數,用起來更省心也更經濟。由於韓系車的大多數零部件都來自於固定的韓系供應商,這種和日系車幾乎相同的抱團戰略不僅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更便於主機廠對零部件質量的把控,因此,韓系車近年來的質量才變得越來越好。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普通人買車最關注的可靠性問題,韓系車同樣競爭力過人,在每年的百車故障數排名當中,韓系車的名次和日系三大品牌不相上下,都處在優秀的區間內。可以說只要正常用車,按時保養,現在的韓系車很少掉鏈子,把車主扔在半路上的概率比較低。綜合起來看,韓系車的確是買車時值得考慮的車型。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綜合來看,韓系車在車市內的競爭硬實力足夠過硬,客觀上甚至能夠碾壓德系車,能和日系車肩並肩。但無奈韓系車在國內有"信仰加成"的德系車壓著、有口碑一向出眾的日系車搶風頭,更有後起之秀中國品牌窮追不捨,因此,韓系車在國內才會出現造出來的車不錯,但就是銷量上不去的尷尬情況。

銷量上不去?品牌影響力或是關鍵因素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德系車變速箱總出問題可以怪罪中國用車環境不友好,日系車不夠省油可以說中國路況太差,但韓系車如今的局面完完全全都是自己作出來的死。韓系車剛剛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其售價並不低廉,配置也並不高,但整車質量出奇地差,門關不上、三天兩頭饋電、動不動就變速箱故障。第一批韓系車讓國人震驚了——韓國人造的都是什麼玩意兒?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後來,韓系車對品控的要求愈發嚴格,整車質量有了質的飛躍,配置上去了,售價下來了。但韓系車故障率高的刻板印象至今仍然在市場上流傳,什麼時候能夠停歇還尚未可知,市場上韓系車可憐的保值率足以證明問題的嚴重性。另外,由於韓系車常年走低價策略,市場對韓系車的品牌印象一直不高,彷彿總比其它合資品牌矮一截。

走出低谷的韓系車,卻沒逃過車市低迷,是否還能輝煌如初?

這些有待解決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品牌建設的問題。韓系車的品牌影響力相比德系和日系車還有很大不足,近年來甚至大有進一步下滑的趨勢。韓系想提升銷量,讓更多的消費者所接受,不如想想怎麼搞營銷、搞公關、搞宣傳。只有市場對品牌的認可度提升了,刻板印象消除了,接下來,才是靠產品說話的時候。

結語:韓系想翻身,除了繼續保持產品力,還應多多關注品牌建設

如今的韓系車,具體車型的競爭力毋庸置疑,性價比非常高,整車質量也很優秀。今後如果韓系車還想往高處去,把握好中國市場。最好還是應該多多關注品牌建設。有了出色的產品力,在加上較高的市場認可度,韓系車還會發愁賣不出去嗎?若真能如此,韓系車在中國市場的未來將一片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