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介紹著名晉劇鬚生藝術家喬玉仙

介紹著名晉劇鬚生藝術家喬玉仙

兼收幷蓄執著追求

一介紹著名晉劇鬚生藝術家喬玉仙


喬玉仙,和晉劇表演藝術家丁果仙、牛桂英、郭鳳英等同臺合作多年,在三晉大地久負盛名,併為很多老戲迷們所熟悉。雖然告別舞臺近20年,但戲迷們仍不忘她那口剛勁挺拔、飄逸雋永的優美唱腔,她那端莊灑脫的表演,規範清晰的道白,深為廣大晉劇觀眾所喜愛。

1921年2月,喬玉仙出生在汾陽縣城一個小商家庭。父親是一位業餘晉劇愛好者,能拉呼胡,會彈三絃,童年的喬玉仙和姐姐喬金仙就學會了幾個晉劇唱段。為了謀生餬口,父親竟然棄商從藝帶著9歲的喬玉仙和12歲的喬金仙,到呂梁山區搭班唱戲,闖蕩江湖。初演一些對兒戲,像《花亭》、《撿柴》、《遊花園》、《小放牛》、《賜環》等,姐姐唱旦角,妹妹演生角。姐妹倆由小毛驢馱著趕臺口,夜間散戲趕夜路,小孩睡著了,常常從驢背上摔下來,大人抱起來繼續趕路。深秋初冬,又沒好衣裳抵禦風寒,二寸長的鼻涕幾乎凍成冰棍,也沒有使她們灰心。同班藝人反而更喜歡這姐妹倆,紛紛教戲傳藝,《桑園會》、《走雪山》、《雙弔孝》、《血手印》、《金水橋》等都是這段時期學會的劇目。

1931年冬天,前輩名伶蓋天紅所在的“錦梨園”到汾陽演出,也看出金仙、玉仙姐妹倆是塊唱戲的好料,於是接納她們人班唱戲,《殺府》就是師傅言傳身授的親傳劇目。但是更多的戲是喬玉仙配戲中學到的。在《蘆花》中,蓋天紅扮演閔德仁,玉仙演閔子騫或英哥;蓋天紅和丁果仙合演《斬子),玉仙扮演楊宗保,三天-臺,臺臺必演,年深日久,玉仙幾乎記了個滾瓜爛熟。因為她嗓音高亢剛勁低音寬度欠缺,為適應自身條件,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唱腔多宗蓋派”,又吸收了“丁派”唱腔圓甜大方的某些韻味,使她的唱腔“蓋派”、“丁派”兼收幷蓄,相得益彰。喬玉仙演戲以唱工見長,她用大段唱腔,抒發人物的感情。在《金水橋》中喬玉仙扮演李世民,以大段唱抒發了李世民建功立業平天下和開創貞觀盛世的宏圖大志,並敘述了瓦崗寨諸路英雄為大唐所建立的豐功偉業。唱腔氣足韻濃高腔迭起跌宕起伏,字字聲聲,明晰入耳,刻畫了一代明君躊躇滿志,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豁達胸懷。

早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喬玉仙和姐姐先後在“錦梨園”、“同梨園”、“玉富班”等晉劇班社搭班演戲,耳聞目睹了前輩藝人鹿兒紅、十四紅、說書紅、秋富生、福義醜、筱吉仙等眾多名角的精彩表演。鹿兒紅傳授她《取成都》、《下河東》、《坐樓殺惜》;福義醜傳授她《打金枝》;在中華戲園被說書紅高文翰收為過門徒弟,《北天門》、《天水關》《女忠孝》、《蝴蝶杯》、《法門寺》等就是由說書紅親傳的,經過前輩們的指點使喬玉仙的演唱藝術融人眾家之長,而名噪一時。喬玉仙和程玉英配戲,可謂珠聯璧合。1939年,喬玉仙隨班赴京在廣德樓中和戲院演出了《坐樓殺惜》、《走雪山》、《舍飯》、《北天門》等受到北京觀眾的好評。後來,喬玉仙又奔波在包頭、綏遠、張家口等地,與水上飄、金鈴黑、牛桂英、郭鳳英等同臺演出。她演出的《金沙灘》、《下河東》等戲,扎靠旗舞大刀紅極一時,並以懿蓮春的藝名掛牌演出。至今在張家口老戲迷中,仍頗有印象。

1947年,喬玉仙再次進京,與水上飄王玉山、牛桂英、馬秋仙等演出《蘆花》、《斬子》、《打金枝》等戲,再次轟動京城。全國解放以後,喬玉山先後在人民劇團同張美琴、花豔君、劉仙玲同臺演出,後來又加入丁果仙的民眾劇團,她演出的靠架戲正好又彌補了丁果仙的不足。1951年又同劉俊英、孫福娥、筱桂芬等組建晉聲晉劇團,並出任副團長。她演出的《反徐州》、《九件衣》、《金水橋》、《走雪山》等觀眾都有口皆碑。1953年慰問我歸國志願軍活動中,赴大同、宣化、張家口、北京等地,《反徐州》都是臺臺必演劇目,深受志願軍指戰員好評。

《反徐州》又叫《串龍珠》。說的是元朝末年,徐州王完彥圖、完彥龍父子橫徵暴斂,殘害百姓,許多冤案都集中到州官徐達衙下。徐達左右為難,有為民申張正義,昭雪冤案的想法,被完彥圖下令撤職,徐達在眾百姓推動下,豎起義旗,誅滅了完彥圖父子。喬玉仙以自己的唱腔優勢,塑造了一-位敢於“犯上作亂”為百姓雪冤,不怕犧牲身家性命,而揭竿起義的清官形象。她的唱腔融蓋天紅、十四紅、果子紅的韻味為一爐,剛勁飄逸,字真情切,氣口勻稱,交口梆板尺寸準確,感情充沛,成為她的代表唱段之一,省電臺多年來久播不衰。

1953年,黨的改人、改戲。改制度的三改政策,極大的調動了文藝工作者的積極性。由王易風編劇、沈毅導演、段成明作曲的新編歷史劇《石達開》,喬玉仙扮演了太平天國將領翼王石達開,太平天國定都京城後,楊秀清和韋昌輝內訌,天王洪秀全調石達開進京平亂,為保存天國實力,石達開決定西征。在大渡河戰役中全軍覆沒,從而演出了一曲農民革命的悲壯樂章。

在“出征送別”的唱段中,石達開回憶了當年太平軍起義如火如茶波瀾壯闊的情景和軍民一家同舟共濟的魚水之情,表達了這位農民革命將領赴湯蹈火、出生入死,誓與天國共存亡的決心。把一位天國將領的形象展示觀眾面前,使人倍受鼓舞。

1953年她所在劇團成為山西第一個國營晉劇團,與劉俊英、筱桂芬、孫福娥演出一出出精彩劇目。後又改為山西省晉劇二團,1957年山西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演出,喬玉仙與孫福娥、劉俊英、王銀柱、宋勝科聯合演出《和氏璧》。尤其是她們這個團的樂隊堪稱一流,由高瑞霖指揮,馮萬福、劉柱、嶽志保、藥憲成、楊茂德、許培鑫、王根壽、姜甲成組的樂隊合奏的《花二通》,當時音樂界為之振憾。1959年喬玉仙與山西省晉劇二團併入山西省實驗劇團,她與牛桂英合演過《罵殿》、同梁小云演過《三關排宴》,同丁果仙演過《太白醉寫》、同孫福娥演過《斬子》等等,在《生死牌》中扮演黃伯賢,在《斬黃袍》中扮演趙匡胤,在現代戲《豐收之後》、《紅燈記》等戲中都扮演重要角色。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古代和現代人物的舞臺形象。 唱腔藝術上,喬玉仙不因循守舊,而是不斷創新。她能借鑑旦角生角,乃至花臉的一-些聲腔,為劇情服務,為塑造人物服務。使唱腔既剛勁挺拔又增添了委婉、細膩的風格,而且吐字歸韻,傳情達意準確,更增加了藝術的感染力。在《殺惜》中“閻大姐低言莫高聲”中的“閻大姐”三個字的高腔,就是從花臉唱腔中借鑑融化而來。晉劇《罵殿》也是喬玉仙和牛桂英老師多年合作的--出優秀傳統戲。說的是宋太祖趙匡胤病故,其弟趙光義繼位,賀後以夫死因不明,讓長子德昭上殿質問,光義欲斬,剛烈的趙德昭撞死在殿前,賀後又攜次子趙德芳上殿,賀後歷數趙光義之過,趙光義向嫂謝罪,並賜賀後尚方寶劍,封人養老宮;封趙德芳為八賢王,並賜王命金鐧。

進入不惑之年的喬玉仙,嗓音由高變寬,唱腔高低自如,吐字行腔,講究規範,1963年省電臺錄製的《賀后罵殿》可以說是她藝術日臻成熟的黃金時代。

恢復傳統戲後,近花甲的喬玉仙披掛上陣,重返舞臺,她像春蠶吐絲一樣,默默為晉劇舞臺譜寫新的樂章。《打金枝》、《十五貫》、《蝴蝶杯》、《雛鳳凌空》、《金沙灘)等都被觀眾交口稱讚。1979年,晉劇院上演的《法門寺》連演數場,場場爆滿。《法門寺》是上世紀30年代喬玉仙師承說書紅親授的一齣戲。該戲在吐字噴口等方面有似說似唱的特點。40年後重演此劇,喬玉仙與時俱進,摒棄了“哪咿呀哈哈”的虛字襯腔,吸收和改進了一些唱法,“眉塢縣在馬上心神不定”的成套唱腔,唱得淋漓酣暢,使人讚歎不已,回味無窮。

晉劇《斬黃袍》是喬玉仙的又一代表性劇目。說的是北漢王柴榮死後趙匡胤黃袍加身,改國號為宋,封鄭子明為北平王。因他的寵婦韓素梅的哥哥遭鄭子明責打,趙匡胤酒醉將鄭子明問斬。鄭子明的妻子陶三春引兵圍城,趙匡胤痛悔莫及,高懷德陪趙匡胤城樓謝罪,答應為鄭子明追封加爵,陶三春斬趙匡胤黃袍洩忿,收兵而去。趙匡胤面對陶三春兵圍城下,殺氣騰騰,自己著實害怕。喬玉仙的表演準確到位,表現劇中人故做鎮靜,明知故問,卻又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恐懼和痛悔的心情。陶三春咄咄逼人排山倒海的威嚴氣勢與趙匡胤心虛膽怯的心理狀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段唱喬玉仙保留了“蓋派”唱腔風格,年近古稀,風采仍不減當年。

喬玉仙從藝多年,塑造了近百個舞臺藝術形象,為晉劇藝的繁榮、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她一生轉益多師,藝途坎坷,在繼承優秀傳統藝術的基礎上,採眾家之長,融化吸收努力塑造自己所表演的“這一個”。

寫稿:吳佔全

節目首播:1992年10月

吳佔全,山西文水人,1942年生。1962年畢業於山西省戲校晉劇音樂班。同年分配到山西省晉劇院工作。1984 年在省戲曲史論班結業1985年在山西職業文化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歷任晉劇院黨辦主任機關黨支部書記等。他創作的《武則天與上官婉兒)在1996年山西省藝術中專匯演中獲劇本創作獎 。

​節選李春芳編著《梨園故事》

介紹著名晉劇鬚生藝術家喬玉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